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融化了是春天》讲了哪三个事例

分类: 生活 >> 起名

问题描述: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

“雪融化了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憎而机械的“标准答案”——想象的翅膀被“咔嚓”一声剪断了!

另据报载,不久前,一位小学生家长给教科所蒋国华教授写了一封信,信中也曾提到一件类似的“黑色幽默”,不妨将信件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我的同事的孩子刚上初中,这个男孩子非常喜欢看课外书懂得许多东西,但又暂没有被驯化成‘好’学生。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解课文的一段,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他站起来反驳老师,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把花为什么会是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讲了一遍。老师大概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逆不道的反抗,当即勃然大怒,把他赶出了教室,罚他不准上课,并郑重前来家访,要家长加强管理……”

老师固守着答案的惟一性,不允许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师生没有对话平台,彼此之间难以沟通。不得不承认,这便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妨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吧。

凯特是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的一名学生,有一天,她很客气地给当地一家快餐连锁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希望能终生免费吃炸鸡,因为这是她的最爱。让人吃惊的是,这家快餐店竟然答应了她看上去有点荒谬的要求。还有比这更让人吃惊的事,凯特不是纯粹因为好玩才有此“荒唐”之举的,这是她的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老师要求班上每个学生给当地企业写封信提个“尽可能荒谬”的要求。换句话说,是老师鼓励他的学生去“异想天开”的。这项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学生既得到了语言的训练,又得到了社会的、感情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

瑞士有位学者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他所受的教育,怎样的教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才。雪融化了是水,但雪融化了可以是春天……

解析:

1。在老师眼中,标准答案就是真理,不容改变。

2。剥夺孩子的发言权利,不允许孩子有异样的想法。

3。老师有意的有意的让学生得到了社会的、感情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