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草市有什么特点?
唐代特点:在县城外水陆交通要道或关津驿站所在地形成的集市,称为草市。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水产品、盐、酒和日用品。草市在东晋就已经存在。中唐以后,农村商业发展,草市更加繁荣。到了唐末五代,战乱频繁,江淮许多富户和城市居民都到草市建草房避难,使得一些草市更加繁荣,一些发展成为新城。
简介:草市以前是正规的农村市场。在各地也很常见,如两广闽、川黔、江西及北方。起源很早,东晋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渡口、驿站所在地。它的命名意图,或者是因为市场的房子都是草做的,或者是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一个草市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唐代,有的发展为居民区,有的上升为县镇,而靠近周闲县城墙的草市则发展为新的商业城区。这种城区,居民密集,商铺林立,和原来城墙内的城区没什么区别。有些地方甚至在城墙上远远超出了老城区。到了宋代,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商业中心。这种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农村市场的含义,成为县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草市,宋政府并没有将其视为农村的一部分,而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城市草市的发展表明,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不仅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限制,而且打破了城市的限制,进一步向城市以外的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