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田幸村的历史

永禄十年(1567),昌幸的次子真田信繁(幸村)出生于甲府,幼名御弁丸,后改源次郎。当时几乎正是武田家最为强盛的时代,由于昌幸对武田家的武田信繁非常尊重,他在源次郎元服以后也取名信繁,武田信繁是武田信玄的弟弟,智勇兼备,一直做为副将辅佐着其兄信玄,但是在在永禄四年(1561)的川中岛合战斗中战死(据说他的战死让一些包括织田家的大名召开了家臣会议,号召向他的忠勇学习来着),给他起名叫做“信繁”,这也可能是对源次郎能成为未来的名将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吧。

武田信玄死后,武田家开始由盛转衰,天正十年三月三日(1582),织田信长发出命令,汇合众将围剿武田胜赖,真田昌幸不但写信要求胜赖前来避难,并要将一门老少七十多人送到甲府作为人质,还亲自在岩柜城为胜赖建设府第,而与此同时,小山田信茂也写信邀请胜赖暂居岩殿山城,并以老母为质。据说胜赖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近臣长坂长闲进言道:“真田只不过是一德斋以来的三代家臣,可信程度远不如谱代重臣小山田啊”,胜赖于三月三日烧毁主城新府城,带领数百名兵士奔向岩殿山城,六日凌晨左右,小山田的使者将小山田的母亲盗走,胜赖于三月十一日,与长子竹王丸信胜,夫人北条氏,武士四十一人,女五十人在天目山自杀,甲斐武田氏灭亡。听闻这个消息的昌幸,悲叹三日后臣从了北条家,也开始了昌幸“表里比兴”的历程,据说真田昌幸曾在武田家灭亡的六个半月内四易其主,充分显示出其枭雄的风范(怪不得tk里那张卡……),此时信繁十五岁,也快要开始了他的人质历程。

由于沼田城的归属问题和在昌幸诡计的挑拨之下("名胡桃城事件”),天正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589),丰臣秀吉开始“征讨小田原”——讨伐北条,并同时向各地的大名发布了总动员令,在越前的前田利家十月二十日从金泽出发,来到信浓与先到达的上杉景胜越后军汇合,之后又得到了真田昌幸、松平康国的兵力支援,这支部队被称为北陆支队,其中的构成是:上杉军一万、前田军近两万、真田军三千、松平军四千,此时,在真田军中已经二十二岁信繁也随军参战,这也是现存的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信繁的初阵(而不是传说中的对德川的第一次上田之战),真田昌幸队与前田、上杉军在轻井泽合流后,来到碓冰峠,由于在峠道上大军的移动和展开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松井田城城主大道寺政繁派八百名北条士兵在碓冰峠要道上阻击北陆支队,在真田军与大道寺发生遭遇战中,信繁也突入敌军,并有所表现,这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信繁的初阵。

从总体来说信繁人生的前半段并没有什么表现,参加过一次合战对一个生于乱世的武士来说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他真正的和战争结缘是从关原合战中信浓的分战场上田城战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的名声主要还是依靠祖辈留下的荣誉,人家应该称呼他为“弹正忠的孙子”或者“安房守的儿子”。

庆长三年夏(1598),丰臣秀吉终于一病不起,卧病在床的他要求五奉行与五大老之间交换誓书,***同拥戴幼子丰臣秀赖,当年的八月十八日,太阁丰臣秀吉在京都的伏见城逝世,享年六十三岁,丰臣家臣内部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吏派”与福岛正则首的武断派两派矛盾进一步公开化,1599年,当前田利家的死讯传出后,武断派之中的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等七人袭击石田三成,石田三成被逼辞去五奉行一职,回到近江的佐和山城隐居。此后,德川家康势力抬头,并开始压制五大老中的前田利长和上杉景胜,上杉景胜家臣直江兼续回信给德川家康,逐条反驳力斥所有指控,而这封信就是天下闻名的“直江状”,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故意被“直江状”所激怒,决意征伐上杉景胜,其实他是等待石田三成出兵。

1600年,日本再次陷入动荡,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战场就在离真田家领地不远的美浓关原。

