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记不住别人的名字?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种现象:记住人的脸,却记不住人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答案。欢迎阅读。我希望你喜欢它。
这种普遍现象正常吗?
现在,让我们开始一段关于记忆心理学的旅程。我想告诉你,我们对面孔和名字的记忆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人类真的是识别人脸的专家。我们大多数人能认出成千上万张面孔。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自然。对于一个神经科学家来说,这是理解如何将难题简单化的重要线索。毕竟人脸识别涉及到很多大脑机制。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负责识别人脸信息的部分。所谓梭状回面部区域,位于大脑的颞叶,大致可以在你的耳后找到。如果你大脑的这个区域受过伤,你可能可以通过衣服或声音来判断人,但你不能通过他们的脸来识别他们。
在大脑的这个区域,还有一个基因缺陷。比如有的人,全家人在识别人脸方面表现很差,甚至互相不认识。这种情况被称为面孔失认症——这种症状在奥利弗·萨克斯的《心灵的眼睛》一书中广为人知,作者在书中承认自己是一名面孔失明患者。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人类特别擅长识别人脸,因此有时即使看到其他星球表面形成的云或岩石结构形成的随机图案,人们也倾向于将其识别为人脸。某种程度上,这种情况是大脑专注于发展识别面孔功能的副作用。
那个黄色的东西是什么?
有趣的是,我们并没有相应的大脑区域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我们有大量的大脑区域来记忆单词——名字是特殊的单词。如果这些区域受损,你会纠结于人名或物名。你可能知道这是一根香蕉,这是一种美味的黄色水果,甚至你会有香蕉松饼的食谱,但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告诉别人你看到的这个黄色的东西的名字是什么。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人们说他们擅长记住面孔而不是姓名时,这意味着他们的“面孔区”在某种程度上比他们的“姓名区”有着更广泛、更好的联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在记忆面孔和名字方面有非常不同的任务。
换句话说,我们可能会说“我记得你的脸”和“我记得你的名字”。但实际上,我们描述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识别和再现。
假设我们现在在一个聚会上,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种不同的“记忆”过程。现在你看着客人的脸,吸引某人的目光,然后你问自己,“我认识这个人吗?”这是一个识别任务,人脸识别任务准确简单。“是的,我知道他们。”或者“不,我以前没见过他们。”
全面召回
然后,当你和熟人交谈时,你必须介绍他们。这是名字记忆任务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再现而不是认可的过程。礼貌的说,你应该说“这是我的朋友X”,你需要正确拼写X的名字。简单的是或否在这里不管用。
换句话说,在识别一张脸的时候,这张脸就在我们面前。当我们看到它时,我们同时在思考。我们要做的就是确认之前是否见过。至于名字,它隐藏在记忆中,我们需要再次检索,这是一个更困难的心理任务。
一旦你意识到记名字本来就比认脸难,你就没必要因为忘记邻居或同事的名字而过于苛责自己。相反,你可以尝试一些基本的心理技巧来帮助你记忆。
记忆的实验表明,简单地试图记住事情并没有真正的帮助。重复你想记住的东西并与之形成联系会更有用。所以如果你想记住人们的名字,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时,你需要经常使用他们的名字。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有人这么做了。你说,“你好,我是李雷”,然后他们说,“你好,李雷”,并重复你的名字。
如果一定要记住一个名字,就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形象,一个夸张的或者荒诞的形象,把他们的名字和你已经从他们身上获得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你遇到JenniFUR,你发现她来自阿拉斯加,你可以想象她站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小镇中间(阿拉斯加很冷),穿着一件皮衣。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构建出一个心理图像,记忆链接就能建立起来。能帮你再次见到她并记起她的名字。这样练习,你就再也不会在聚会上感到尴尬了。
展开:“为什么好人活不长?”
什么是好男人?
