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由来是什么?
据说,中国春联的祖先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的君主孟尝君。964年春节前夕,这位才子皇帝命令他的大臣们在“符涛板”上写对句,以测试他们的才能。但当朝臣们写好对话,交给孟尝君过目时,孟尝君并不满意,于是亲笔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过年,余庆,节,长春。”中华全国联合会意味着新年伊始,它将带来更多吉祥的庆祝活动;美丽的节日,它的名字叫长春。然而孟畅的结盟,一句话就成了预言。第二年灭蜀后,宋朝新任成都刺史是陆玉卿,正是“向拜年”的原话。
到了宋代,春联仍叫“桃符”,只是桃符由桃木板改成了纸,叫“春贴”。在宋代,春节贴“符涛”是很流行的,从王安石的诗《一月天》就可以看出:“鞭炮声一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天天老是换新桃换旧桃。”
“符涛”的正式名称是春联,在明朝初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就极力主张过年贴春联。据明代笔记《缙云楼杂言》记载,“京师金陵,除夕前突然传旨,官学要在门口加一副春联,皇帝可出见。”大年初一,朱元璋真的是微服私访,看到春联很开心。他到一户人家,看到门上没有春联,就问为什么。原来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一头阉猪,正愁没有合适的春联。朱元璋当即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断是非之根”。这幅对联贴切,幽默,稳重,绝对。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倡导,春联才被沿袭下来,成为一种民俗,流传至今。
进入清代后,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了质的飞跃。梁章钜的《春联诗》对春联的起源和特点做了详细的论述。当时的春联种类繁多,分为门心、框对、十字礼服、春联等。根据它们的使用场所,“门心”被贴在门板上端的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到了乾隆、嘉庆、道光时期,春联就像盛唐的律诗、元代的散曲一样,进入了全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对联和对联大师。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春联也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对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