在这场生死存亡的争斗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临着抉择,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东军(德川方)还是西军(石田方)?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真田昌幸与幸村父子加入了西军,而昌幸的长子信幸由于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胜的女婿,而断然加入了东军,并且连名字都改为了信之,以示与其父断绝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果是真田昌幸政治手腕的体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东军还是西军获胜,真田家都将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日,由于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没的偷袭,仅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领的三万八千大军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没能及时赶到关原的主战场。这样的结果,使得关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由于石田三成的众叛亲离,西军终于一败涂地。

战后,作为战败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惩罚。本来,在信浓山中饱受耻辱的秀忠想要处死真田父子以泄愤,但由于立下战功的真田信之的舍命求情,最终将判决改为没收真田家领地,并将真田父子二人发配往纪州高野山,后来又改为在纪州九度山软禁。

在软禁期间,真田父子仍然经常讨论兵法战略以及天下大势,还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度起兵扬名海内,但时间一天一年的过去,德川家根本就没有宽恕他们的意思。1611年6月4日,真田昌幸就在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辞世,而真田幸村此时的心中则充满了对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两代将军之首,扬真田之名于天下……!”

就在这样的怨恨和梦想之间,真田幸村的青春年华悄然溜走,艰难的生活使他早生华发,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了……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现在大阪城中。由于其父昌幸的名声,幸村在大阪颇受欢迎,很快就被任命为军队长,以军师的身份频频出席高层军事会议。自认为可以发挥才能的幸村此时也志得意满,光彩焕发,极力阐述自己的战术策略。但由于他的许多出城野战的想法过于冒险,与大阪高层意见不合,因而没有被完全采纳。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御城堡"真田丸"则是幸村比较成功的策略之一——大阪城的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提供了一定的防御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则多数是宽阔的平地,防御力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军师——真田幸村和后藤基次同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先后向丰臣家的领导层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于城墙之外的小城,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两人的提议均得到了采纳,但在到底是由谁来主持修建以及负责守备的问题上,两位豪杰都自告奋勇各不相让,以至于在一段时期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最后,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于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构东南面建筑完成。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建筑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了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开了六个枪眼,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弥补了大阪城南相对薄弱的防御力,同时为大阪军出城野战之时,能够迅速的占领城南的篠山高地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间,关于幸村与德川方勾结的谣言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大阪的高层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对幸村的疑虑,最终决定在真田丸后方的惣构地方安置一万大军,以备幸村投敌反戈一击。

1614年11月,大阪城周围战争的气味越来越浓烈。真田幸村为了争取主动,派小股部队离开真田丸,在其南面的小桥地方的篠山警戒。

另一方面,1614年11月11日之后,德川军徐徐的缩小了对大阪城的包围网,向大阪城南步步逼近,在据大阪城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战争一开始,德川方作出了长期包围的架势,这样的形势对于幸村这样满心复仇烈火的武士来讲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他策划了一次狙击家康的计划——

1614年11月27日,真田幸村通过忍者的情报得知,家康将在次日亲自乘船到福嶋方面视察战场,认为这是一举击毙家康的绝佳机会,当即召集了善于使用铁炮的士兵50人以及武艺高强的武士18人,于当晚22时左右乘船从天满川出发,隐藏在博劳渊南面的芦苇丛中。当时正值严冬,天气很冷,真田的士兵们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幸村便和士兵们一起喝酒跳舞取暖,并把油脂涂抹在裸露的皮肤上以防止冻伤,坚持等待着家康的到来。

而另一方面,28日早晨,正当家康照原计划要乘船出巡时,却不知为什么原因被德川秀忠阻止了,而是派遣本多正纯代为巡查。苦等了一夜的幸村等人发现了这一变化之后无比失望,当即有士兵提出狙击本多正纯,但幸村断然拒绝 说罢,便带兵悄然撤退了。

当年12月,七十五岁的德川家康亲自视察了阵地之后,认为正面强攻大阪会使本方遭受很大损失,于是对联军将领之一的前田利常说道:

“对于大阪城,强攻之策不可取。请贵殿在本队的阵地前挖掘壕沟,并在后面累起高台,通过大炮射击打破对方的防御工事。”

前田利常得到命令,当天就指挥本部人马展开行动,挖掘壕沟构筑土台。但这一切行动,都被真田丸内的望楼上的哨兵观察得一清二楚。真田幸村很快理解了前田军的意图,为了阻止敌人的行动,幸村向前田阵地正对面的篠山增派了士兵,并命令他们向前田军修建土台的工匠和士兵射击。这样的袭击一连持续了数日,每天都会给前田军造成近百人的伤亡,前田利常的工程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只得作罢。

