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说历史
1.瑜的来历简短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2.历史:既生瑜,何生亮 是周瑜亲自说的,还是历史杜撰的这句话来自三国演义,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抬高诸葛亮造的。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著名的褒蜀,抑曹,贬吴的。
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是根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诸葛亮出山时周瑜早已是东吴的开国功臣,威名远扬,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赤壁之战也是周瑜一人指挥的,与诸葛亮完全无关,而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甚至捏造出一个“借东风”的故事来,把诸葛亮写得象个神仙,按鲁迅的说法,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与历史中的周瑜有什么区别一.周瑜的完美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
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 次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
“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致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歌谣流传,非比那些粗莽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只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不仅具德,才,风度,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和挑战他又表现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操自寻死尔”的回答是多么有气势,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比又是多么的猥琐。
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最令人羡慕的“英才天纵”了。但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质区别,因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正因为此周瑜是成功的。
他的这种气质和孙策相象,但孙策又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象有人说的他的气质是孙策和诸葛亮的结合,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处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二. 周瑜受贬低的原因 陈迩冬在《闲话三分》一书中的一段话很有道理,他说周瑜“这个人对孙氏忠;对朋友谅;划策有绝招;风头足;名声好;加上人漂亮;夫人更是美人…那些碌碌之辈自惭形秽之流难免不生嫉妒之心。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曹操刘备尚且如此,后世的凡夫俗子哪见过如此完美的人物,最主要的是周瑜投身的是孙吴集团。 既不是曹操的正统又不是刘备的道统,孙氏只能算地方割据势力,在后世哪个朝代都不会受到高的待遇。
周瑜这么高其他集团的人物又何以自处?所以他们非要在周瑜原本完美的脸上抹点泥。其他的不说,他们想周瑜年纪轻轻就这么成功一定是骄傲自满得很,少年得志又这么自信那一定是年轻气盛了。
虽然历史上的周瑜当大事时也不算年轻了,而且他是最谦逊有礼貌的,但在三国志平话中他就已经是骄傲自满的代表了,因为在凡夫俗子眼里这样优秀的人物加之又少年得志不骄傲才怪。今天的周瑜再想 *** ,年轻气盛这一条他也是很难反干净的。
因为周瑜咄咄逼人的谋略风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他谦让服人的个性真的很矛盾。有时也觉得史书上的周瑜有点完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可能加上年轻气盛这一条看上去更生动更有灵气更像个活生生的人,但那样他已经不完美了。
周瑜受到更大的贬低和歪曲当然是演义了。为了美化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罗贯中可说是耗费了心机。
因为诸葛亮除了在刘备死后有些作为外,在此之前除了出使了一次东吴余下的事就是为刘备管管粮草足食足兵而已,要拔高他不用非常之策可不行。于是只能对不起周瑜了。
再说如前所述周瑜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大绊脚石,演义的主题就是尊刘,谁叫周瑜曾经和刘备过不去,对不起你也是应该的。而周瑜这么优秀功劳又这么大,把他的功劳夺过点也够诸葛亮形象美一阵的。
另外周瑜这么这么完美好最让人嫉妒了,现在也让你尝尝嫉妒别人时的难受!而且被你这么有本事的人嫉妒的人,他的本事不是大到海里去了?于是余下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历史上毫无过结的周瑜和诸葛亮成了水火不容的对手,诸葛亮夺走了周瑜的功劳夺走了他优秀的品格,这还不算还要夺走他的生命,在周瑜死时还不放过他,逼着他说下“即生瑜, 何生亮”这句名言,硬要周瑜在临死时在诸葛亮脸上再涂点脂粉。罗贯中对周瑜也太残酷了!好好的周郎何止脸上被涂点泥,简直是带上了大泥罩已经面目全非了。
但这毕竟是小说,里面的周瑜诸葛亮只是文学形象,而演义用周瑜陪衬诸葛亮这一手法在塑造人物上还是成功的。周瑜虽变成了另一个人但他毒中还是有点美的,这是原来的周瑜坯子太好,虽歪曲丑化得不成样子他美的本质还是抹煞不了的。
三.关于俗的演义和雅的历史 周瑜在演义里被丑化贬低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大家明白那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就行。可惜演义的影响太。
4.歇后语典故历史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国时蜀主。
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事出《三国演义》。
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
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
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
