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未来
中医药文化是我过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饱受争议和诟病,但其魅力历久弥新。
在这个快快快的社会里,中医所讲究的慢生活,慢调理,治“未病”,正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接受和认可。
中医学,由《易经》衍生而来,医道是易道的分支,医易之道是中华大文化的自然科学,生命之道,社会哲学,集大成者。
浓缩了老祖宗上下五千年对天地之间万物的理解和洞见。中医学因为更多的依靠经验,实践,对于人和人生的更深刻理解,对于自然的尊敬和感恩,所以在世界范围内,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就很难被理解和承认。但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孔子学校在西方各国吸粉众多,在中华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医学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尤其是经过了几次重大的全球性公***卫生事件后,中国的医学水平和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更是令全球各国刮目相看。
虽然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人们生病,就医,吃药打针,已成为平常。但越是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恶劣,物质的优越取代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求,所以,越是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开发的当代,中医学更是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新蓝海。
大健康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未来非常有潜力的行业。虽然赚钱很多商家也盯上了这个行业,不过大健康产业之所以称为“大”就是因为包容性非常强,从食品健康,到身体健康,从运动到身心灵成长……可以说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猎。中医在这个大的产业圈当中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经从当年红极一时的保健品,转向更多的理疗,健康生活习惯在调整,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而中医学,其实是包括了这几方面同时作用。
中医提倡治“未病”,即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开发和利用我们的身体,调动人体机能。随着大自然的节律,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在力量。
中医并不是我们片面理解的,望闻问切,抓药煎药,良药苦口。中医学文化在博大精深,可以说跟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
在未来,我心目中的中医可能是这样的:
1.健康咨询:通过中医辩证施治的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给大众提供最适合的养生方案,包括生活习惯,饮食,运动,亚健康调理,及中医养生操,气功,穴位按摩等。
2.医易结合:通过中医和易经的理论结合,从人的外表及举止面诊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及情绪状况,能量场等。通过易经风水,心智调整,改变一个人的磁场,从而改善身体状况及境遇。
3.健康食品:结合中医药文化研发绿色健康的保健食品,食疗药疗配方。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尝试。
4.中医药产品开发:就我接触过的就有:中药眼罩,中药眼贴,中药洗护沐浴产品,中药减肥,中药私护产品,中药穴位理疗,中药祛湿调理产品等等。其中不少产品我个人都认为是效果良好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继续开脑洞吧!
5.针对中药的药剂问题:从前,煎药是个麻烦事,现在中医馆,医院都有代煎药的服务,方便多了。但中药的口感问题,还是很多人回避的中药原因。中药见效时间长短不一,能够坚持按疗程服药的也实数不易,如果中药的口感能再好点,那么普及率一定会成倍增长。
6.中医理疗:中医的刮痧,针灸,艾灸,推拿等等,这些理疗方法真的越来越受推崇,而且通常体验者都感觉效果比较明显。与此同时,类似的理疗器械或便捷器械替代品也层出不穷。这方面产品在研发也是个不小的市场。
7.专业医师培养:我相信最有效的还是医师的一对一诊疗方案和手法。如何选择专业的机构,也是个难题。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培养真正专业的中医药,食疗、药疗、理疗师也是个缺口很大的产业。中医学的局限就在于难复制,难统一。比起西方医学哪有有问题就切哪的减法,中医讲究更多的是平衡。是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要培养专业的中药从业人员,我估计得从娃娃抓起。但国家对中医学的重视,也一定会为这块祖国的文化瑰宝更添光彩。
8.中医馆:最保守的在家开个中医馆,接了师父的传承,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功夫到家,口碑相传,也能帮助更多病患摆脱病魔,脱离苦海。
我想,如果我能为弘扬中医文化做出一些什么贡献,我是非常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