1614年12月3日,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德川秀忠感到无法再忍耐下去,于是派遣近侧谋臣本多正信作为使者来到前田阵中,向利常下达了主动出击、"将阵地推进至冈山,夺取篠山"的命令。

本来被真田军骚扰得不胜其烦的前田利常当即整饬人马,与另一路诸侯本多政重一起,于第二天凌晨两点向篠山阵地出发。两队人马本来预想在篠山会发生激烈的抵抗,却没想到真田幸村早已把部队撤回了真田丸。前田利常急忙派遣横山长知与山崎长徳两队人马追赶,但两人不了解地形,在黑夜里迷了路,队形散乱士气低落,一直来到了真田丸之前还没发现真田军的踪迹,因而也没有对真田丸展开攻击。紧接着,本多政重队也来到真田丸之前,准备展开攻城。

看到德川军的人马在城外乱糟糟的情形,真田军的将士纷纷请战,想要出城迎敌,但幸村没有同意,而是命令大部分士兵作短暂的休息以养精蓄锐。又过了不久,当城外的德川军已经整顿下来,幸村便派一名士兵战在城墙上向外面骂阵,听到这种挑衅的言语,前田家的众将都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前田军部将奥村栄頼率先带领本队士兵冲上真田丸的城墙,但很快被真田军密集的火枪射击打退,前田军死伤无数,奥村栄頼本人也身受重伤。紧接着,本多政重也率队展开攻城,但同样被真田军的枪林弹雨打了回来。这之后,前田军第三队大将富田重政赶到,也加入了对真田丸的攻击,仍然不能攻破城墙。

在此战之前,前田利常为攻城准备了许多竹盾,以防备真田丸内的火枪打击,但这一夜计划外的盲目攻击使得这些竹盾根本没有派上用场,反而是前田军死伤甚重。对于部下这种不听从指挥的擅自行动,前田利常非常愤怒,下令全军停止进攻,撤出篠山,把本阵驻扎在了木野村。

发现真田丸战斗打响,德川联军中的井伊直孝与松平忠直两军也不甘落后,向真田丸西侧的八丁目口方向进军,进攻大阪城,并突破了城外的第一重栅栏。与此同时,丰臣军中也发生了事故——石川康胜的士兵碰倒了火药箱,引发了剧烈的爆炸,而城中作为德川军内应的南条元忠也伺机作乱,想把德川军放进城来,但幸好被守卫发现,当即予以逮捕,几天之后处以了斩首之刑。而城外与南条元忠勾结的藤堂高虎并不知情,见城中火起,当即指挥本队向谷町口发动进攻。随着藤堂、井伊、松平三路人马开始攻击,大阪城南驻扎的德川联军各路人马也纷纷展开总攻!

但大阪城中的著名军师、浪人兵法家后藤基次早已预料到了德川军的进攻路线,并预先做好了兵力调配和防守计划,从八丁目到谷町口一带守备的如铜墙铁壁一般,德川军根本无法攻破!

战斗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大阪城中的后藤基次、长宗我部盛亲、北川宣胜、明石全登等队与真田丸的守军一起以猛烈的火力向城外反复射击,德川军死伤甚重。但由于德川方的各路人马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再加上碍于颜面,谁也不愿先行撤退,仍然不顾一切的冲锋,战局几乎变得难以收拾。最终,还是德川家康派来使者下令撤兵,而德川家的谱代重臣井伊直孝也率先领兵撤退,其他各路人马才纷纷撤出战场。

这一战,德川军战死超过两千人,事后,德川家康、秀忠对盲目出击的松平忠直、井伊直孝两军的将领进行了严厉的呵斥。

这场被称作真田丸攻防战的战斗,也是大阪冬之阵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以丰臣方守城获胜而结束。而胜利的取得,则应该归功于真田幸村机智的诱敌之计,后藤基次敏锐的洞察力和运筹帷幄的指挥,以及木村重成等将领奋不顾身的作战。

正如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当初所预料的,和谈不过是德川的障眼法。第二年夏天,也就是1615年4月,德川家康终于再次下达了讨伐丰臣家的命令。

