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朱元璋在生活中有什么共同点?

中国古代几百个皇帝中,大部分出身贵族,如秦始皇、唐太宗,但也有少数皇帝出身下层,从普通流民变成专制皇帝。其中,后来被称为布衣之子的汉高祖刘邦和乞丐皇帝朱元璋有很多共同点。

一、一生的平民情结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一个贫苦的农民。他的父亲名叫刘志佳,又名刘太公,母亲名叫刘伟,没有留下具体的名字。她是说老太太。刘邦原名刘基,意为老三,姬不是本名。他的大哥名叫刘波,二哥名叫刘忠,意思是老大、老二、老三。传说刘维干完农活觉得累,就在大堤上睡着了。天空突然下起了雷雨,大地一片漆黑。刘的父亲赶到大堤上寻找他的妻子,却看到一条龙压在他的妻子身上。刘的母亲怀孕了,生下了刘邦。这个故事是刘邦称帝后文人杜撰的,目的是说刘邦是真正的龙帝。但是,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刘邦的父母都是参加生产劳动的贫苦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没有名字。

有记载说刘邦小时候游手好闲,很懒。其实他并不愿意一辈子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他为人豪爽大方,经常带着一帮穷兄弟在家里吃喝,受到嫂子的冷遇。他的朋友中有沛县乡政府的主要官员萧何,政府的车夫夏侯婴,县监狱的小官员任敖,曹参,屠狗的樊哙,以及以织布为生的周波。他们有的生活在下层,有的在衙门工作,有的有文化,有的会武功,有的熟悉官场情况,都属于“布衣”(当时穷人穿的是麻布衣服,“布衣”是平民的代名词)。刘邦结识了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后来都成了参加反秦起义,辅佐刘邦建国的英雄。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最苦的皇帝。元元年(1328),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名叫朱,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中里太平乡顾庄村人。他几代人都是农民和佃农。饥荒和瘟疫让这个小村庄到了家家户户死,家家户户逃的地步。元四年(1344),六十四岁的农民朱死于四月初六,长子朱仲嗣死于四月初八,妻子陈二娘死于四月二十二。家里三口人死了半个月,只剩下二儿子朱和小儿子朱崇巴(后改名兴宗,朱元璋)。贫穷的兄弟刘冲和冲巴在贫穷村民的帮助下匆忙埋葬了他们父亲、母亲和兄弟的尸体。朱元璋不得不为地主打工,以放牛为生,同时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的得力干将、明朝开国功臣的唐河、周德兴、徐达等贫苦子弟。少年时期的朱元璋和刘邦一样,在贫苦的环境中养成了侠义、忠义、负责的性格。

后来,因为家里太穷,无法生活,17岁的朱元璋在当地的黄觉寺当了和尚,负责扫地、敲钟、打鼓、洗衣做饭、看守和侍候老和尚。由于当地的灾难,黄觉寺的大米租金越来越少。这么多和尚每天都要吃饭怎么办?朱元璋在寺庙里只呆了50多天,就被黄觉寺送了出去,成了一个流浪的和尚。他戴着破帽子,拿着破扇子,端着瓦碗,敲着木鱼,背井离乡,做了乞丐和和尚。朱元璋出家游历淮西的岁月,历尽艰辛,但也广泛接触了下层民众的生活,开阔了眼界。后来认识了主张弥勒佛诞生、从事反袁活动的红巾军创始人彭,参加了彭领导的秘密组织。21岁时,朱元璋回到了黄觉寺。元末十一年(1351)爆发农民起义,郑十二年(1352)朱元璋投奔,反元起义。经过17年的征战,朱元璋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聪明才智。

“宁愿要什么样的王子?”?历史上没有天生的皇帝。虽然有事业成就的机会,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决心和努力。穷人和下层阶级的人对社会的认识更深刻,他们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经过锤炼战斗到底的精神,更容易成就一番事业。这可能就是布衣皇帝和乞丐一辈子都有平民情结的原因吧!

二、不屈不挠的雄心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刘邦和朱元璋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乱世英雄,成为统一天下、创造新王朝的英雄。有许多因素促成了他们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有不屈不挠、不可动摇的野心。

刘邦在担任泗水阁总监时,经常护送士兵到咸阳担任徭役。有一次他看到秦始皇的威严,叹道:“君子当如此!”他立下志向,要自己取代秦始皇成为皇帝。刘邦在家乡的朋友常常表现得异于常人,他常常被公认为众人的领袖,所以史书上这样称呼他:

“仁与爱,施,意亦明。往往大方,不是家庭生产作业。”

这样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人,一定会得到群众的支持。虽然萧何曾经批评刘邦说“刘吉谷话多,收效甚微”,但经验丰富的吕公看出刘邦必定成大事,便不顾妻子卢伟的反对,把女儿嫁给了刘邦。这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吕后,一个贤妻助了丈夫的野心,成就了英雄事业。

