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农村屯名的由来

东北平原农村屯名的由来 ?

文/张守权

东北自古以来是满族、蒙古族等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的故乡,很少有汉族人在那里定居。直到清朝中期“闯关东”浪潮兴起之后,关内的汉族人才陆续来到东北。他们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历经几代人辛勤的劳作,东北也由原来的蛮荒之地变成了富足之乡。关内来的汉族人长期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相互影响,从而创造出独具东北特色的乡土文化。二百多年过去了,如今你来到东北农村,便会从各个村屯的地名中找到当年我们的祖先闯关东时的深刻印记。现举例如下:

? 1.X家屯

?在东北平原,以某家姓氏为名的村屯俯拾即是。例如李家屯、王家屯、历家屯、郭家屯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村屯在建屯之初往往是因某家姓氏居多或最初来此定居而得名,也有因某姓之家在本屯影响力最大而以其姓氏命名。

2.XX马架

? 马架系东北农民为看青护田在田间地头以树枝及柴草搭建的临时挡风避雨的简易窝棚,因为它的主体由五根粗树枝搭建,造型类似马架而得名。这种简易的窝棚一般不大,里面也住不了几个人。然而,二百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携妻带子来到东北时,举目无亲,为了谋生,他们只好在田间地头搭建这种简易的“马架”居住。我们很容易想象,在这种马架里居住,夏日里不堪蚊虫侵扰,冬日里则要忍受寒风暴雪的考验,祖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在简易的蜗居中得以彰显。

至今,东北平原还保有很多叫叫“三马架”、“五马架”、“六马架”的地名,顾名思义,在建屯之初这里有与数字相对应的“马架”。此外,东北还有一些以姓氏命名的“马架”,如“杜家马架”等。这样的地名见证了祖先那段从一穷二白开始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3.XX窝铺(窝棚)

? 经过若干年的辛苦劳作后,祖先们的生活水平渐渐得到稳定和提高,他们开始又在马架的基础上盖起了窝棚。所谓窝棚,一般都是以大约一米左右高的四方形土坯墙或土墙打底,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用杆子支成马架型,作为房身及屋顶的骨架,最后苫以柴草用来遮风挡雨。较之马架,窝棚的优点是因为有地基而更加坚固,且抗风性能强,冬季其保暖性也较好。它的出现也是闯关东的祖先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如今在东北的平原地区,有很多以“窝棚”或“窝铺”为名的地名,例如“张家窝棚”、“袁家窝棚”、“老窝棚”等等。地名虽在,但印证当年祖先们开拓进取精神的那些简陋居处早已荡然无存。如今,我们只能通过田间地头孤独的瓜窝棚来感受到祖先们曾经那段不凡的生活经历。

4.X家油坊、X家粉坊、X家烧锅、X家炉、X木铺

?在旧社会,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因此,民间各种轻工业作坊甚是兴旺。仅东北一带,私家开的小型油坊、粉坊、酿酒的烧锅、铁匠炉、木匠铺比比皆是。建屯之初,一旦某家作坊在当地小有影响,久而久之,老百姓便约定俗成,以这家作坊作为本屯的地名。 如今,散布在东北平原各地的这类地名较多,如“杨家油坊”、“胡家粉坊”、“彭家炉”、“杨家烧锅”、“徐木铺”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小型作坊在今日的农村已不多见,那些简易的机器及工具也大都被弃之仓房的一隅,渐渐变为历史陈迹。只有这些闪光的地名还会让我们想象到祖先们曾有的多姿多彩的经济生活。

?5.X家店、X药铺

?在东北有一种传统民间旅舍叫“大车店”,它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和城关附近,为过往行贩提供简单食宿,费用低廉,因行贩常用的交通工具大车而得名。 开始这些店大多都独立一处,随着客流的增多,又引来了其他的买卖,如小卖店、小酒馆、铁匠炉、木匠铺等,人越聚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村落和集镇。现在东北以店命名的地方较多,如“郭家店”、“高家店”、“张家店”、“林家店”等,很多都袭用原来某家大车店的名字。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大车店逐渐消失。新出现服务于长途货运卡车司机的小型旅店,保留了原大车店依交通线路设置、旅舍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 东北还有一些以某家开的药铺命名的村屯,例如“刘药铺”等。

