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的百年老店
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香油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原产自大慈阁禅院内的香油坊,其创办人是元朝蔡国公张柔部将、元朝易国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大慈阁香油坊是我国最古老的香油坊之一。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乾隆皇帝途经保定时,因机缘际会,大慈阁香油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
秉承古寺悠久历史,大慈阁香油选料上乘、做工严谨,以精选芝麻为原料,利用小石磨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朴风味,其颜色呈棕红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大慈阁香油历代薪火相传,虽岁月变迁,但其风味依旧。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的传统食品,是秉承传统工艺的百年老字号麻花老店。
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个人很聪明又能干,炸麻花可以说有一手绝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人们闻到香味纷纷蜂拥到他的铺子购买,因此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在制作过程中,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大慈阁酱园起源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阁酱园的创始人是元朝蔡国公张柔部将、元朝易国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大慈阁酱园是我国历史最古老的酱园之一。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大慈阁酱园的酱菜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
大慈阁酱菜购进原料,务求精良,不惜重价。如收购小红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保持嫩脆。收购韭菜花,则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籽、花铃。但收购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这样的原料制成的成品,质优则无柴,食之无渣滓。
大慈阁酱菜为保证口味纯正,其售卖环节要求严格,酱菜要存放在酱缸内,售卖多少出缸多少,从出缸到顾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大慈阁酱园不仅保持北方风味优良传统,而且吸收南方酱园特长,形成自己独有的工艺,其特点甜、咸、嫩、脆,酱香浓郁,始终传承大慈阁酱菜既有的老辈子口味。 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他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生意一蹶不振,濒临倒闭。精明的杨全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
有了自己的铺子,该起个什么字号呢?杨全仁便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商议。这位风水先生围着店铺转了两圈,突然站定,捻着胡子说:“啊呀,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您看这店铺两边的两条小胡同,就像两根轿杆儿,将来盖起一座楼房,便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前程不可限量!”风水先生眼珠一转,又说:“不过,以前这间店铺甚为倒运,晦气难除。除非将其‘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即称‘全聚德’,方可冲其霉运,踏上坦途。” 风水先生一席话,说得杨全仁眉开眼笑。“全聚德”这个名称正和他的心意,一来他的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可以标榜自己做买卖讲德行。于是他将店的名号定为“全聚德”。接着他又请来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那字写得苍劲有力,浑厚醒目,为小店增色不少。
在杨全仁的精心经营下,全聚德的生意蒸蒸日上。杨全仁精明能干,他深知要想生意兴隆,就得靠好厨师、好堂头、好掌柜。他时常到各类烤鸭铺子里去转悠,探查烤鸭的秘密,寻访烤鸭的高手。当他得知专为宫廷做御膳挂炉烤鸭的金华馆内有一位姓孙的老师傅,烤鸭技术十分高超,就千方百计与其交朋友,经常一起饮酒下棋,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孙老师傅终于被杨全仁说动,在重金礼聘下来到了全聚德。
