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瓶见证收藏元佑四年。

磁州窑独炉瓶

这是元佑时期的杜鲁瓶。技术上来说应该是磁州窑的作品,颈短腹圆,很可爱。

关于独鲁瓶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杜鲁语是少数民族的语言,一个是倒过酒的人都知道的。因为这种瓶子是盛酒的容器,倒酒出来会发出“嘟噜嘟噜”的声音,所以简单地叫嘟噜瓶。

如你所见,这本集子有一条“元佑四年”的线索。今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1,台谏弹劾范纯仁。

蔡被贬后,右谏大夫首先发难,矛头直指宰相范纯仁和。他认为范纯仁凭借范仲淹之子的身份,名不副实,老奸巨滑,在担任丞相期间的所作所为,极大地失去了民心,致力于徇私。先不说这些罪名,最严重的是他居然出面保护蔡确,这个人蛮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太皇太后不忠心,至死也无意报国。紧接着,刘安世附和梁涛,写了一封攻击范纯仁的信,说范纯仁没有文化,不是宰相。朝臣议蔡确案时,总是和王存站在蔡确一边,蔡确罪大恶极,天地不容。傅等人也极力抹黑范纯仁和。太皇太后被迫将这些信件全部交给下省。这时,另一位宰相吕大芳告诉太皇太后,台湾的谏臣应该弹劾范纯仁,不要营救蔡确。应该让他们反省自己,决定是否应该继续留在朝廷做官。元佑四年(1089)一月,范纯仁、王存上书请辞。于是,范纯仁被贬为应昌郡(今河南许昌),王存被贬为蔡州(今河南汝南)。翰林学士徐升任右丞,右丞被任命为左丞,接替范纯仁和王存智。

2.苏轼在杭州对二燕的处理

浙西各郡盛产丝锦,封建政府往往预先借钱给织工作为资本,而私人户出一定的丝来偿还政府原来的借款,这就是买丝。元佑四年(1089)七月,苏轼在杭州(今浙江杭州)上任后,当时有私户故意织一些劣质帛,拖到期限,蒙混过关,缴纳关税,并煽动私户拒绝官府挑剔,习以为常,致使一些收帛的收藏者血本无归,不足以赔偿。苏轼认为这是养奸治标。他下令,收帛帛的官员必须精挑细选,不能有次品,更不能受到私户的威胁。7月27日,在接受丝绢之前,发生了200多人齐声叫嚣要丝绢的事件。与此同时,人们挤进州政府办公室,向周知的苏轼抱怨。苏轼一方面讲道理,另一方面又命仁和县丞调查此事,结果发现是颜荀的两个儿子——颜章和宜颜。苏轼立即下令逮捕颜章和宜颜,并将他们移送到右管院审判。苏轼继续追查颜的犯罪事实。原来颜氏家族是当地的土豪恶霸,颜荀也曾经做过官,因为是汉奸被捅了两刀。严父子的嚣张气焰让苏轼极为愤怒,认为这样的恶霸绝不能姑息,必须严惩。所以苏轼的第二张脸是“法外”(纹在脸上,流放到边远郡县)。苏轼在处置了二严之后,一方面上告朝廷,要求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件送交交通司和地方长官,另一方面又自责,请求朝廷对其法外之刑进行惩处。苏轼的奏折上报朝廷后,御史弹劾苏轼违法,罗党人贾谊趁机报复,不遗余力地打击苏轼。朝廷没有办法,只好下令释放颜章。苏轼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

苏东坡

3.西夏收复米脂等四村。

元佑第四年(1089),夏天义平定第三年,十一月,宋哲宗上书,说只要西夏把永乐城之战俘虏的士兵还给宋朝,宋朝就可以放弃米脂(今陕西米脂)、鲁健(今陕西佳县)、安江(今甘肃华池以东)、浮图四寨。西夏宰相梁义经下令将宋朝155人发配边境,退回宋朝,西夏就这样一兵一卒收复了四寨的领土。当时,樊宇、刘昌佐等人坚持划定双方的领土边界,然后将四寨之地归还西夏,但宋哲宗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

4.苏轼治杭州。

苏轼曾两度出任杭州(今浙江杭州)地方官。在任期间,他尽力把杭州治理得有条不紊。一次是在宁宰熙五年(1072),一次是在元佑四年(1089)。杭州西湖不仅是当时城市居民的饮用水,也是灌溉田地的重要水利工程。进入宋代后,由于长期无人问津,湖水越来越小。鉴于这种情况,苏轼下定决心,为了杭州人民的利益,整治西湖。元佑五年(1090),苏轼起草了一份疏浚西湖的报告呈朝廷,请求朝廷拨款,然后用省下的一万元和国家支出的一万石米开始治理西湖。与此同时,从我国抽调了500名士兵参加这一项目。工程开工后,苏轼隔天亲临西湖工程现场,亲自监督工程进度。协助苏轼完成这一庞大工程的主要有三人,分别是浙粤兵马大都督刘、杭商税监苏简、钱塘县令徐敦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项目进展得相当顺利。西湖上曾经有一条从东到西的长堤。苏轼治理西湖时,重修了一条南北长堤,修建了六座桥。柳树、木槿等。都种在堤上,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这个项目花了四个月完成。

苏公堤

一个藏品,见证着一段遥远的历史,无法与古人对话,更无法了解当时朝鲜的变化,但这个独鲁瓶可以。每当看到它,似乎都能体会到永乐城之败给宋哲宗带来的刺激,为后来西夏的两次败退积蓄力量,也能感受到苏东坡官僚掣肘的无奈和愤懑。

抛开一切经济和经济价值,一件文物的收藏,就是当时文化的收藏,是那段历史记忆痕迹的收藏,是学习过去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