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钥汽车玻璃怎么样?

最近一个“低调”的创业者做了一件很“高调”的事情。

今年5月,曹创办的和仁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资6543.8+000亿元建设福耀科技大学这一公立大学,为中国制造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该校规模定在3000 ~ 5000人左右,以理工科为主,专业设置针对国内相对薄弱的理工科领域,被国外封锁。每个专业都配有标准实验室,旨在培养国内高科技产业急需的人才。

曹薛健的初衷是因为他意识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是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实业家之一,他靠制造业发家。所以他非常担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6543.8+000亿元建设的高校,建成后直接上交国家。捐赠的和仁慈善基金会于2011年5月在曹成立。他个人捐赠了福耀玻璃50%的股份,共计3亿股。当时市值35.49亿元。无论是慈善的形式,还是捐赠财产的比例,都是中国首创的。

但网上对6543.8+00亿元的捐款有很多“杂音”,认为曹只是在谋取其他利益。

有人认为曹最初是做玻璃的。一块玻璃的成本只有几百块,转手就能卖到十倍的价格。这简直就是赚钱。这种赚钱方式也叫“慈善家”,真的是伪慈善。

也有人认为曹在中国做慈善是因为他在美国设厂,为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怕中国人戳他脊梁骨,骂他忘祖,所以花钱粉饰自己。

甚至有人直接问曹:为什么宁愿捐11亿建大学也不给员工涨工资?

对此,曹的回应是:“我给员工加薪,就看同行能不能承受。如果我盲目涨工资,只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关于曹捐校一事,虽然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曹是当下中国第一善。从1983第一次捐款到2020年,曹累计个人捐款达12亿元,为全国之最。

他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名不高,因为他的个人财富是十年前捐赠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第一好人曹的名字。就算他捐了钱,也有别有用心的嫌疑。他在海外投资建厂,就被一些媒体有节奏地说“跑了”。

这一期,我的儿子要告诉你,曾经被误认为“汉奸”的曹是如何发迹的。

家里穷,从小就在做生意。

曹的祖上曾经是一个富家三代,但它只是从他的父母开始衰落。从他出生开始,父亲就一直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母亲则带着他们兄妹,在山里老家靠种地生活。

因为家里穷,曹9岁开始上学,后来因为调皮捣蛋被迫辍学。所以他在学校的时间不超过五年。辍学后,他承担起赚钱养家的重担,和父亲一起买卖烟草和批发水果。

他逐渐长大,和父亲一起做生意的岁月磨练了他,教会了他独立思考。在他看来,父亲虽然聪明,会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生意。政府不承认,不支持他,完全没有前途。他还年轻,不想走他父亲的老路。

他认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就必须做政府允许你做的事情,当然也必须是能赚更多钱的生意。

如今,年过六旬的曹还能回忆起年轻时的母亲,这是他人生成长中的又一个重要角色。他想起了妈妈总是在半夜两点钟流着泪把他叫醒的场景。那时候他十四五岁,正处于成长阶段。为了家庭开支,他每天都要早起去市场,批发水果,分发给零售商。

即使家里很穷,曹的母亲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她经常对孩子说:“不要告诉别人你饿了,因为即使别人知道,也只会看不起你。要穷,要富,要富。出门要抬头微笑,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在外面,曹和他的兄弟姐妹们的衣服总是干净的。表面上看是旧衣服,其实满是补丁。

这与曹母亲的习惯有关。不管是谁,只要衣服破了,补丁总是缝进里子里藏起来,家里很干净。

母亲经常教导他们:

“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要摆脱贫困,还得靠自己。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没有野心。”

赶上风,做很多。

1968年,曹结婚,不识字的妻子留在老家,自己外出走向社会。

恰逢改革开放,曹从小跟随父亲经商。他从福建收购黑木耳,再卖到江西,小赚一笔。

1976参与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筹建,成为采购员。1983年,他承包了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验收仅一年,他就扭亏为盈,赚了22万元。

