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一个人总在宫外扔那条鞭子是什么意思?

现代的会议,一般领导还没来,与会人员都已经坐下了,趁着领导还没来,窃窃私语,谈笑风生。突然,会议主持人打开话筒,用手拍了一下话筒,喷了几口后,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安静,会议马上开始!大家立刻不说话,整肃表情。只见领导端着一个杯子款款走来。

其实在古代,开庭的时候,大臣们来的早,皇帝也来的早。大家先小声说。只要听到三声“鞭笞”,就立刻跪下不说话,直到皇帝上朝。所以这种鞭子一响,又叫“静鞭”或“响鞭”或“净鞭”。效果和麦克风是一样的。

然后有人会问,你不能弄个铃铛,铃铛或者金的,那不是更好听吗?说到了这里,意思就不一样了!谁会用鞭子?古代养马养羊,只有赶马的“牧羊人”或“车夫”用鞭子。在古代,治理国家的权利叫做“制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天下之民为牛马,天子为牧马。于是天子赏赐你一种东西,叫“皇赐”;天子用的叫“御用”,天子去打仗,叫“御驾亲征”所以这条鞭子实际上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所以有人说只有在清朝的宫廷剧里才有,看的时间不长?其实这种“静鞭”出现的更早,早在五代十国时期。但确实不多见,也没有形成规定的礼制。《宋史》记载“殿前有22将,12鞭,14孝”。人多的时候鞭子不容易一起打,噪音多的时候仪式感会立马打折扣。所以看似“鞭子”打的人越少,打的次数越少,其实尊严感越强。另一方面,很容易闹出笑话。

但真正将“鞭笞”固定为一种仪式制度是在元代。不仅规定了“皇帝即位,唱鞭三次,即位,唱鞭三次”的规定;鞭子的材质和形状也是确定的:“青柄,鞭用梅红丝,梢用黄绒,沾蜡。”

但最规范的还是康熙。八年前清朝还在继承明朝制度,大规模朝会上有四个人,左右站在北方。

康熙做完鳌拜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每次朝会都让一个太监鞭笞两次,共计六次:第一次朝会开始,皇帝在中和殿到太极殿的路上鞭笞三次;第二次是仪式结束。皇帝乘车回宫,又鞭笞三下,群臣退下。

当然,“鞭子”的人很重要。鞭笞的声音应该是三声相同,其标准应该不亚于现在的“阅兵”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