这一次,丰臣家的领导层不得不下定决心决战到底。由于大阪城外的防御工事和壕沟都已被破坏殆尽,丰臣军决定主动出击作战。然而由于指挥不利,在4月中无论是对大和郡山城的攻击还是对纪伊和歌山城的攻击都以失败告终,还折损了塙团右卫门直之等猛将。

4月30日,为了应对步步逼进的德川大军,大阪城举行了重要的军事会议。会上,真田、后藤两位军师再次表达了相左的意见,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后藤又兵卫认为,德川方主力很可能由大和路进攻,而小松山则是其必经之路。小松山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在那里设伏也许会有机会一举击毙家康本人,从而扭转整个战局。

而真田幸村认为,如果全军在小松山口布阵离城太远,如果敌人从河内路的八尾和若江进攻则会难以防备,而且一旦小松山阵地被突破,大阪城也难以防守。不如等到德川军全部集中在大阪城下,丰臣军也全部出击,就在大阪城南天王寺到冈山一带的宽阔平原地带展开正面决战,由真田、毛利的先锋部队击溃德川联军的先头部队,再由丰臣秀赖亲自率旗本军出城作战,一狙击溃家康本阵,同时派遣明石全登带领奇袭队从后路包抄,趁乱砍下家康的首级。

争论的结局,最终还是确定采纳了后藤基次的方案。有人认为,真田幸村最后放弃坚持自己的计划,是由于在冬之阵中后藤基次曾经把"真田丸"的建造工程让给自己。

但丰臣家的高层还是充分的考虑了真田幸村的意见,于是决定由木村重成、长宗我部盛亲等将领率领城中近一半的军队(两万余人),从河内路出击,防备德川军从八尾地方进攻。同时,把大和路的部队分为两部分——后藤基次、薄田兼相作为第一队,在小松山埋伏,真田幸村、毛利胜永作为第二队,在天王寺布阵,作为后援,如果第一队作战不利可以及时撤退以保留兵力。

总的来说,大阪方这种首鼠两端的用兵方法很令二位军师不以为然——在这种紧要关头都不能果断用兵孤注一掷,本来就兵力不足还要分兵数路,只能导致被各个击破。但军令如山,各路将领也只能分头行事去了。

5月5日傍晚,丰臣方大和路方面军的后藤基次、真田幸村、毛利胜永三员主将在平野的后藤阵地把酒话别,约定第二天凌晨在道明寺会合,***同伏击德川军。随后,真田、毛利返回天王寺阵地,后藤基次则独自作着出征的准备。

没想到,当夜天将大雾,毛利和真田两队在集合过程中发生了混乱,在加上本来就对当地地理不熟,行军十分缓慢。当第二天(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毛利胜永队到达藤井寺村(在石川西岸、小松山以西)时,已经传来后藤基次薄田兼相战死、前军全面溃退的消息。毛利军立即停止了前进,又过了一个小时,真田幸村及渡边纪两队才姗姗而来。真田、毛利两军的迟到,可说是后藤基次战死的主要原因,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即使后续部队加入战斗,最多也只是能击败德川军的先头部队,并不能达到一举击毙德川家康的目的。

很多人认为,真田幸村本身并不看好后藤基次的计划,因此故意迟到以保存实力,希望能在自己预想的战场天王寺进行最后的决战。但也有史料记载,幸村在到达藤井寺村、得知后藤基次战死的消息之后,曾痛苦的自责

但真田幸村并不甘于就此败退,而是从藤井寺村向南进发,以求接应前军的残兵,并在古市村一带遇到了伊达家的先锋精锐部队——由片仓重纲率领的骑马铁炮队。

片仓重纲乃是伊达家第一智勇双全之将、片仓景纲的长子,正值少壮之年,继承了其父的武勇,初次上阵,便在小松山一战击毙了名将后藤基次,此刻正是意气风发。他所率领的骑马铁炮队(骑铁),乃是伊达政宗独创的精锐部队,兼备了骑兵的机动力和火枪兵的远程杀伤力,在小松山一战中显示了极大的威力。

面对名扬天下的真田幸村,片仓重纲显得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即指挥部队进攻,由骑兵队、步兵队和骑铁队正面突击,步兵铁炮队在两翼分散射击。

