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有人拿来取名?

说在师范学校,学生们毕业就要去当老师的时候,会被教授出师之前的最后一课,那就是在以后给学生们点名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先跳过去,等到最后再问一句“还有谁没点到名?”让他作自我介绍,以免自己叫错学生名字会出洋相,而且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毕竟一个人的名字还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家长们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尽量不要与其他孩子重名,所以各种刁钻古怪的字眼都用上了,其中就不乏各种生僻古字,所以也导致了“在叫不出学生名字的时候怎么办”成为了老师们的必修课。然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有一个寓意特别好的常用字,却很少被家长们用来取名,甚至此字在整个过往的历史中都只有3人敢拿来取名,至今已有1400年过去了,依然没人再用。

这个字就是“王”,作为贵族的一种爵位象征还是很有威严的,作为姓氏也很常见,但是作为姓名的时候就难免会让人感到不适。现在不是有个演员因为姓王,就让别人叫她“大王”嘛,每一次有人这么叫的时候,弹幕上基本都是“你何德何能”之类的话,可见当“王”作为普通名字来用确实不怎么好,但是在历史上也有人将它用到了自己的名字中。

首先是西汉时期的冯野王,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十八岁的时候就上书给当时的皇帝表示自己做长安县令,让皇帝感到十分惊奇。不过后来他还是凭借着功劳才成为了当阳县令,并且一路升级到了琅琊太守,在百姓中的口碑十分好,但是晚年因为擅自回家而被削去了官职,他的爵位也在孙子那一代被削去。

其次是顾野王,他在当代不是很出名,但是他有一个后人叫做顾炎武的那可是大大有名。顾野王本名不是这个,但是他有一个偶像叫做冯野王,为了追星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希望自己能够达到偶像那样的成就,他九岁就能够写赋,后来在文字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建树。

再次是骆宾王,我们小时候都有读过,他在七岁时候写的那一首《咏鹅》,确实是一个天赋突出才华横溢的人物。然而在他后期因为反抗武则天的统治,兵败之后不知去向,据说他写了一篇征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在看完之后表示:“有如此人才,而非我所用,是丞相之过也”,后来起义兵败,骆宾王也随后不知去向。

虽然历史上敢于用“王”字作为姓名的人很少,但是他们基本都有着杰出的成就,而在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个以王为名的文学人物大大有名,那就是金庸笔下的白眉鹰王殷野王!你还知道有哪些以王为名的人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此字在历史上只有3人敢拿来取名,至今已有1400年,没人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