全聚德聘请了孙老师傅,等于掌握了清宫挂炉烤鸭的全部技术。孙老师傅把原来的烤炉改为炉身高大、炉膛深广、一炉可烤十几只鸭的挂炉,还可以一面烤、一面向里面续鸭。经他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全聚德能够成为有名的大饭馆,首要原因是选料实在,厨工手艺精,操作认真;店伙招待顾客热情。烤鸭是全聚德的主要经营品种,从选鸭、填喂、宰杀,到烧烤,都是一丝不苟的。 位于前门大栅栏内的张一元茶庄由安徽歙县定潭村人张文卿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所建。店名取自“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之意。寓意开市大吉,不断创新发展。 张文卿是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年青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后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张文卿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 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盖了几十间房子,雇佣当地雇工按时收购新摘的茶叶,并买花自己熏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在京城百姓中得以认可,广为流传。
张文卿自己办茶厂,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而且要比在北京从茶叶批发商手中买货价码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茶庄比别的字号茶庄卖得便宜。张一元茶庄还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店了解售价,掌握商品行情,并且买回别人销售的茶叶,与自家同级茶叶比较,以便使自家的茶叶质量优于同行。他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张一元茶庄货色齐全、质优而价廉,招待顾客有礼貌,态度和气,经营灵活。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看货后买茶叶。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著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在北京前门外繁华的商业区、著名的大栅栏商场对面,有一家很吸引人的饭馆,那就是历史悠久、中外驰名的都一处烧麦馆。 人们纷至沓来,除了因为烧麦这个食品北京经营者不多,而这家专营烧麦馆又名声远播外,还因为都一处烧麦馆有着神秘的传奇色彩和动人的故事。
这家饭店是1738年(乾隆三年)由山西浮山县一个姓王的青年开办的。当时,只是个经营些应时饭菜和酒的小饭摊,后来虽盖起了一间小楼,但经营了十四五年后仍没有什么发展,主要是因为前门外饭店、酒馆太多,而且有几家很有名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个山西人早开店晚关门,甚至到农历大年三直也如此。 那年除夕之夜,乾隆皇帝从郊外私行回城,见家家商店、饭馆都已关门,只有这一处还灯光闪亮,便和随从一同来到这家饭店。店主为这么晚了还有人光顾而格外高兴,于是殷勤招待、热情问候,饭菜也做得精细。乾隆饮酒用饭时对这家饭店的酒饭和招待都很赞赏,尤其对他们在除夕之夜仍开门迎客感到兴趣,于是问店主这个饭店叫什么字号,店主说:只是个小店,没有起什么字号。乾隆有些感叹地随口说道:岁末之夜全城商店都关了门,京都里大概只有你们这一处还在营业,你们就起个店名叫'都一处'吧!店主并不知道面前坐的就是当朝皇帝,对他的赞扬虽觉得很惬意,但也没有放在心上。 谁想过了两三天,突然有几个皇宫的人威威风风来到这家小店,把一块题有都一处三个字的匾牌送给他们,落款为乾隆御笔,皇宫来人告诉店主:除夕夜来这里用餐的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题字号的匾上下左右有四个虎头样的图案,虎眼内射亮光,护围着中间的都一处三个大字。店老板惊喜万分,当即让伙计们把这虎头匾高悬店堂正中;把乾隆徐夕夜坐的椅子用黄绸布盖严,说这是宝座,把它供在那里,还把乾隆走过的从店门口到定座处的那条土甬道保护好,从此不再打扫它,说这条路下边藏着一条土龙,土路因此年年长高,直到解放前,这条永不清扫的甬道土路还保留着。 天子临驾,又题了店匾,都一处的名声自然震动京城,生意也就特别红火了。 都一处的烧麦,做工非常讲究,烧麦皮是烫面的,馅有三鲜的、猪肉的、蟹肉的,包出的形状如同石榴,又似莲花,吃起来格外鲜美。 烧麦是都一处的拳头产品,除烧麦外,他们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食品、酒菜、炒菜等。 功德林饭庄是杭州城隍山常寂寺维均法师的弟子赵云韶于1922年创立于上海。
一提到素食,人们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吃斋念佛,实际上斋菜和素菜是有区别的。斋菜是专指在寺院内由寺内人员烹制的食品。佛教认为食素、不杀生是虔诚的表现。而素菜,指的是面向大众的,素菜馆开在闹市区,和佛门清静之地不同,所以只能称作“素菜”,而不是斋菜。 其素菜显着特点是以时鲜为主,选料考究、技艺精湛,品种繁多,风味独特。通常以植物油、食用菌、新鲜果蔬、大豆类制品、面筋、竹笋、藻类和干鲜果品等植物性原料烹制而成。
