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发展?

易经与《易经》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自然知道它指的是易经。因为中国文化,自从孔子删诗删书,订礼订岳,编了陆的史书《春秋》,就被命名为《周易》,合称六经(其余因岳而失传的书称为五经)。经典是天地的大准绳,也是人生的大通道。把《易经》等称之为六经,是指这六经是孔子编撰的,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全部知识的大道理、大规律。

自秦汉以来,《易经》的命名有同有异。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的学说。根据凿易的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层含义:

(1)容易。意思是简单容易。因为天地自然规律就是这么简单简单。

(2)改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事,都在不断地交互变化,永无止境。但是,这种变化的规律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而不是随机的变化。

(3)不容易。天地万物,还有人事,随时随地都在以复杂互为因果的方式变化着,但变化的是它的现象。能改变的不容易,但简单。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共同的观念。根据《李周大补篇》中“三变”的含义,是指从古代一直到周初的易经学术思想,分为三个体系:(1)连山易。(2)“回藏”。(3)《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伊山”,最早是从占卜开始的,象征着“万物皆藏于其中”。意思是说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主要是以地球为基础的,一切都诞生于地球,最终也隐藏于地球之中。

周代人文文化之初,把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作为宝典。最早始于干坤占卜,表示天地之间、天人之间的知识。

而东汉大儒郑玄认为夏朝的易学是连山(故名连山易),殷朝的易学是归藏(又称伊尹)。当然,《周易》就是《周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代神农的世系名称为“连山”,又称“烈山”。所谓“连山”,就是“烈山”的音。黄帝的世系也叫“归藏”。《连山驿》据说是为糜戏写的。《归藏》据说是轩辕黄帝写的。

所以这两种理论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我们认为夏朝提倡的易学是连,殷朝提倡的易学是归藏易,在周朝,《周易》体系的易学是经过的校勘才形成的,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意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从考据学者的角度来看,易的《凿》和《大补篇》应该是有疑问的。考证派学者一直认为,《易凿度》等书纯属汉末或魏晋时期的伪作,伪称是上古的传承。这个概念并非完全不合理,但确实值得研究和考虑。

然而,汉代以后,学者们顽固地抛弃了李周大补篇的概念,拒绝接受它。他们坚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甘薇尺牍》理论,认为“简、变、难”是易学的自然之义,这是后世以儒说易的依据。即不考虑考证,仅用所谓“三变”原理的内在含义来说明易学要点。

另外,关于汉魏以后道教学术思想中的连山、归藏、周易三变,还有两种说法。

(1)认为连山、归藏两系易学早已失传。

(2)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是连山、归藏的遗风,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连山》、《归藏》中的易学精华,确实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比如十二卦理论,就是以“归藏”的坤卦为基础的。卜筮怒中伏,基于卜筮的半象。

重命名的定义

后世有人把重点放在了《易经》所举例的动物上,如龙、马、象、龙、鹿等。,并采用了我们的祖先伏羲开始画卦时“取万物之远”的说法,认为原来的“易”字是取其象形鸟的思想。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引起关注。

在现代,有人认为‘易’是蜥蜴的简化。蜥蜴,一种生物,它自身的颜色随时随地都是多变的。当它附着在一个物体上时,它的颜色会变成和物体一样的色调。易经解释天地之间事物的必然变化,所以它以蜥蜴作为象征,就像经文中的龙和大象一样。但又不能叫易经,所以取名易。主张这种观点的人,最强调的是日本学者。这就相当于在二战前说尧是香炉,舜是烛台,禹是爬虫,都包含着轻浮的恶意中伤,不配有见识的人一笑置之。

那么,《易经》中的“易”字是什么意思呢?根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以东汉魏伯阳的《参》为标志,认为“日月称易”的定义最为合理。“易”二字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日月为易”定义的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国家和欧美逐渐流行起来。我们自己对民族祖先文化的准确命名和解释,绝不能和别人混为一谈,那样会有损文化正统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