埃勒凡塔石窟的历史意义

1534年,孟买作为特别经济保护区,归葡萄牙所有。葡萄牙人来到附近一处方圆仅7千米的小岛时,发现了石窟寺庙外的大黑象雕刻,于是就给这个岛起名为象岛。后来,英国殖民者来到这里。1864年,他们把大象拆卸下来,准备通过海路运往英国,结果运到孟买后,计划受挫。1912年,大象雕刻被恢复原状,后来被放置在孟买的维多利亚加登兹博物馆。

从孟买乘联运船到象岛大约1个多小时。沿码头往上走,走完约千级台阶后便来到1号窟前。1号窟的正面未完成,建有许多柱子的外侧大部分没有雕刻。当时,石窟寺庙好像被木制建筑包围着,但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建筑。凿山而建的石窟寺庙内很凉爽,倒是避暑的好地方,而且这种建筑形式也反映了印度教的教诲:回归大地的怀抱。

埃勒凡塔石窟是自公元6世纪以来印度石窟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模仿印度宗教仪式中坛场的摆设来安排布局的。石窟建筑群内***有两条主轴线,南北方向的轴线从主门延伸到石窟内,东西方向轴线从偏门一直延伸到石窟内的神殿。南北轴线塑像群是石窟南北方向建筑的核心,在南北沿线上分布着许多加粗的长柱,颇为壮观。沿东西轴线分布的大部分建的筑是一些风格独特的浮雕,形成了该方向建筑的一大特色。东西轴线恰好穿过埃勒凡塔石窟内的神殿。

埃勒凡塔石窟(ElephantaCave),印度中世纪印度教石窟。位于距孟买约10千米的海岛上,16世纪由葡萄牙人登陆时发现一石雕大象而命名,有5座石窟,象岛石窟指的第1窟,约建于8世纪。石窟为一凿空山岩的湿婆庙,窟平面呈十字形,列柱林立,边长约40米,西端另凿一供奉林伽的独立式方形祠堂。祠堂四门两旁各立有两尊高浮雕守门神巨像,石窟门廊两侧及窟内岩壁上有9幅巨大的高浮雕嵌板,所刻内容为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各个不同侧面,著名者有5号石窟内高约5.5米的石刻巨型胸像《湿婆三面像》,这是一座三面胸像,正面代表创造者,神情庄重,左面代表毁灭者,面目狰狞;右边代表守护神,面带笑容。此外,关于体现舞神、湿婆斩魔、湿婆婚恋的雕刻也是世间少有的杰作。象岛的石窟雕刻生动细致,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石窟雕像造型浑厚、雄劲而典雅,充满神秘主义的象征。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象岛石窟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