佛门净素菜肴非常讲究。菜品原料以“三菇六耳”为主。这三菇是指,香菇、草菇、蘑菇,六耳说的是黑耳、白耳、云耳、地耳、石耳和银耳。当然还有其各种食用菌类、新鲜果蔬、大豆及再制品。“大五荤类”食物绝对禁用,同时在烹制过程中“小五荤”也不让使。也就是说,平常调味的葱、姜、蒜、葱头、韭菜等带有辛辣、且有壮阳作用的调味品和青菜,在功德林的菜肴中是绝对不能用的。不过,不用这些调料,却并不能说素菜就没了滋味。就说十八罗汉这道菜。相传有一寺院的和尚们下山化缘,回来每人化缘的食物都很少,都不能独炒一盘菜。一个和尚说:“合起来炒,不就够了。”没想到,出锅后味道极佳。众和尚都说:“好菜好菜。”给这菜起个什么名字呢?有个聪明的和尚数了一下周围的人数,正好十八个人,就说:“叫十八罗汉吧。”后来,这道菜传入了民间,随之又被引进餐馆。功德林饭庄的师傅们将原有菜肴的主料本着投料科学化、营养合理化的原则,重新调整搭配,使这道菜不仅色香俱佳、味足爽口,而且营养丰富。十八罗汉已成为食客到功德林饭庄用餐的首选菜品。
看到香油脆鳝、清炒蟹粉、孜然羊肉串、素红烧肉、红烧海参、焦淄鱼片……估计您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是进了一家经营佛门净素菜肴的饭庄。如您细细的品尝,似肉非肉的口感中能品味出若有若无的清香,这正是功德林素菜馆与别家餐馆的不同之处。功德林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它所做出的素食不仅味道酷似荤菜,连形状也如同荤菜,让您难辨真假。
功德林的素菜以淮扬风味为基础,兼容了释菜及民间素菜的精华,结合了北方人的口味,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功德林的素菜不仅仅是诸如以上提到的香油脆鳝、清炒蟹粉等,其金刚火方、天竺素斋、罗汉素斋、如意紫鲍、普渡众生、白果芦荟等才是功德林的招牌菜,同时也是受到食客赞尝最多的菜肴。不过,看到这些菜名您可千万别以为自己进到寺庙了,这些精致菜肴只是功德林为你打造的净素菜品,而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功德林装修风格和独具匠心营造的“清、净、洁”氛围才是您修心养性的绝佳之选。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光绪庚子年间(1892年),当时的天津北门外大街是去往京师的通得街大道,东西两侧的估衣街、针市街、竹杆巷等,有着,全市最大的干鲜果、皮货、染料、药材市场。商号鳞次楷比,顾客车水马龙,吸引了众多经营各种食品的小商贩来此摆摊设点,招揽生意。
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4年─1962年)就是由原来推着独轮车在鼓楼,北大关一带走街串巷流动售货,改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的。后来,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下一间八尺见方的门脸,挂起“刘记”炸糕的招牌,办起了炸糕店。
起初,每天不过卖二、三十斤左右,由于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制作细,物美价廉,因而在北门外大街卖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使刘万春赢得了“炸糕刘”的绰号,买卖日渐兴隆。
以后刘万春的儿子刘玉才、刘玉山、刘玉书等陆续进店,每天炸糕销售量达100多公斤,逢年过节,人们借“糕”字的谐音,取步步登高之意,争先购买,互相馈送,销售量达400多公斤。每逢生孩子,过生日,办喜寿事,人们更是提前预约,大量购买,使得炸糕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开始显露名声,因为炸糕店紧靠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狭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
日伪时期,耳朵眼炸糕店被迫加入商会,起名“增盛成”,但并不为群众所接受。久而久之,增盛成的官号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耳朵眼的绰号却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至今。
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 东来顺饭庄坐落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是驰名海内外的清真老字号饭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河北沧州的回民丁德山(字子青),在王府井大街东侧的东安市场内,摆设了一个小饭摊,经营平民小吃豆汁、扒糕和杂面条。清真素来以洁净、慎食为本,丁德山又善于诚信经营,小饭摊生意越做越大。