面对片仓军骑铁部队的进攻势头,幸村命令部队后撤避其锋芒,待其接近后再一齐攻击,同时铁炮队向左右延伸,成雁形阵形射击。

双方很快展开混战,枪炮隆隆,杀声震天。伊达军的装备精良,在这一战中所使用的铁炮达800挺之多,火力很猛。在乱战中,幸村的长子真田幸昌和大将渡边纪先后中弹负伤,退出战斗,但真田幸村仍然指挥对攻一步不退。最终,片仓队由于从夜里就连续作战,士兵比较疲劳,为了避免昂贵的骑铁队受到过大损失,重纲下令撤出了战场。真田幸村本想乘胜追击,无奈敌军的增援部队出现,本方损失也不小,也向西撤回了藤井寺村。

这一战,自成年以来未尝败绩的真田幸村认识到了年轻的武将片仓重纲的实力,同时二人也相互间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以至于有传说讲,当天夜里幸村曾出城约见重纲,并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照料,而这个叫做"梅"的女子后来就成了重纲的妻子……

下午四时,从河内方面传来了长宗我部、木村两军战败的消息,藤井寺村的丰臣诸军也不得不向大阪城撤退,真田幸村与毛利胜永一齐担任了殿后的任务。而德川军各路人马由于连续作战比较疲惫,并没有进行追击,丰臣军得以安然撤兵。期间,真田幸村面对不敢追击的德川联军,留下了“关东雄兵百万,竟无好汉一人!”的豪言。

1615年5月6日晚上,大阪城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在大阪夏之阵以来,丰臣军连受挫折,损失了众多优秀的将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得不背水一战了。

当夜,真田幸村独自找到首席家老大野治长,讲述了自己最后的作战方案,即全军出击,在天王寺到冈山口一带与德川军正面作战,在击破德川军先阵之后在由丰臣秀赖亲自出马,长驱直入德川家大本营,一举击杀德川家康。会谈中间,毛利胜永也加入进来,对真田幸村的计划表示了坚决的支持。

5月6日上午10点左右,德川、丰臣两军一南一北,与大阪城南的天王寺——冈山口一带对圆了阵势,日本战国最后的大决战一触即发

这一战,丰臣家总兵力五万左右,而德川联军则超过十五万,兵力的差异一目了然。双方的阵营中,各色旌旗遮天蔽日,众多的武士斗志昂扬。真田幸村的部队再加上下属部将渡边纪、伊木远雄等人的部队***5500人,与另一名勇将毛利胜永的队伍一齐,位于天王寺战场的最前沿。

真田幸村的队伍采用武田流兵法编制,以骑兵为主,士兵都身穿红色铠甲,背红地百边"六文钱"旗帜,在战场的阳光下如同烈火一般!真田幸村与其子、十五岁的真田大助幸昌也意气风发,心无牵挂的投入人生最后的大战。

决战在正午开始。

首先是德川军的先锋本多忠朝队向丰臣军射击,而与其正面相对的毛利胜永军立即予以还击,随后两军展开了激战。

在战争的开始,真田幸村并没有急于加入战斗,而是按兵不动,因为他有着明确的战术目标,那就是德川家康的项上人头!

“以战场上的兵力而言,丰臣军必败无疑。但只要杀死两代将军(德川家康和秀忠),战局就会逆转!……如果秀赖公能够亲自出马,那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级也不是没有可能吧……”这便是幸村当时的想法。

因此在毛利胜永与本多队激战之时,真田幸村没有指挥进攻,而是焦急的等待大阪城中的动静,希望丰臣秀赖能率领大军出城,能够打出当初太阁秀吉公那威震天下的金葫芦帅旗……但一切终究没有动静。随后幸村通过忍者的报告得知,由于淀姬的阻止,秀赖已经放弃了亲自出马的念头,并向德川方秘密派出了请降的使者。

但面对全军将士,幸村依然激昂的表示,秀赖公一定会亲自出马,并派自己的儿子幸昌作为使者,回大阪城去请秀赖出战。他的这种安排,多少也可以让后人体会到这位勇将的舐犊情深吧。当幸昌离开后,幸村振臂一呼,烈火般的真田骑兵队开始行动了。

真田队开始进攻时,毛利胜永已经击败了本多忠朝军,突破了德川军在天王寺阵地的第一阵,正与第二阵、第三阵的各路诸侯激烈的混战。真田幸村抓住这一机会,从混战的阵地后面绕过,直接面对了第二阵的主将松平忠直本队。

真田队的3500人此时已与大谷吉治、渡辺糺、伊木远雄队2000人合流,士气高涨,尽管面前的松平队有15000人之众,仍然勇敢的冲入阵中。

而松平忠直年轻气盛,且继承了其父松平秀康刚猛无畏的性格,正欲在真正的战场上证明自己。他所率领的越前兵马经过松平秀康的训练,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两军很快陷入混战,难解难分。

虽然松平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士气和战斗力上也不处于下风,但松平忠直本人的战术指挥能力却远逊于真田幸村。真田幸村为了尽快突破松平忠直的纠缠,进攻德川军本阵,派出忍者潜入松平军后方,散布谣言说:“浅野军已经投降丰臣方了!”