摆脱依赖,做中国自己的玻璃。

1984,自以为小有成就的曹旺德被司机提醒:“别砸车玻璃,你赔不起!”曹觉得很丢脸,但当他回头一看,他吓了一跳。一块汽车玻璃居然要6000多块钱,赶上那个年代配置更低的车了。

汽车玻璃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生产汽车玻璃,国内100%的汽车玻璃都是进口的。曹一见机会,如果能做汽车玻璃,不仅能赚大钱,还能摆脱中国对外国玻璃的依赖。

当时,曹借款65,438+0多万元,从芬兰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从全国各地招聘技术人才。经过无数次技术突破,他成功研制出国产汽车玻璃,改变了我国汽车玻璃市场1000%依赖进口的历史。

1986开始涉足汽车维修玻璃。此后不久,他们用自己的汽车玻璃打破了日本汽车玻璃在中国市场的垄断。65438-0987,创办福建华耀汽车玻璃公司。

这家福建华耀汽车玻璃公司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前身。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玻璃在中国市场无法生存,基本被福耀玻璃淘汰。

曹的产能扩张太快,车的增速跟不上。很快,中国将没有足够的汽车安装曹的汽车玻璃。

到90年代末,曹的汽车玻璃已大量出口国外。

1994年,福耀进入美国市场。虽然中间有亏损,但曹旺德后来把销售模式改为直销,马上扭亏为盈。到2000年,福耀已经出口了2亿多块玻璃。

第一个反诉美国的公司赢了。

现在人们基本都知道华为和美国一样强硬。然而,第一个敢于与美国竞争的中国企业不是华为,而是曹福耀集团。

2001年2月,美国对中国十几家离岸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其中实力最强的福耀集团是重点目标。美国以为曹和福耀会承认懦弱。没想到曹居然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美国开始拖延。只要判决一拖再拖,超高的税收对福耀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

这场官司一直持续到2004年,美国商务部最终败诉,判定福耀没有倾销行为。曹在这场官司上花了上亿的钱。

然而,曹本人对这一结果感到满意,因为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胜诉的第一起反倾销案。这场官司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企业不全是软柿子。曹开玩笑说,这个官司给福耀做了一个国际广告,让世界的目光转向了中国企业。

2005年,曹一家收回美国绿卡,毅然回国。当时为了让家人愿意回去,他甚至放下狠话:“你不回国,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当时,曹意识到,一个企业家应该是爱国的,有社会责任感,否则他会是一个小老板。

他曾对媒体这样解释:

“选择移民的都不是企业家。他是个小老板,真的结婚了,有野心。他不会移民,他必须对历史负责。”

除了恢复中国国籍之外,曹还开始了他的慈善事业,当然是因为他的爱国主义。

2008年汶川大地震,曹亲自奔赴灾区,捐款2000多万元。后来在玉树地震中捐款6543.8亿。

2009年,曹捐出以其父名字命名的7亿股福耀集团股份,成立“和仁慈善基金会”。

市值高达人民币35.49亿元,占他总股份的70%。

做好事被误解为“别有用心”

然而,因为一部纪录片,曹再次被误解。

2019年,曹旺德接受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纪录片团队的请求,在公开场合拍摄他在美国的工厂。

后来纪录片《美国工厂》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长片奖。

当初曹投资6亿美元,在莫兰通用汽车公司的老厂址建汽车玻璃厂,被误解为逃跑。

"曹正在转移他的资产和移民到美国."

这位网友还给他起名叫曹泡泡。

70岁的曹知道后很委屈:“你信我跑?我是全球汽车玻璃供应商,我必须根据全球汽车工厂的需求,在任何地方建厂。”

作为一个实业家,曹一直对中国工业的发展很感兴趣。然而,中国的外卖小哥数量已经超过800万,制造业就业规模不断下降。他反复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为此,曹捐资数百亿建立大学,并将这笔钱用于制造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也许爱国实业家曹在媒体上说过:

今天,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办一所大学是困难的,但曹的做法令人钦佩。希望福耀科技大学未来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多的优秀人才,继续为国家输送人才,真正实现:

“国家会因为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你而富裕。”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