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关于商纣王的问题

首先回答楼主的几个小问题。

1. 纣王继位的时间是公元前1075年(这个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有金文记录的)

2. 武王伐商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这个答案1楼也同意,楼主可以参看他写的军事行动全过程。决战的日期,现在的学者也已经考证了,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因为当天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周武王身后的一个史官,回望了一下天际渐渐淡去的星影,记录下了在这一激动人心时刻天空上的几大恒星的位置和月相,并在后来刻写在一只青铜鼎上,从而使得3000年后的学者,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复杂计算,推算出当天的时间。

3. 纣王自焚的时间: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1月的那最后几天。

以下是关于纣王的一些资料,如果楼主确实要了解真实的历史,首先请不要相信所谓的纣王有多少多少暴行,史书上的记载,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周武王在灭商之后,拼命往纣王身上泼葬水,但《尚书》中也只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第一是不用贵戚旧臣;第二是登用小人;第三是听信妇言;第四是信有命在天;第五是不留心祭祀;第六是酗酒。他实在是举不出什么其他罪状了。

这些罪条其实都不严重,有的甚至用现代的价值观判断,富于进步意义。比如第一第二条的“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就很有代表性。这里的“小人”注意不是后代意义上的“君子、小人”那种道德观念上的小人,而是出身低微的人,即没有显贵家族背景的人,说白了就是“非高干子弟”。一直到孔子时代,“君子”、“小人”都是按血统贵贱来区分的。纣王打破血统论,不录用王族中的亲贵和从前商王的旧臣之子,而是提拔录用出身卑微之人,这在周武王看来是不能接受的过失,而今人眼光看来属于进步的用人观:是“唯才是举”,打破了“用人唯亲”的血统论。纣王为了挽救帝国的颓势,进行了这些必要的人事调整——录用“非高干”的能人取代腐朽的权贵,也必然导致了以其大哥“微子启”为首的亲贵和旧臣集团的疯狂反对。“微子启”甚至采取不合作的政策,带着自己的人怒而走掉,从而分裂了商王朝的统治核心。从史料上看,类似的上层分裂不限于“微子启”一案。纣王的叔叔比干被处死,另一个叔叔箕子被下狱。这可能也是因用人制度的调整触及了这些叔叔们作为亲贵家族的利益,以及其它的“政见不合”,最终与纣王发生严重冲突。也正是纣王任用的诸如“飞廉、恶来”这些出身低微的“小人”,帮助他三征东夷,并且与商王朝***生死,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倒在战场血泊中。而微子启、箕子这些自命不凡的被后世学者奉为君子贤人的王室贵胄们,反倒在大周人取得政权以后,立刻投入周人的怀抱,变节为官,不惜事奉仇敌。

至于说纣王“听信妇言”,其实是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活跃,在政坛上颇有作为,如前代商王武丁的“妇好”就是一个女性从政的杰出例子。纣王听信妲己,即便这是事实,我们也不要奇怪。当“贵戚旧臣”都不支持、不理解他的用人之纲,甚至分裂而去,那他也只有跟自己的媳妇合计国家大事了。而且,女人发言参谋国政肯定就是坏事吗?女人智商、能力和意图肯定不如男人好吗?

而所谓第四第五条“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的罪状,这是与国计民生无关的小节,不必去计较。总之,周武王给纣王定出的这六条大罪,只有第六条“酗酒”算是有点价值和力量的。但是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并不单从纣王时期才开始的,一贯是有这样的历史风气(商朝的酒现在还挖出来了好几坛子)。一定要抓住他酗酒的毛病,大书特书,作为亡国的依据,既没必要,也显得有点欲盖弥彰。

事实上的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纣王本名叫辛,号为“帝辛”,有个小名叫“受德”,老百姓多数取“受”的谐音,管他叫做纣,这就是纣王这个名字的来历。纣王身手矫健,体魄俊美,能同时倒拉好几头公牛,托起屋梁,让人在下面换柱子,至于搬动大鼎之类,也不在话下。他不光体育好,还博闻广识,口才绝佳,大臣都辩不过他,不如他聪明。纣王还多次征伐东夷,这个确实是事实,现在出土的甲骨上的卜辞细致地记载了纣王进军东夷的路线。纣王的军队还起到了开荒除林,修桥铺路的作用,建设起了通往东夷的道路,为后代所沿用。经过几次战斗,东夷只好投降。纣王为了防止东夷再叛,将大批商军留在东夷地区戍守,飞廉是留驻东夷的主要将领。根据甲骨文卜辞,纣王先后三次亲自征讨东夷,前后跨度为十五年,每次都是亲自率兵出征,为期都在一年上下,可谓倾动全国物力,旷日持久。这些战争也是有意义的,维护了中原的安全稳定,也将中原的先进文明传播到东夷,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

但是,长期的对东夷作战,消耗着商王朝的财富。在当时生产力相当低下的境况下,长期战争足以拖垮一个王朝。周军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商王朝的灭亡,四分之三的“功劳”在于那些东夷人。这就好比大明朝的灭亡,是先被李闯王长年折腾,掏干了它的躯壳,才轻易亡于关外的满清了。

下面就是所谓的武王灭商了,可以参看1楼的回答。补充一点,这场战争并不是像现在很多史书宣扬的那样,周军是仁义之师,商朝的百姓夹道欢迎周武王来改朝换代。事实上,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残酷战役,商人拼死捍卫政权,商军的死者肝脑涂地,敌人踏着他们的血尸像洪水一样涌上来,商人拼死抵抗,双方以性命和血肉相搏。这次战役的牺牲据说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尚书》),血水漂浮起了铜杵,红色染红了千里大地。据说周军前后总***杀死17万商朝人,俘虏了30万。商朝的根基被彻底动摇了。

最后就是纣王自焚的片断了,和妲己一起在鹿台自焚身亡。历代王朝最后一个帝王,在事到临头时一般有四种选择:自杀、逃跑、投降、被俘。能有勇气选择第一种的,为数极少,好歹也应该算是英雄。纣王自焚鹿台,与明朝末帝崇祯自挂煤山,颇为类似啊,光这一点也值得钦佩他俩。

当然,纣王可能也做过酒池肉林这类的荒淫事(后来的史书有记载,不知道是否真实)和用酷刑对付政敌的手段(这个当时周文王和周武王也用了,一点也不比纣王少),但对比他的历史贡献,还是微不足道的。一定要把他说成是亡国的昏君、暴君,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以上分析很多出自潇水的《青铜时代的战争》,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