刘邦在西汉建立之前打了七年仗,屡遭失败,但他总是总结经验,在失败后东山再起。并且能够抓住机遇,化消极为积极,在关键和困难的时刻做出表率,团结一心,转危为安;并且在敌人战败的情况下,发扬穷寇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消灭了敌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明太祖朱元璋,妇孺皆知。他从小在一群穷孩子中是独一无二的。他爱当领导,敢当主人,重视忠诚,乐于助人。当他和一群穷孩子真的饿了的时候,朱元璋偷偷宰了一头小牛,穷孩子吃饱了。后来地主让朱元璋负责,所以被打了。由此,朱元璋过人的学识和敢于反叛、勇于负责的精神得到了认可。朱元璋也愿意玩当皇帝的游戏。他找了一块旧木板做了一个皇帝的平衡冠,坐在高处,假装皇帝的威严,叫朋友们排成一排,轮流进行一连串的朝觐,喊他“陛下”“万岁”,还说总有一天要起兵造反,自己当皇帝。

在叛乱起义的过程中,朱元璋勤政进取,冲锋在前,所有的战利品,无论是金钱还是粮食,都上交了。他可以把从上级那里得到的奖励分给大家,从来不会自己独占。平时他能积极帮助其他同志处理各种急难事,所以很快在同志中树立了威信。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两大敌人后,他对有丰富经验的人说:

“元末,群雄并立。诚实和友谊是最强大的。诚信占有丰富的地方,友谊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我没有你好。但我靠的是严明的法纪,守信用,不乱杀人,努力工作,和大家一起努力,才取得胜利。”

他的妻子马史也到处树立榜样,在战争年代带领妇女家庭缝制鞋子和编织衣服,支援前线。成为皇后后,她生活俭朴,甚至吃粗粮,推动了明初宫廷崇尚节俭、勤俭、务实的风尚。

历史证明,刘邦和朱元璋的人生道路是曲折而复杂的,他们最后都成功了。成功人士的经验是,他们志存高远,不屈不挠。百折不挠的志向,就是能够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利用机遇,扩大成果,以身作则,团结一心,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刘邦和朱元璋都是汉人,本来文化就比较低。这两位从平民成长起来的皇帝,一生热爱学习,接受和吸收先进文化。他们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奠定了他们事业成功的基础。

刘邦懂得信任和使用各种人才。历史上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亮、韩信是刘邦成功的得力助手。刘邦故里的老朋友萧何,在沛县衙门从事文书工作,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下层知识分子。刘邦起义之初,是由于萧何的决定。刘邦入关后安抚秦人,约法三章,得益于萧何的建议;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使韩信在打败项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要归功于萧何的推荐。刘邦在国外征战多年,多次失败,得益于萧何源源不断的关中军粮;刘邦定都关中得天下后,其他兵士都去寻宝了。

萧何独自派人保管秦朝的图书资料,后来又派人到全国各地搜寻图书资料,成为汉朝统治的基础。张亮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曾多次出人意料地使刘邦转危为安,尤其是在鸿门宴上,这取决于张亮的策略。刘邦到达汉中后,决定修建栈道,潜入他们的阵地,从汉中进攻关中。由于韩信将军的谋略,在刘邦和项羽的决战中,韩信的军队打败了魏、赵、柯齐,在北方战场大获全胜,然后从南方进攻楚国,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汉初三杰为刘邦所用,体现了人才在建立和巩固新王朝中的关键作用。除了这三位杰出人物之外,曹参、樊哙、陈平等人都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难怪刘邦平定天下,在宴请群臣的时候,发自内心地骄傲地说:

在策划的过程中,我不如卵巢;镇国、抚民、赐饷、无尽粮道,我不如萧何;甚至百万人,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者皆出类拔萃,我能用之,故取天下之精华。

朱元璋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了更多的人才和贤才。朱元璋出身贫寒。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一方面养成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习惯,另一方面也特别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如果问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有什么区别,应该说能不能广泛吸引人才为自己服务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朱元璋参加抗元起义后,招募了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和一批深谙治国之策的儒家谋士。这两种才能帮助他成为了皇帝。在武将方面,除了他的老朋友唐河、徐达之外,还吸引了常遇春、廖勇安、胡廷瑞、廖永忠、杨静、李文忠、傅友德、盛丰、邓禹、蓝玉、穆英等人。

他们大多是朱元璋政敌手下的将领,却被朱元璋招募。他们都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虽然在朱元璋称帝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被处死或毒死,但他们为明朝立下的功勋是得到认可的。就文官而言,有李善长、、胡、刘基、宋濂。儒生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为朱元璋发展势力的正确决策;刘基是朱元璋的军师,战时帮朱元璋出谋划策,战后为朱元璋制定法律、编撰史书。宋濂是太子的主子,很受器重。同为安徽人的李善长、胡等人,虽然后来因“谋反”等罪名被杀,但在朱元璋的早期生涯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刘邦和朱元璋当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没有好的大臣和将领的辅佐,他们是成不了大事的。任何时候,天赋永远是成就坚实基础的第一要素。刘邦和朱元璋在帝王生涯之初的选贤任能,确实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刘邦和朱元璋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懂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耐心,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要有屈伸,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要有苦难言,懂得排除各种干扰,懂得抓住历史提供的各种机遇,懂得多做实事少树敌,懂得宽容退让后成就大事。