先把好人打垮,把他们碾碎。做一个好男孩意味着你要听话、懂事、聪明、爱分享、有礼貌;做一个好妻子,意味着你要温柔体贴,勤劳体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一个好丈夫,要肯担当,有主见,有事业心,有事业心,顾家,稳重,踏实,专一;做一个好妈妈,意味着你要和蔼可亲,宽容大度,耐心体贴,母乳喂养,做一个全职妈妈;做一个好爸爸,意味着你要有实力,要有男子汉气概,要陪孩子玩,不要严厉,不要看手机玩电脑;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你要诚实,以身作则,眼光高,懂得放权,平易近人;做下属,要勤快,能吃苦,有团队精神,团结同事,来上班,不抱怨,自愿爱加班...在每一个角色下,都有相似但稍有不同的对善的定义。
但是,每一个好的角色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一种互动的组合。生个好孩子,担心的是爸爸妈妈。有一个好妻子,享受幸福的是她的丈夫。好丈夫得益于妻子。有一个好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有益。有了一个好的领导,员工们可以扩展他们的工作。有了好的下属,领导才能用得方便,用得安全。
总结一下:一个优秀的人,是一个根据他人的需求来要求自己,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期望的个体。好人指向别人,不指向自己。好人的善良温暖了别人,燃烧牺牲的却是自己。优秀的人可以在学术领域找到一种人格对应,即C型人格,是指情绪被压抑的抑郁型人格,表现为害怕竞争、听天由命、忍气吞声、生闷气等。C型人格也叫癌性人格。顾名思义,这种性格的人患癌的比例很高。(C型人格检查表附在正文后,仅供参考)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内在驱动力是力比多和攻击性。力比多(Libido)是个体对生存、寻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一般指创造、快乐、亲密、温暖、美好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攻击驱力一般是指追求卓越、竞争、抗敌、破坏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这两种驱动力往往混合在一起成为生命的驱动力。比如对合适异性的追求,就是力比多和攻击性结合的促进。两者既是活着的理由,也是活着的动力。
为什么好人都这么傻?
为什么好人都这么傻?动物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抵御外界对它们生存的威胁。为什么好人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不是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既然是自残,为什么会有好人这种特殊的物种?好人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家庭的产物,是个人的产物。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父母的保护和喂养是无法生存的。
为了生存,他应该掌握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时,八仙人经常横渡大海,展示他们的神奇力量。而广大的好人,一定是因为在婴儿期的“好”表现,得到了关注、认可或者至少避免了惩罚或者更多的忽视。童年的善良曾经让他们受益,并被父母、老师、邻居等外人强化。
那么,它帮助他们顺利地生存下来,让他们享受道德优越感和满足感,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是他们擅长的独特秘密。这曾经是好的一面。但是,向外的表现并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内在需求,而是在兜圈子。好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往往是先满足他人,然后等待他人通过外在的良好表现(更精神的:如理解、欣赏、感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环节打破了自给自足的道路,增加了他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满足内心需求的难度系数。而好人,却从小沉浸在“你是个好人”的环境中,害怕直接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自私的,不好的,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需求,更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做个好人”。
所以,好人的内心需求既不能指望自己满足,也不能经常被外界满足,往往会有很多不公正、愤怒、孤独、无力感等负面情绪。但是,因为好人应该是善解人意的,体贴的,宽容的,所以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无处安放的指责只能针对自己:“我怎么能怪别人!肯定是我自己干的!”
弗洛伊德口中的攻击性,其实并不存在于看似无害的好人身上,更多指向的是他自己。满足别人的需求,否定自己的需求,拒绝接受甚至拼命压抑自己的感受。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强大打击下,好人的寿命很短。他短暂的一生是自己和他人的慢性谋杀。
好人真的对人好吗?
换个角度看,好人真的对别人好吗?表面上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把自己压迫到这个地步,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好!?呵呵,不得不质疑。一个不关注自己,不知道自己需求,对自己不够好的人,真的能关注别人,理解别人的需求,有能力对别人好吗?一个活在道德优越感中的人,真的能和别人平等相处吗?一个看不到自己的人真的能看到别人吗?一个为别人付出很多的好人,真的能接受别人的付出,允许情绪的流动吗?我相信很难。
好人,看似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人的游戏。他没有真正的情感联系,没有双向交流,没有你我之间爱的流动。做一个好人,就是把自己看似光鲜亮丽的外壳展现给外界,而真正的人却永远藏在外壳里,让人摸不到。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好人身边往往有更多坏人的原因。没有你的好,但也没有别人的差。因为别人的不好凸显了你的好。好人和别人的关系不是人际关系,没有人性;就是好坏的评价,比较功利。
每一个好人,带着伤病和未知的艰辛,一直支撑到现在。
长大了,真的要感谢“好”让你生活顺利,让你收获很多。但是一旦你长大了,你也有了很多能力,有了更多的选择,你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好人”。愿你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需求,做一个对自己好的人。愿你学会体谅自己,摆脱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