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_一个人和一个城市
多年来,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恶化,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挣扎求生;一些动物甚至濒临灭绝。在听和看了许多类似的报道后,常开始意识到,要保护野生动物,首先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生活和繁衍的自然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想法产生了。
为了找到合适的地方建立保护区,常每个周末都骑着自行车去京郊考察游客稀少的山川。其间,可想而知爬高爬低,翻山越岭的艰辛。最后,在昌平县刘村乡,他爱上了一个孤独的山谷。这里北高南低,中间平坦,北端有一个“干龙潭”,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最南边的双峰相对,最窄的地方只有几十米。只要是封闭的,都是条件极其优越的动物自然保护区。
东借西借,四面求援,常筹集了8万元办起了储备金。1995年4月,他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将亲自租借这座荒山70年。
接下来的工作艰难而漫长。他要在保护区挖三个盆形水库,引入常年流淌的山泉;在可耕的山上,他会种玉米和高粱给野生动物吃;在保护区的最南端,他还将建造一个封闭的土坝,使他的保护区真正成为一个不受任何干扰的天堂。
在刚开始的日子里,这些任务成了常的紧急任务。其实他当时应该做的是先给自己造一个稍微舒服一点的窝。他住的两个小土屋是以前的养蜂人留下的。他们破旧简陋,连遮风挡雨都成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常在山里寒冷的空气中无法安睡。当他在土炕上冻得瑟瑟发抖、辗转反侧的时候,他会在心里不停地嘀咕:一定要赶快把这个破窝修好!但第二天,他似乎忘记了夜里所受的痛苦,抓起铁锹挖了一个水池筑坝。
当时,常是建国饭店销售部经理助理,后来担任客户经理。真正属于保护区的时间只有周末和周日。周末,他骑马去保护区;周一,我会骑车回市里上班。市区距离保护区60多公里,一半是山路,单程需要3个半小时。这对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酒店销售部的工作紧张而高速。忙碌了一周后,他最需要的是充分休息,尤其是好好睡一觉。但他不能躺在床上,怕一旦躺下就失去爬起来的力气。有时候他在骑自行车,尤其是在颠簸的山路上艰难地蹬着。突然,他会感到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双腿似乎聚集不出任何力量来蹬车。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多次,每一次,他都咬牙挺过去。
那一次,他在清河附近骑车,在一个拐弯处,被一辆逆行的机动车撞倒在地,左臂肿了起来。他拒绝了肇事者送他去医院的要求,一手扶着他,骑行了剩下的几十公里。他在想未完工的土坝,那是通往他的保护区的大门。那一次,他手脚并用,为土坝拍下了最后一铲土。
原规划完成后,300亩的保护区面貌焕然一新。常开始挖坑种树。当地的登山家告诉他,他拥有的这座荒山在上世纪50年代郁郁葱葱,是野生动物的天然天堂。树林里有大量的野鸡、兔子和成群的黑斑羚,狼和狐狸也经常出没。然而到了80年代,树木被大量砍伐,野生动物无处藏身,到处都是瞄准它们的猎枪。原来树木变成森林,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的局面成为了昨日的风景,不再重现。常非常担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这座荒山穿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挖坑、栽苗、浇水,他整日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永远不会消失的风景。
昌钟鸣喜欢它。他告诉记者,他经常在山里感到轻松愉快。天空好蓝,蓝到让人心醉。山风清凉纯净,远比城里人用的电风扇、空调清爽宜人。每次捧着清澈的山泉,他都会想起3元一瓶的矿泉水,城市。“我不知道山泉水比矿泉水强多少倍,但我几乎每天都用泉水洗澡。有时候觉得自己有点太奢侈了。”常并不自满。
应该承认,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已经* * *;对此,有人捶胸顿足,有人慷慨激昂,滔滔不绝,但很少有人把愤怒转化为具体行动,真正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常的非凡之处在于,他把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他因此成为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人。
自然,常就成了人们心中值得效仿和敬仰的人物。当他的事迹在报纸上报道后,热情的信件飞到了他的办公桌上。士兵、教师、大学生和退休工人都给他写信。他们称赞他的义举,并表示将无偿加入他的环保事业。
现在,有四名志愿者在昌自然保护区工作。“我只能要求这些。如果多了,我解决不了他们的食宿问题。”常对说道。但是他感激成千上万给他写信、给他打电话和自愿为他的保护区工作的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认可,这让他感到欣慰。因此,当现任林业部副部长董志勇同志建议他把保护区命名为“长钟鸣自然保护区”时,他没有接受老部长的建议。“环境保护不是我自己的事业,而是千千一千万人民的事业,”常说。他把这个保护区命名为“自然之子自然保护区”。
对常来说,9月8日是激动人心的一天。中影工业公司联系他,准备把位于顺义的5000亩荒山交给他管理。5000亩,和他现在的300亩比,大了十几倍,足够他干一番大事了。而且顺义离昌平也不远,来往方便。未来,如果两个保护区能连在一起,那将是怎样的一道风景!
常被迷住了,蓝图像梦中的彩虹一样久久地挂在他面前。他雄心勃勃;他想实现他的梦想。
“水很清,阳光照耀着干净的城市,海水冲刷着海岸,农作物在无污染的耕地上成熟。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这是曾经风靡全球的《只有一个地球》中的一段话。如果作者的描述不是太乐观,那只是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一大批像常这样致力于保护自然的环保主义者。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它们,我们的地球总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干净的星球。醉人的美丽绿色终将覆盖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