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惧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话说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马谡 地点街亭之战诸葛亮听说大哥司马懿要功打街亭诸葛亮就想了3天他想明了 得知司马懿是想他退兵 诸葛亮又想了一天要如可才能退了有理当时诸葛亮不知如可是好马谡就来找他马谡说要守卫街亭 以诸葛亮明知街亭是不能守卫的诸葛亮一直最想魏延去 诸葛亮一直想降魏延绩当时魏延知道街亭守不的就不想去了 以时日不多了之好让马谡去守因为诸葛亮知道马谡会说不会做的容才死了都不可惜 马谡就以为读了2 3本兵书就以为能胜司马懿 当时诸葛亮说了3次要马谡当道排兵 为什么要说3次不要说给马谡听 是说给全军听最后诸葛亮给了2W兵马谡守卫街亭 诸葛亮明知司马懿有20W兵知在街亭 2W对20W 诸葛亮明知马谡一定会打输又得知马谡排兵山上后来马谡真是打输了诸葛亮就光明正大地退兵了在退兵时有个小兵和诸葛亮说有魏兵要打来了诸葛亮得知打来的就是大哥司马懿 诸葛亮就大摆空城计给司马懿看以司马懿早知是空城就放走诸葛亮 后来马谡就回来请罪 诸葛亮说军令如山要斩马谡又说叫你当道排兵是当道排兵当时诸葛亮说当道排兵是好大升的是想给全军听好斩马谡马谡其实是诸葛亮的其子 诸葛亮心想要做到假情假意才能就挥泪斩马谡 什么是泪斩马谡就是做给全军和马谡看的 以后世人就当挥泪斩马谡是什么执法如山什么不念旧情什么顾全大局 其实是猫哭老鼠假慈悲。
5.名字带瑜字的历史人物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6.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什么周瑜在演义里被丑化贬低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大家明白那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就行。
可惜演义的影响太大了,不要说那些箪浆贩食的粗人,就是所谓的文化人也逃不过。但是那些分不清演义和历史的所谓文化人都是付出代价的。
袁枚《随园诗话》就说到某个文人因在诗文中说了一句生瑜生亮的话被人一生讥为笑柄。又有某人在奏折中用了这句话被清帝免了职。
因为分清历史和小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如果你水平有限尽可以谈小说,最看不惯只有几两醋的水平还要妄谈历史。
因为这些人所依据的是演义里虚构的东西,推导再严密又会有什么结果?再说用小说中荒诞无稽的事去说历史人物不管是谁,除了反映自己的无知外也是对历史人物最大的不尊重。历史上的周郎是最性度恢弘的,在演义里他被歪曲但造就了“千古完人”诸葛亮形象,而且变出来的怪‘周瑜’也成了心胸狭窄的典型人物,有典型性在文学上还是成功的。
所以受再大的委屈他也是能折节容下的,但如果用演义里虚构的东西去说历史上的周瑜,他再大度也会气得吐血了。然而俗的东西往往有市场,象正史这种阳春白雪之类雅的东西难免曲高和寡。
7.泰族的历史发展泰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动的怒江、澜沧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其中的“蒲缥人”遗址,经鉴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五世纪,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达光王国。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在这之前,汉朝只能通过滇、嶲、昆明等族了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诸“越”民族相似,被汉朝草率地归为“越”一类的民族,把哀牢人称作“滇越”,把达光王国称作“乘象国”。
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朝征服达光王国东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国家,占领达光王国东部领土,将势力延伸至达光王国中心地区。之后,嶲、昆明、滇等民族接连反汉,大量人口流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了逃亡而来的嶲人、昆明人、滇人,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
公元一世纪中后期,达光(哀牢)王国受到汉朝的挤压,被迫将王城由怒江东面迁到怒江西面,怒江东面的领土被汉朝占领设置郡县。泰族先民被怒江一分为二,怒江西面的泰族先民继续忠于达光王国,怒江东面的傣泰先民成为汉朝的属民。而后几年,西迁的达光政权不断向南伸展,再次崛起并称雄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被汉朝称为“掸国”。为避免汉朝(东汉)的进一步打压,达光(掸)王国选择与汉朝交好,汉朝也作出友善的回应,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公元一世纪末至八世纪中,怒江以西的泰族先民经历了达光(掸)时期、前果占壁时期;怒江以东的泰族先民也在汉帝国衰落后,形成了数十个小邦国,其中以洱海南部的蒙舍国、蒙嶲国势力最大。
公元八世纪中到十世纪初,蒙舍(南诏)称雄于洱海地区,统一了云贵高原上各大小部族及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前果占壁,建立了以泰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泰族势力空前膨胀。
公元十世纪初,泰族的蒙舍(南诏)政权被汉族权臣篡夺,蒙舍(南诏)陷入混乱,失势的泰族开始南迁西徙。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流域地区的泰族恢复了“果占璧王国(后果占壁)”;澜沧江流域的泰族先是归附河蛮人(白族先民)控制的大理王朝,后又脱离大理建立“勐泐王国”。
十二世纪时期,南迁西徙的泰族已经广泛定居于红河流域、湄公河(澜沧江)流域、湄南河流域、萨尔温江(怒江)流域、伊洛瓦底江流域等水资源丰富地区,少部分已经抵达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
十三世纪中后期,蒙古大军征服大理国设置云南行省,泰族的果占璧王国(后果占壁)和勐泐王国也先后被蒙古大军占领,导致大量泰族再一次南迁西进,间接增强了南部、西部众泰族小邦国的实力,南部、西部的泰族小邦国开始逐渐强大。阿洪王国统治了今印度东北部地区;阿瓦王国统治了缅甸中北部地区;兰纳王国统治了今泰国西北部、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地区;素可泰王国统治了今泰国中北部地区;澜沧王国统治了今老挝大部分地区;随着蒙古大军战线的拉大,留守祖地的泰族也在反抗蒙古大军中逐渐占据优势,建立了强大的麓川王国,统治了今云南西部、云南西南部、缅甸北部等广大地区;归附蒙古人的勐泐王国也无声无息地恢复独立,统治着今云南南部及接壤的老挝、缅甸小部分地区。
如今的泰王国(暹罗王国)即是从兰纳王国和素可泰王国的基础上,经历阿瑜陀耶王国、吞武里王国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