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很冷,保持一个知己”是什么意思?
整副对联是
很冷很有自知之明,一段音乐在今生徘徊。
背景
合肥张家四姐妹都是才女,四姐更是多才多艺。王导新作《和谐的一生》描写了张冲平凡而充实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乱世民国才女的命运选择和艺术追求。
福地:青岛
王导先生用八个地标把自己和解的一生串起来,分别是小时候的合肥,少女时代的苏州,中学生时代的上海,疗养中的青岛,避难中的昆明,抗战时期的重庆,北平的婚姻,美国后半段。这种地域性的历史书写清晰地勾勒出了崇和一生的人生轨迹,每个地方都给她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也代表了她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和境遇。在所有这些地标中,青岛是分水岭,是“福地”。
“福地”这句话是王导先生在青岛启动仪式上说的,我非常赞同。王导说:我来到青岛举行启动仪式,是因为青岛是张充和的“福地”。虽然她在青岛呆的时间不长,但这是她人生的分水岭。在青岛休养了一年多,真正实现了重生,从对生活的绝望到大病痊愈后的积极生活。
发布会的前一天,我和王导专程找到了张充和在青岛的住处,一栋位于太平路的别墅,南浔儒商刘金早的故居。我们在青岛日报附近的太平路下了车,爬上一个栅栏,那里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别墅。一张张充和在别墅前的照片被收录在《和解的生活》中。我们对比照片去找,但是照片里从来没有看到别墅。后来,我们看到了几个老人。他们仔细研究了照片,告诉他们照片中的地方已经被拆除,别墅已经不存在了。虽然我们觉得有点遗憾,但是眼前这片海域真的很适合疗养。虽然现在游客这么多,但这一带当年一定是风景如画,让崇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庭的典型代表。合肥四姐妹形成的朋友圈非常强大,几乎整个民国文化圈都能出现在她们的朋友圈里。看完这本书,大致有五位贵人对崇和的人生非常重要。
第一贵人:抚养崇长大的姑姑、奶奶,受过教育。
当张充和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被带到了合肥的老家龙门巷,并被他的姑姑收养。石秀是李鸿章的四哥李的女儿,嫁给了张树声的次子张华岐。李鸿章和张树声是淮军的一号和二号人物,两家世代联姻。张华旗死得早。自此,智秀皈依佛门,成为俗人,打理家族的遗产。智秀在家族中有着无形的魔力和威望,对崇和无限关爱。
前排儿童(左起):赵贺、银赫、宗和、云鹤、元鹤。
等她稍微长大一点,就开始到处给她找好老师。对她寄予厚望,不希望她因为被自己收养而学业落后。为了请名师,她不惜花掉几倍工资。其中,六安的才子举人左吕宽负责教她古文和诗词;考古学家朱,吴昌硕的弟子,负责教崇和书法。张充和很有天赋,也很聪明。4岁会背诗,6岁识字。在这种情况下,10年,他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崇和一直觉得这两位老师为她的国学打下了基础。
懂得修复和精心构造一个固定的教室,在不经意间为她开辟了第二个教室。她的信仰不经意间赋予了充分的哲理、禅意和慈悲,或者说是一种修行。
崇和十七岁那年春天,他死了,享年六十七岁。合肥九门巷张公馆,芳草萋萋,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在记忆里。智秀死后,张公馆突然变得空荡荡的,那些原本由崇和他的姑婆智秀积攒的人间填充物一下子崩塌了。崇和将离开这里,回到他久违的“家”苏州九如巷。
知识修养不仅给她留下了大量的财富,也奠定了她童年的性格和对旧学旧事的执念。童年的影响就在这里,可以说奠定了她的人生基础,是不可磨灭的成就。
第二位贵人:昆曲老师沈传志
1930年,舅母和舅父去世后的那个冬天,崇和回到苏州九如巷,就读父亲张创办的女子中学。我的父亲是一位新的教育家。他创办的乐毅女子中学开设了昆曲、美术、戏剧、花木、烹饪等新课程。,培养孩子对昆曲的兴趣,鼓励他们走出去,接受更多新的学习。
父亲张和继母都是痴迷音乐的朋友。他们不仅在女子学校教授昆曲,还邀请“川派”领袖沈传之、张等教授昆曲。后来,崇和主要跟随继承家学的沈传志学习昆曲。他的祖父、叔父、父亲和叔父都是苏州昆曲的著名演员。沈传志干净温柔,歌声清亮,声音温柔。曾活跃于上海,后在北京、天津等地教授昆曲。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童年时代的著名诗人左绿宽、著名书法家朱、重庆大书法家沈之外,他还结识了无数的名师。此外,主要教师还有沈传志、张、赵阿思、李等。昆曲让崇和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自己,并沉迷其中。
张充和昆曲1940年代。
虽然她多才多艺,但昆曲无疑是她生活的主旋律,是她一生最爱的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昆曲老师都是她的贵人,沈传志是她最珍贵的向导。她生病后选择去青岛疗养,也和她当时在青岛教昆曲的老师沈传志有关。那时,她的大哥张正准备去青岛度假。他们年龄相仿,感情最好,是铁杆朋友。
第三贵人:欣赏和谐的胡适。
胡适先生和崇和没有太多的交集,但在两个关键事件上给了他重要的支持。
首先,从上海光华高中毕业后,张充和用假名张璇申请了北京大学。因为从小的国学基础知识,我语文满分,数学零分。为了录取这个未成年学生,当时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想尽办法录取了被报纸称为“北大新生女英雄”的张璇。
