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荷花有关的神话故事

莲花与佛教

莲花与佛教关系密切,可以说“莲花”是“佛”的象征。

走进佛寺,随处可见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莲目低垂。“西方三贤”之首阿弥陀佛、慈悲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坐在莲花上。其余诸菩萨,有的持莲花,有的踩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圣帐、桌子、香囊、祭拜垫也到处刻、画或缝着各种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有多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对许多美好神圣事物的比喻上,以莲花为代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有一双莲花般美丽清澈的眼睛。佛陀出生时,皇宫里有八种吉祥的征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白莲花在池子里突然长得像轮子一样大。佛陀出世时,从他的舌根放射出千万道金光,每道金光化为千叶白莲。在每一朵莲花里,都有一个盘腿向上的小菩萨。

用莲花做比喻的佛言数不胜数。佛叫“莲花”或“莲花”;跌跌撞撞的姿势,即双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双脚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姿;佛教宣扬的西方极乐世界,比喻为清净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佛经》中描述的西天景象是:“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里的荷花大如车轮。”因此被称为“莲花之国”;佛教寺庙被称为“莲花寺”。“刹”是梵文,即西方净土,莲花是前世所托,故称“莲花刹”;念佛的人叫“莲胎”,就是住在莲中,如在母胎中;佛眼称为“莲花眼”,用utpala来比喻佛眼的美;胸前有八片叶子的莲花,称为“莲花宫”,即心中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叫“莲花手”;僧尼称为“莲花戒”;僧尼的袈裟称为“莲衣”,意思是干净无杂质;五智中奇妙的观察智慧,称为“莲花智慧”;把善于说事的人叫做“舌尖上的莲花”;说是苦行、欢喜是“回屋生莲”;佛经《妙法莲华经》简称“Hokkekyo”,是莲花的比喻,象征教义的纯洁和高雅;东晋托林寺慧远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佛教协会叫“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通过修行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所以也叫“莲花宗”。总之,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很多地方都以莲花为代表。可以说莲花即佛,佛即莲花。

为什么佛教这么推崇莲花?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佛教起源于印度,那里气候炎热。夏天荷花盛开,给人带来凉爽和美丽的享受。人们自然喜欢这种在酷暑中绽放的美丽花朵,所以在印度文学作品,尤其是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是美丽、善良、圣洁、包容的象征。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影响深远。比如莲花王子的故事,把一个品德高尚、善良正直、恪守王者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善良、自制、忌怒、杀生、宽容、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荷兰王》的故事说的是,为了拯救人民免于饥荒,荷兰王跳进恒河,变成一条红色的大鱼,叫人民把他的肉割下来吃掉。他的肉被割掉后,他又重生了。这样持续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养活了全国人民,度过了十二年的饥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下立刻露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口气生了500个男孩,都是英俊的大力士和保卫国家的英雄。所以鹿母莲花夫人就成了多生漂亮男孩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的等级制度,实行种姓平等、慈悲、普遍生活。为了弘扬佛教,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他们以说来传教。它迎合了民众对莲花的喜爱,将莲花比作佛,使佛教迅速传播,信众广泛。

另一方面,佛教以莲花指佛的主要原因是莲花的性格和特点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一种专注于寻求摆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它把人生视为苦难的海洋,希望人们能够摆脱它。解脱的方法是:此岸(人生苦海)-经渡(学佛)-彼岸(极乐净土)。即从俗世到清净世,从恶到圆满,从俗到佛。这和荷花生长在泥水中而超凡脱俗,不被污泥沾染,最后开出极其鲜美的花朵是一样的。

佛教的一个重要信条就是广爱布施。对众生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摆脱苦难,获得幸福。善良是希望别人幸福,善良是帮助别人幸福;慈悲是希望别人解除自己的痛苦,慈悲是帮助别人解除自己的痛苦。佛教要求对所有活着的人,无论善恶,无论人与动物,都要给予慈悲。我们要宽容原谅各种恶行,以慈悲心帮助他们,感化他们向善,成为好人,结出善果。但严禁随波逐流,待在肮脏的世界里而不被它污染,保持自己的干净和纯洁。表达这种想法最好的方式就是lotus。

莲花生在泥里,就像生活在泥尘的世界里。自然要和污秽相处,被很多邪恶污秽的东西干扰。佛教把这些恶势力称为“魔”。佛教要求人不被世间的恶和污秽(即妖魔)所干扰和影响。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开出美丽的花朵,的确是最好的象征。所以佛经上经常拿莲心和佛性来比较。《论大智慧·解释初品莲花》说:“莲花,譬如从污泥中来。其色虽鲜好,其源不洁。”《从四十二章》说:“我是沙门,身在浊世。我要像一朵莲花,不被污染。”于是拯救世界的梵天王坐在千叶的金莲上诞生了。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坐在莲花上,或手捧莲花,表示佛从人间来,清净无瑕。

人要达到尘浊无污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很高的觉悟和决心,需要修行和遵守,发展佛性,消除妖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御魔鬼的干扰,也能化魔鬼为佛,就能解除生老病死的痛苦。这听起来很神秘,很宗教,但其实只是更高层次的思想境界。一切都明白了,自然一切都开放了,贪婪、恐吓、焦虑、迷恋、愤怒都不在了。在精神上,他们自然摆脱了苦难,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了一种智慧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工作才是思考。芸芸众生中,有一朵莲花有此觉悟,世间清净无烦恼。”《大藏经·物象》第六卷有云“白豹寇临摹”:“俗人之心如莲花,圣人之心如莲花...问:‘众生之心为何如莲花?答:《秘藏》说莲部本身就有清净菩提心和清净的原则。此理虽流于人生六界之死泥,名曰莲花部。《蜀十二》云:‘只看荷花,不看残花?’这也是有意为之,如泥中之莲,虽生处邪,而莲身清净妙,不沾诸垢。凡夫成此,虽各种三毒不尽,此莲花深于三昧,果生于其中,是如来平等大智之光。"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的说法,其中花指莲花,即莲花的智慧和境界。当人有了莲花的心境,佛性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