而此时,作为后备军的浅野军见到前方吃紧,正在向今宫方向移动,这使得真田军的流言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大成功,松平忠直的部队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后面的德川家康见状,不得不派出旗本军帮助忠直收拾局面,而真田幸村趁势突破松平军的阵地,直杀入家康本阵之中!

与此同时,毛利胜永也突入德川家康本阵,与真田幸村配合,在数倍于己方的敌军阵中反复突击,杀的七进七出。但由于家康在逃跑时命下令放倒了帅旗,使得丰臣军无法找到他的位置,这一看似不体面的做法,反而凸显了家康作为老练的指挥家高超的临战指挥才能。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田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士兵由于长时间作战而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与此同时,松平忠直已经重新整顿了兵马,并攻取了真田幸村后方的茶臼山阵地,切断了真田军与后方的联系。腹背受敌的真田军,再也无力支撑,渐渐陷入混乱。

真田幸村此时已经身受多处枪伤,浑身是血,虽然不是致命伤害,但已经严重消耗了体力,实在无法再骑马指挥作战,于是率领残兵退入当地的安居神社休息,并拒险而守。在安居神社中的幸村,由于伤痛和疲劳已经有些甚至模糊。他用尽最后的力气遥望巍巍耸立的大阪城,一时间,年轻的长子大助、去世的父亲昌幸、失约的主公秀赖、忠诚的战友后藤又兵卫……许多的回忆涌上心头,不由得长叹一声……

下午4点左右,德川军攻破安居神社,真田军全军覆没,大将真田幸村被西尾仁佐卫门砍下了首级,时年48岁。

1615年5月7日下午4时,真田幸村死后,丰臣军的在天王寺战场上的其他各路人马也开始溃败。而随着冈山口阵地的大野治房开始败退,大阪城外的这场决战已经进入了尾声。

德川军并没有放过一鼓而胜的机会,而是积极的追击大阪方的败军。大野治房在撤退途中曾经在大阪城下的稲荷祠地方停下,排成密集的枪阵阻挡了德川军一阵,但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还是向城中败落了。

与此同时,得知主战场战况的德川联军其他各路人马也开始行动——在大阪城东北方布阵的京极忠高、石川忠総两军开始进攻备前岛,而在天满川布阵的池田利隆也开始攻城……德川军从四面八方攻进了大阪城中。

面对德川军的攻势,丰臣方的残军作了最后的巷战抵抗。

一名叫做北村五郎的武士在城外放置了火药箱,待大军全部撤入城中后,射出火矢引爆了火药,杀伤了许多德川士兵。

而丰臣秀赖在得知大势去矣之后,曾一度想要亲自出马战死,但被家臣速水守久制止,只得与淀姬、大野治长以及许多近士随从逃出了本丸躲避,幸村的长子真田幸昌就在其身边保护。

不久,城中有作为德川方内应之人四处防火,造成了更大程度的混乱。入夜,丰臣方的士兵逃散殆尽,德川联军基本控制了整座大阪城。

第二天,德川军的井伊直孝队发现了藏在一座仓库中的淀姬、秀赖等一行人,当即予以包围。大野治长派出使者,想以自己的一家人的生命换取秀赖的安全,但遭到了井伊直孝的拒绝。走投无路的秀赖一行人不愿受辱,只得全部自杀,并放火自焚,真田幸昌也毅然自杀殉主,当时年仅15岁。

5月21日,秀赖的独子国松在伏见城被捕,并于两日后在京都六条河原被处斩,死时年仅六岁。至此,称雄一世的大阪丰臣家至此断绝,而真田家的香火则由真田幸村的哥哥信之一族流传下去。此后的时代中,真田的姓氏再也没有什么作为,但真田幸村的名字却永远不会在仰慕英雄之人的心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