刘邦先入关后,安抚秦人,关闭国库,禁止劫掠,约法三章优待投降者,深得民心。尤其是进入关中后,刘邦本人和他的士兵能够抵御金钱财富的诱惑和干扰,抵御复仇心理下的抢劫杀人欲望的干扰,坚持扶民爱民,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母和妻子。在中原两军相持不下的时候,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太公绑在一个高台上,准备通过杀太公来胁迫刘邦投降,这对刘邦能否坚持正确的方向是一个极大的干扰。刘邦作为一个孝子,可能是为了保护父母妻子而一时冲动向项羽投降,也可能是一时与项羽发生了争斗。但是刘邦很聪明。他早就估计项羽不会杀太公,因为这样做不会给项羽带来任何好处,而且还会臭名昭著。所以刘邦用巧妙的回答拒绝了项羽的威胁。如果乡绅没有受到伤害,刘邦也没有对项羽做出任何让步。这可以说是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摆脱了一个重大的干扰,显示了他的变通能力。

朱元璋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表现。他不仅能忍耐,还能以不树敌的精神对付对手。他占领(应天)后,似乎北面有、的势力,西面有徐寿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浙东有方国珍,四川有明,他夹在刘、陈、张之间,所占面积最小。朱元璋的聪明在于化不利为有利。他总是听从王小明和刘福通的召唤,让王小明和刘福通的军队在江北与元军苦战,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道屏障,阻止了元军的进攻,正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直到他能完全控制局势,他将名义上杀死王小明。他没有逐一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等势力树敌,而是逐一分化利用,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方国珍、明,最后出征北伐,完成统一中国大业。

灵活和耐心的艺术绝不是懦弱的行为。比起项羽、张士诚这样的人,刘邦、朱元璋都不够勇敢。在与项羽作战的岁月里,刘邦处于下风,但刘邦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对项羽保持耐心。鸿门宴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接受了朱升的建议,即巩固和发展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最终剿灭群雄,统一中国。

5.杀英雄专政如果说刘邦和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登基后滥杀英雄。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历史上杀英雄的先河。韩信是汉初三杰,第一个灭项羽建立西汉的英雄。如果刘邦对他好,他在指挥几十万大军的时候,始终忠于刘邦,就不会背叛刘邦。后来刘邦把他从齐王降为淮阴公,命他住在长安,剥夺了他的一切权利。他的抱怨是真的,但人们怀疑他是否真的反叛,但刘邦和吕后仍然杀了他和他的家人。刘邦杀彭越更是不义,是吕后设计杀人的结果。吕后杀死彭越后,把他的尸体切成糊状,分发给王子们。当时正在打猎的英布,看到彭越的肉吓坏了,生怕吕后的屠刀会落到自己头上,于是秘密调动军队自卫。结果被下属举报了。刘邦派人调查,英布随后公开造反。于是,英布起来反抗韩,被驱逐出境。与此同时,刘邦大败,俘虏臧茶,卢绾逃往匈奴,剥夺了张傲的爵位,汉初招安的君王全部被消灭。卢绾、张敖、臧茶等人也是西汉的兴国英雄。他们被刘邦杀死,也是历史的不公。

在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的英雄人物中,以实行专制主义的明太祖朱元璋最为重要。朱元璋杀英雄的主要原因除了害怕英雄造反,还有英雄骄横跋扈,独揽大权,违法乱纪,侵害百姓。处决有罪的个人,如胡和蓝玉,是完全恰当的。但朱元璋偏听多疑,杀人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明初,除了谨慎守法的唐河、李景隆外,所有的英雄都被他杀了,而且一杀就牵连了九大宗亲,给他们的士兵、官员、同乡都带来了灾难,杀了几百、几千或几万,还杀了大量无辜的人,造成了可怕的局面。

刘邦和朱元璋乱杀英雄,绝非偶然。这两个人都是难民出身,本来就受到贵族官僚的压迫。起义一旦成功,他们就急于想办法巩固自己的统治。由于统治集团缺乏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小农自私狭隘的心态,他们不得不使用专制暴力来压制和消灭异己。

总结一下,刘邦和朱元璋,一个是有名的布衣天子,一个是有名的乞丐皇帝。他们成功地领导了起义和新建立的封建王朝。他们来自社会下层,在推翻秦、元暴政的农民起义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新建立的汉、明初年采取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革政策,为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生活中的共同点,一直保持着平民情结。刘邦与萧何、曹参等兄弟患难与共。朱元璋和唐河患难与共,维系着生死与共的感情。他们崇尚节俭,勤政廉政,反对腐败。这些积极的方面为后人所称道,但他们共同的历史局限性和文化劣根性(如刘邦对陈平的态度,朱元璋对刘基的态度)说明他们的胸怀不够宽广,这可能是出身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