三年后,在原饭摊处,搭盖起铺棚,正式挂上了招牌“东来顺粥摊”,这便是东来顺饭庄之始。1912年,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制造了“北京兵变”,一把火把东安市场烧为灰烬,东来顺粥棚也未能幸免。丁德山苦心经营的“东来顺”招牌,第一次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这场灾难并未使丁德山灰心丧气。他看准了王府井这块经商的宝地,又筹措奖金,得到友人、广兴木厂老板张某的帮助,待兵变过后,又在原铺棚地址,盖起瓦房数间,于1914年重新开张,将店名更为“东来顺羊肉馆”。
1914年,东来顺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他想方设法高报酬挖来前门外正阳楼饭庄的一位名厨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后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隐约可见。
到三四十年代,东来顺的涮羊肉己驰名京城,三十年代一些帐面记载,每年旺季销出的羊肉在五万公斤以上。东来顺还在后开办酱园作坊,涮羊肉所需的酱油、香油、芝麻酱、糖蒜、韭菜花、火锅等都由这些作坊加工制作。经过几代厨师博采众家之长,苦心钻研羊肉菜品的制作技艺,在爆、烤、涮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一套具有独家风味的熘、炸、扒、炒等烹调技法,经营的菜品日益精美。
东来顺饭庄以经营涮羊肉久负盛名,多年来一直保持选料精、加工细、佐科全、火力旺等特点。羊肉只选用内蒙古地区锡林郭勒盟产羊区所产的经过阉割的优质小尾绵羊的上脑、大三岔、小三岔、磨档、黄瓜条五个部位。切出的肉片更以薄、匀、齐、美著称,半公斤羊肉可切二十厘米长八厘米宽的肉片80到100片,每片仅重4.5克,且片片对折,纹理清晰,“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投入海米口蘑汤中一涮即熟,吃起来又香又嫩,不膻不腻。佐料包括芝麻酱、绍酒、酱豆腐、腌韭菜花、卤虾油、酱油、辣椒油及葱花、香菜等,集香、咸、辣、卤、糟、鲜等多种口味为一体,加上自制的白皮糖蒜和芝麻烧饼,吃起来醇香味厚,口感独特,加之该店在数十年前率先改革的涮肉火锅身高膛大,容炭多而不飞灰,底部的铁箅子粗而疏,易于通风供氧,保证炭火始终硬旺。
除涮肉外,该店还经营多种清真炒菜,其代表菜品有干爆羊肉、芫爆里脊、烤羊肉串、它似蜜、鸡茸银耳、烤羊腿、白汤杂碎、手抓羊肉、炸羊尾及烤鸭等二百余种。
近百年来,东来顺人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创造了独特的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形成了风味涮肉的八大特色:选料精,刀工美,调料香,火锅旺,底汤鲜,糖蒜脆,配料细,辅料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 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糕点铺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创始人是何伯策。大慈阁糕点虽历史久远、世代相传、味美色佳、独具风味,但在历史上最初只有皇帝、大臣、大慈阁僧众等少数人才能享用。
大慈阁糕点有外用糕点、内用糕点两大类,讲究现吃现烤,味美色佳、独具风味。
外用糕点主要用于进贡、馈赠、恩赏等。
内用糕点分为应时糕点、常年糕点、到门糕点、宴席糕点、节用糕点五类,各类皆独具特色。
应时糕点是根据花卉开放季节而制作,有春季的藤花饼、百合饼;夏季的薄荷饼、绿豆饼;秋季的菊花饼、桂花饼;冬季的萝卜饼、豆沙饼等。常年糕点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等。到门糕点是专作宾客上门款待用,如一口盅、棉花糖。宴席糕点是根据宴席的性质而做,如寿宴用“寿”字饼、“如意”饼等。节日糕点有元宵、月饼等。
大慈阁糕点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常州味香斋面馆始创于1912年,已有百年的历史,其创制的常州银丝面誉满常州、无锡和上海一带。1985年江苏省饮食服务公司编辑出版的《中国小吃(江苏风味卷)》一书第93页载明:“常州银丝面由味香斋面馆创制,又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鸡蛋清,再用细齿面刀轧制成面条。因面条洁白如银,纤细如丝,故而得名。”。
常州味香斋面馆的常州银丝面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汤鲜味美等特点。常州味香斋面馆的银丝面条是用上白面粉来轧制,还要在10斤面粉中加入1.5斤蛋清,在轧面的过程中要比普通的面条多轧二道,使面条更筋道,最后用每寸有30个齿口的“面刀”来轧制出“白如雪、细如发、韧劲足、滑而爽”的银丝面条来。这就是“面”的讲究。当年常州味香斋面馆一天要卖10包面粉的银丝面,当年的面汤大都是用黄鳝骨,猪肩胛骨、鸡、海蜒等经厨师精心煲制出来的。过去面浇头大都是小锅现炒的,讲究的是红案师傅与白案师傅的配合,这一边灶头上炒菜师傅的炒勺哐哐哐的一敲,那边下面师傅的捞面刚好送到。当年一角四分钱一碗咸菜肉丝面、六角洋钿一砂锅的什锦锅面,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浇头。常州银丝面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汤鲜味美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