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和朱允炆是同一辈的,怎么一个是“高”,一个是“允”?
朱元璋每一房子孙的“字辈”都是不一样的。
朱元璋祖父、父亲、兄弟的名字都是用数字编列而成的。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叔叔朱五六,哥哥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朱元璋当皇帝了之后,他的家族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的贫苦无依了,以后肯定是万子万孙,再用数字来叫那肯定是要丢大脸了。
于是,朱元璋就想给他的每一个儿子起不同的字辈,既好听,以后子子孙孙多了也好居分。
朱元璋的一生***有女儿16个,儿子26个。其中太子朱标这一系,是嫡系,以后肯定是要做皇帝之位的,可惜朱死得早,但留有皇长孙朱允文。
第九子赵王杞也是少年矢折,最后的小儿子朱楠,生下来一个多月就死了;而长大成人的儿子之中,第八子潭王朱梓因为犯法被朱元璋从皇室谍谱中除名。
剩下的这二十三个儿子,朱元璋都给他们起的“字辈”如下图(部分):
朱元璋规定了“字辈”之后,还搞一个有意思的规定。每个子孙的名,都必须由汉字加上一个“金木水火土”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新字,一来可以彰显皇室的荣耀,二来也可避免民间的避讳。后来这些字还被选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这个做法还行,古人避讳皇帝的名字,因此多有古书被改得乱七八糟的。比如《德道经》里的“名可名,非恒名”,为了避免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被改成了“非常名”,这一改意思就天差地远了。
而“虎符”为了避讳唐朝先祖李虎的名讳,也被改成了“鱼符”,这也太难听了,鱼符根本没有虎符那样的威武。
回题主所言:朱高炽和朱允炆两个人的“字辈”虽然不一样,但仍然还是平辈,是叔兄弟的关系。在小户人家里这种做法肯定是奇怪的,但谁叫别人是皇室呢,皇室那可是天下里最大的大户人家。
平常人家,追求个儿孙绕膝、五世同堂,算是不错的了。但朱元璋要的是子孙千千万万与国同休。我们去看他是怎么分封的就知道了。
首先,每一任皇帝的亲儿子,都是亲王,十岁之后就授于金册、金宝,年龄大了就要赐于土地建封国。
而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以后接替亲王之位,而次嫡子、庶长子可领郡王爵。
按这个操作,只要明朝不灭,就会继续出现大量的亲王,可谓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了,亲王封在哪个地方,以后那个地方就要养皇室的那一支了。
而这些人,国家都是要给奉禄的,因此明朝的农民苦啊。明朝宗室个个有权有势,并且还都是“铁杆庄稼”。
因此,明朝穷啊,天下税负除了要养百官,要养军队之外,还要养着这一个庞大的群体。张居正等这些名相搞改革的时候,就是遭到这一批人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些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反对的声音也很大,所以改革都会无疾而终。
虽然朱元璋曾经说过,“我本布衣,在地主家做过打工人,放过牛,养过猪,但祖宗有德,保佑我,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所以你们要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以后去了地方,除了工作之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出城远游,不光要骑马,但也要走路,去体验民间疾苦,这才能懂得守业。”
初心是好的,但是没用,明朝宗室成了扒附在国家之上的吸血鬼,因此明朝也灭亡了。
说一句实在话,如果明朝不灭亡,那过百世千世之后,这天下人就全部是姓朱的了,所以多造“字辈”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