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藏戏的起源

藏戏是藏戏的总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戏剧体系。由于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方言语音的差异,它有许多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起源于约600年前,比被视为国粹的京剧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之母,通过来维藏宗庙深造的僧人和香客传播到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语区,形成了青海黄南藏戏、甘肃甘南藏戏、四川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区也流传着藏戏。

藏戏分很多种,但主流是蓝面具藏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墩”,主要是歌舞祭神的开场表演;第二部是《熊》,主要表演该剧的传奇;第三部分叫“扎西”,是祝福、迎吉祥的意思。藏戏从头到尾只有一种服装。演员不化妆,主要戴面具表演。藏戏可分为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蓝面具戏形成了觉木隆藏戏、炯巴藏戏、向巴藏戏、江格尔藏戏四大流派。

甘南藏戏藏语叫“南木特”,意为“传”。因首次在拉卜楞寺演出,故又称“拉卜楞藏戏”,由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

藏戏发展

戏剧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在早期藏族民间歌舞中。一些藏族史料对此也有记载。如《藏王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典上,“使人戴面具,舞跳,或饰牛、狮或虎,并激励人跳舞,然后依次献出技艺。打大天鼓,弹琵琶,打回饶钹,管弦乐,乐呵乐呵,十六个姑娘,装饰漂亮,捧着花,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赛马,击鼓为上,使劲敲。”山治·嘉措的藏医作品《亚瑟》中也记载了民间歌舞的形式。在散叶庙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行了“卓”、“鲁”、“和”等文艺活动。‘卓’是戴面具的灵感;《鲁》是只唱不跳的;和谐既是歌唱也是舞蹈。当时的演员都是和尚,有时还伴有诵经,形成了新的哑剧形式,念佛祈福。这种表演形式在乃东县哈鲁岗村仍然可以看到。还有一种古老的大型鼓励团队组织叫做“阿卓”。其领舞者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色山羊皮面具大致相同,佩戴者的名字也叫“阿罗瓦”。

2.民间说唱

早在西藏苯教时期,被称为“钟”的口头神话和历史传说故事就已成为当时藏族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Bonism已经有擅长说唱的说书人和歌手。在西藏历史上,历代都产生了大量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以民歌、赞歌、韵文的形式被人物传唱,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这种唱法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这也是很多民间故事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如产生于11至13世纪的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受到佛教说唱文学的影响而得到发展。除了独白和对话,一些故事的叙述被改成了唱韵文,而韵文的写法是民歌。

此外,其他一些说唱形式,如“哲嘎”(寓意吉祥如意)、“喇嘛淖”,也对藏戏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喇嘛”的说唱艺术对藏戏的影响很大,藏戏的剧本就是喇嘛的说唱故事剧本。说唱艺术的特点在藏戏表演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演藏戏,有故事讲解员,他讲到哪里,演员就唱到哪里;解说员用固定语调介绍后,演员才能上台表演。

4.形成和传播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藏戏在17世纪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中国特有的剧种,在藏区广为流传,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藏戏出现了许多传统剧目,八大藏戏经久不衰。每部剧的演出时间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天,但每部剧一般都可以分为序幕、正剧、送别祝福仪式三个部分。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藏戏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和属于新派的蓝面具派,还有独角戏。目前影响最大的是蓝面具派。戴面具作为演员的面部化妆是藏戏的一大特色。但作为藏戏的流派之一,青海南部安多藏戏的一些剧团,大多是直接把油彩涂在脸上,把唱、跳、唱结合得更加紧密,增强了戏剧效果。

解放前,世界各地的藏戏团队需要在雪节期间来拉萨为达赖喇嘛和当地政府官员表演。这些贫困的藏戏队成为全国业余剧团的骨干。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剧团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还有独角戏。

属于带着白色面具的老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对龙德庆的朗泽瓦,乃东的扎西舍巴等。因为旧派戴着白面具,所以被称为白面具派。他们的演技和唱功都比较简单,影响力不大。

新派是琼巴、江嘎、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在他们表演的开始,戴着蓝色面具的演员出现,所以他们被称为蓝色面具学校。新的表演艺术流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逐渐取代了旧的流派。

改善

西藏和平解放后,自治区政府在原觉木隆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担负起继承和发展藏戏的任务,先后编创演出了《浪萨温蚌》、《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剧目,同时创作演出了一些具有现代题材的剧目。剧团在保持藏戏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剧场舞台艺术实践,使藏戏从广场走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