当我来到一所现代化的大学,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时北大中文系有很多名师,包括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如此豪华的教授阵容让张充和受益匪浅。但真正感兴趣的是昆曲。这时,大哥宗和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交了一帮朋友,崇和也加入了进来。、张、张锦衣和卞几乎是形影不离的。
大三的时候,他因患肺结核请假,没能拿到北大的学位。她先去象山疗养,后转到青岛疗养。
第二,虽然因病休学,但胡适对当年的偏科大专生张轩(崇和)十分赏识。于是,他在青岛大病初愈后,邀请崇和在南京《中央日报》补了一篇副刊《投稿》。同时,他还写散文、随笔和诗歌,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他去了美国之后,和胡适先生还是有些交集的。胡适先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客座教授时,恰好在这所大学图书馆工作。胡适先生经常来借书,他不填申请表,就替他办了。闲暇之余,胡适经常来崇和家做客,胡适和傅汉思也是老朋友。
第四个贵族:沈从文,三姐夫
崇和特别喜欢和信任三姐张兆和。他遇到什么事总要征求三姐的意见,然后去上海光华实验学校读中学,因为三姐在光华教书。所以,沈从文向张家求婚的时候,特别留意,想这个人是谁,居然想娶三姐。经过短暂的了解,我竟然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温柔,缺乏自信却毫不犹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爱情梦想。
大病初愈后,中国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乱,他开始四处避难。1938年,他来到了全国西南联大精英云集的昆明。崇和与三姐、姐夫沈从文生活在一起。当时沈从文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还负责编写教育部的中学语文教材。由于精通古文和诗歌,沈从文向西南联大秘书长推荐了张充和,并推荐教育部代表杨振声参与教科书的编辑工作。虽然处于避难状态,但昆明已经过了两年相对稳定的生活。
沈从文和张兆和。
除了事业上的帮助,沈从文还间接成为了张充和和傅汉思婚姻的“媒人”。
抗战胜利后,沈从文一家回到北平,1947年,崇和也到北平代课北大,教昆曲和书法,在三姐家的帮助下。当时沈阳是北京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杨振声、朱光潜、、何霖、冯至、边等都是沈阳的常客。1948年3月,在中老胡同32号沈从文的家里迎来了一位外宾——德裔美国汉学家傅汉思。因为佩服沈从文的文采,他通过季羡林的介绍认识了沈从文。
没想到,这个外地人和沈从文的两个孩子祝隆、胡晓打成一片,经常来沈游玩。这个在中国的直接、简单、优雅的西方人引起了郑和的注意。慢慢的,两颗心开始靠近。沈从文也在观察这位杨先生。他认为傅先生对崇和比对他更感兴趣。从那以后,每次来,沈哥哥都直接说“讲和”。孩子也渐渐觉得亲近了。当他们看到傅汉思时,他们大喊“傅伯伯四姨”。
09年10月,德裔美国教授傅汉思和北京大学教师张充和在北平结婚。这一年,张充和35岁,傅汉思32岁。
张充和和傅汉思结婚了。
10月,张充和和傅汉思带着“戈登将军”去了美国。
从沈从文在苏州第一次向赵贺求婚到1949年离开中国,他大部分时间都和三姐、沈从文在一起。三姐是沈从文的知心姐姐,姐夫沈从文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贵人。从事业到爱情,沈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过他。
第五位贵族:丈夫傅汉思。
迟来的爱情总是那么热烈。尽管他们结婚很匆忙,但他们与外籍教授傅汉思共度了余生。
刚到美国的那些年,他们的生活并不顺利。两人都没有全职固定工作。他们先去了汉斯父母所在的斯坦福大学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工作。傅汉思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负责图书馆中文图书的编目工作。艰苦的生活持续了十年。直到1959傅汉思获得博士学位,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全职),他们的生活才算安定下来。1961年,傅汉思被耶鲁大学东亚系聘为副教授。不久之后,张充和也被耶鲁大学聘用,教授昆曲和书法课程。
在此期间,包括宗和在内的许多国内朋友都劝崇崇回国,但她没有采取行动。她让汉斯安心做他喜欢的专业研究,并承担更多的家庭事务,因为她看到了汉斯对中国文化的奉献和专注。崇和把她的书法艺术归功于她的书法的第一个读者汉斯的支持和贡献。汉思也全力支持妻子的昆曲事业,将妻子的昆曲事业视为工作的一部分。每次演出结束后,汉斯都会对演员、笛子、后台、解说等各方面进行记录,以供后续讨论和研究。
“很冷,保持一个亲密的朋友,这辈子挥之不去的一首歌”,作者张充和,1985。
汉斯不想让他的妻子陷入常规。她应该像诗人一样自由。他妻子的经历是汉斯研究中国诗歌的参考。他们似乎以一种普通的方式相处,被赋予了神秘的诗意。
有时候我觉得我渴望的只是人类音乐的那一幕。她带着昆曲穿越千山,最后定居在异国的北港。从混乱中走出来的四小姐,走进了她自己的生活小花园,就像她在小书里的生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