?6.XX城子、XX堡子

东北平原有许多以“城子”或“堡子”命名的屯名,例如“孟城子”、“小城子”、“向阳城子”、“陈家堡子”、“岳家堡子”等等。所谓“城子”或“堡子”,一般指旧时代聚屯而居的祖先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为胡子抢掠,便自发在村周围夯土筑墙,将全屯围起来的一种防御设施。土墙一般是干打垒筑成,底部较厚,向上逐渐变薄,根据需要留有几个大门。村民自发组织防守,也有的村屯购置枪炮雇佣“炮手”协助防守。 农村的“城子”或“堡子”恰如大城镇的城墙,是社会秩序不稳定、法制不健全、下层人生活及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时代的产物。建国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曾经的“城子”或“堡子”早已被农人推到,很难再看到半点痕迹,代之以青青的禾稻,抑或高高的白杨。

7.XX营子

? 东北平原有很多叫“营子”的村镇,如“南营子”、“炮手营子”、“八里营子”、“营城子”等。这些村镇的得名大抵源于最早此地曾有军队驻扎。驻军中多数是蒙古军队和满清晚期的军队,驻军之时往往就是这些村镇形成的时间。军队驻扎的地方叫“营房”或“营地”,民间习惯称之为“营子”。军队调走后,这里留下了大片平整好的地面以及初步成型的道路,便于人们的生活,所以,老百姓就相继迁居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村镇。

?8.满语、蒙语地名

?东北自古以来是满族人的故乡,他们世代在白山黑水间过着渔猎的生活。而自从蒙古于公元13世纪兴起以来,这里也成为他们游牧的胜地。至今我们仍可从东北的一些地名上感受他们曾经的那段活动经历。 东北各地的满语、蒙语地名的形成,起于何年代,大都已无从可考。但就其形成的根源,则多为猎人及牧人所起。由于文化水平低,他们对各种自然地理实体或某一地域,多根据其地形、地物或命名者的直观感受,以及他们在该地第一次接触时的景象和所发生的事等称呼之。长此以往,约定成俗而为地名。现举例如下: 卡伦(满语意为哨卡)、米沙子(满语意为沼泽地)、饮马河(满语伊尔门河演化而来,意为“阎王”,因其河道狭小,雨季经常泛滥成灾,故名)、布海(通火车后建站,蒙语名为“乌海站”,后来转音“布海”,汉语意思不明)、哈拉海(位于农安县境内,系一位蒙古族人名,以人名称地名。另有一说,“哈拉海”也叫“哈哩海”,指荨麻类植物)、虎市(火车站名。位于德惠市境内,蒙语意为“芦苇草”)。

?9.以自然地理特征及动植物命名的村屯 ?这类地名的起源一般是在建屯之初,人们常以居住地附近较为熟悉的地理特征、常见的动植物称呼自己的村屯,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便成了地名。

这种地名所在皆是,如“前山”、“二道沟”、“潘家岭”、“达家沟”、“岔路口”、“杨树”、“五棵树”、“黄鱼圈”等。

10.以人名命名的村屯

?这类村屯一般以建屯之初本屯的知名人士或最初来此定居的人或在本屯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命名,一般不多,但屯名隐含了对这些人的尊重。例如赵万一屯、王喜广等等。

?11.以历史遗迹命名的村屯

? 东北的村屯以历史遗迹命名的不是很多,而且有的还很难从地名中得知它与某段历史有什么关联。例如农安的万金塔,其地名源于此地有辽代塔基,民间称之为“半截塔”,后演化为“万金塔”。再如,一些地名与清初于东北所修为维护“祖宗肇迹兴亡”的“柳条边”有关。清时设164个边台,用来看守及对边墙的维护。每个边台设千总3-4人,下辖台丁150至200名。久而久之,边台附近发展为村屯。后来,一些靠近边台的地方便以边台命名,如“五台”、“六台”、“九台”等。

12.以商号命名的村屯

? 这类村屯一般在旧社会有在当地小有影响的商家,如“公盛号”、“悦来号”“万春号”等等。这类地名也成为当地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