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华北屋脊的梁青,
见下图:
五台山是佛教道场,既有清寺(汉族僧人居住的地方),又有黄寺(蒙古族和藏族喇嘛居住的地方),藏传佛教和汉族佛教并重。清寺与黄寺相邻,共同发展,是四大佛教名山中的独特现象。主要寺院有:仙通寺、菩萨顶、塔院寺、代罗定。
仙通寺又名大富灵鹫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它建于东方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相传天竺高僧卡耶·童模和朱发兰来到五台山建寺,取名大富陆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为大新通寺。现在是五台山佛教协会所在地。
五台山最大的黄帝庙菩萨峰。相传因是文殊居所,故又称真容园、大文殊殿。此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多次重修。明朝永乐以后,蒙古、藏传佛教徒在五台山定居,成为五台山黄庙的负责人。清朝康熙帝、乾隆皇帝数次游五台山,下榻菩萨顶,给菩萨顶喇嘛一方提督印。
塔院寺,原为大华严寺的宝塔,因院内的大白塔而得名,现为五台山的主要标志。它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明代重建。据记载,大白塔内有印度阿育王建造的佛塔。塔院寺内的文殊宝塔,据说藏有文殊菩萨的舍利子。
戴罗定,原名佛定庵,明万历二十年(1592)至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戴罗定,乾隆十五年(1750)起改名戴罗定。清朝皇帝大多拜佛,多次拜五台山。后人把在戴螺顶上供奉文殊菩萨称为“小朝圣台”,素有“不登戴螺顶,不算泰山客”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