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牦牛!高原之舟与高原之魂

体型犹如大云朵 腾云驾雾行空间

鼻孔嘴中喷黑云 舌头摆动如电击

吼声如雷传四方 蹄色犹如蓝宝石

双蹄撞击震大地 角尖摆动破山峰

双目炯炯如日月 犹如来往云端间

尾巴摇曳似树苗 随风甩散朵朵云

摆尾之声震四方 此物繁衍大雪域

四蹄物中最奇妙 调服内心能镇定

耐力超过四方众 无情敌人举刀时

心中应存怜悯意

——牦牛赞

没有一种动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如同藏族与牦牛那样,几千年来相伴始终,不可分离!藏族有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

初识牦牛,在2004年,那是我进藏工作的第一年,在县里的农牧局上班,因为牧民的牦牛生病了,我们与牧民一起,准备进入牧区去看看他家的牦牛,车子只能开到山脚,后面需要翻山越岭,走2个小时左右的山路,才能到牧民的放牧草场。我记得,当时应是8月,拉萨正是最美的季节,山路两旁都是绿绿的灌木丛,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无名小花,我们行走在半山腰,一边走一边欣赏高原风景,眼角里不经意间闯进了一头黑色雄壮的身影,它站在山顶,高高的俯视着山下,就这一刹那的风景,让我知道,牦牛和我以前见过的牛不一样。

牦牛,藏语是,因藏语发音为雅克,故其英语采用其音译YAK。早在西藏原始宗教——本教中,就有这样的传说: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岗仁波齐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人们传说岗仁波齐的山褶,就是牦牛的背脊。这个传说充满了对于早期世界的想象,也充满了人们对牦牛出现的好奇。

牦牛目前的分布范围是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到蒙古和俄罗斯的阿尔泰和杭爱山脉。大约1400万牦牛生活在中国,约占世界的95%;其余的5%生活在蒙古、俄罗斯、尼泊尔、印度、不丹、锡克和巴基斯坦。

中国牦牛起源于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带,并由古羌人在该地区进行驯化而成为我们今天饲养的家牦牛。大约在距今1~2万年左右时,由于捕捉工具的改进和智慧的提高,古羌人能够捕获大量的一时吃不完的野牦牛,并利用他们在驯养绵、山羊中积累的经验与方法,开始驯养牦牛,经过约5000年左右的时间,即在距今约5000~15000年左右时,古羌人已将牦牛驯养成功,形成了原始的牦牛业。(参考文献《牦牛遗传与育种》)

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民族相伴相随,是一代代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成长发展的藏民族生命与力量的源泉。牦牛肉、牦牛奶、酥油、奶酪、酸奶、牦牛绒、牦牛毛、牦牛皮、牦牛粪 ……牦牛尽其所有奉献给了人类。

做为运输工具: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牦牛不在做为运输工具。但在西藏解放不久,当时边防部队进行国土安全巡逻时,牦牛就是其主要交通工具。珠峰登山队在攀登珠峰,也使用牦牛运输物资。

其实,牦牛作为高原的运输工具,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西藏阿里的象雄遗址处就曾发现牦牛驮鞍的残片。2000多年来,牦牛驮着牧人的家,四处游牧,甚至在古代战争中,牦牛还曾成为过勇士们的坐骑。

衣等用品:牧民们穿的是牛皮牛毛。柔韧光滑的牛毛,与细羊毛合用,洗纺后可织成高级呢料和氆氇。牧民们则靠手工捻成毛线,织成美观的毛毯、披风,缝制过冬的帐房和存放粮食的口袋,防寒隔潮,坚牢耐用。

牛皮经过加工,红紫交辉,琳琅满目,除了能做成藏家高靴,还能制作高级皮鞋,不仅光泽度好,而且富于弹性,抗压力和耐腐蚀性足以与任何皮革媲美,颇受城市顾客的欢迎。

牦牛尾巴制成的“毛掸”拂尘力强,特别是白色的尾巴更为珍贵,是传统的出口物品之一。

对了,牦牛皮还能做成牛皮船,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曲水镇,有一个西藏唯一的渔村|——俊巴村,以打鱼为生,打鱼的船就是牛皮做的牛皮船。

食:牦牛为人们提供肉、奶及其乳产品,酥油、奶酪等食品。酥油茶是高原特饮,它解渴、耐饿、助消化,成分只不过是酥油、砖茶、食盐和水,就着糌耙就足以支撑人的生命。

住:牧民们住的是牛毛帐篷,用的是牛毛绳具、牛皮口袋。草原上一顶顶黑色的帐篷质地坚硬,冬暖夏凉,支卸运输方便,它就是牧民用牦牛毛织成的。

作燃料:牦牛粪现在仍然是牧民的主要燃料。说起牦牛粪,你千万不可以说成牦牛粪便,这在藏语里,这是两码事。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牦牛粪作为茫茫高原上的主要燃料,陪高原人民们度过了几千年的长夜和寒冬。

当地人如果在马路或田野上看见光滑的牛粪时,会亲切地说一声:“好一朵漂亮的黄蘑菇哟!”然后赶紧捡回家中。晾晒的牛粪和垒得整整齐齐的牛粪,有的堆成堆,有的码成墙,还有的贴成“花”。高原上气温低,牦牛以牧草为食,因而干牛粪燃烧起来如木柴一样没有异味,易燃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