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洛丁的主要景点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专修智慧,所以五方拜文殊之路是“大智慧之路”。这条路像梯子一样又陡又陡,在中间逐渐爬升,可以鸟瞰周围的景色。而且曲折的石阶处有很多平台,还有带墙的小亭子,可以一边攀爬一边休息,欣赏佛国风光。在这条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虔诚的佛教徒一步一步地磕头。
1080步是“十境界”,与“108”有不同的含义。十界,又称六界四圣。佛教把佛和众生分为10类,统称为十大境界。十大境界各有“180”,加起来是1080,包括“180烦恼”等等。按照僧人的说法,走在大智慧的道路上,踩着1080的台阶,可以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化逆境为幸运,人生一帆风顺。这条路是由台湾高雄弘法寺住持捐款50万元,山西省宗教局和省佛教协会支持修建的。比这条路短,但上下直,老弱游客更难走。
左边是古道,缓坡,环形小路。虽然周围有点远,但是爬起来也不算太难。
另外还有一条捷径,就是8月份修建的架空索道1995。坐缆车不费力,几分钟就能到达离庙门不远的站台。不过坐缆车是要收费的。天王殿有两个用途,既是殿中轴线上的第一大殿,又是殿的山门,所以又叫山门殿。坐东向西,殿宽三间房,单檐硬顶,堂中四王。天王庙两边都有钟鼓。
天王庙正门有对联云:
爬到蜗牛的顶端,仰望天空,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林宝的观景台更开阔。
后门李安运:
双手合十表演大乘,
现在将军持杵降邪保义。进入寺庙大门,一座六角形基座上的六角形双檐金字塔形屋顶的建筑映入眼帘。牌匾上写着“千古檀香殿”。这座寺庙有两层,二楼的牌匾上写着“刁玉大夫”。里面有一个房间,四周是回廊,庙里供奉着一尊永恒的檀香立佛。这是这座寺庙的独特建筑。寺庙里有一尊佛像。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蹲坐式,而是站在祭坛上。因立佛用檀香雕成,故名檀香佛。檀香佛像是古印度的优陀衍王因为释迦牟尼说天是他母亲时的苦难而制作的第一尊佛像。当时原始佛教中有很多禁忌,比如“佛身不可量”,所以雕塑家不能直视佛像,只好请佛像到袖手旁观河边,用水中倒影来描绘。这样画出来的人像,自然是用水线画出来的。因为由陀岩雕刻的第一尊释迦牟尼像是按水中的形象雕刻的,所以又被真诚地称为“按佛”、“闫涛”,是乾隆皇帝的诗句:“至今檀香像绘于水中。”后来凡是有这种站姿的释迦牟尼雕像,不管是什么材质的,都会被称为檀香佛。
永恒谭寺周围有16立体中国画和16佛教故事,黑种草的事迹;寺庙周围有16上党挂毯,栩栩如生,再现国宝艺术。佛经故事有:就寝率、家选米王、大象入胎、树下生、九龙洗澡、仙人占相、城上出家、脱衣服、魔军害佛、菩萨降魔、正觉、第一时间转法轮、佛说、二林入灭、三昧被火焚、舍利塔。
2004年,方丈常山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在永恒谭寺的外围和大厅内的上党织锦上添加了立体国画。永恒檀香殿的正门有一幅对联云:
风吹树如雷,是一种凉爽的状态。
四季美丽的鸟儿真的像天堂一样。
后门李安运:
祥云雕像庄严地来到网上,
林坦施魔法,祈雨,慈悲和纯洁。
还有一个关于清朝康熙年间修建的戴洛丁坦寺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刻在天王庙右侧康熙年间竖立的石碑上:相传康熙年间,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僧在此修行,13年,因无法下床,在空地中央立起一根木柱,以这根木柱为心目中的佛。他每天虔诚礼拜,从不懈怠,终于出家为僧。檀香山后的吴芳文殊殿是戴罗定的大殿。此庙宽16.5米,深11米。它歇在山顶,单檐,四廊,无拱门。大门两边都有云:
九级莲花狮子吼得像唱到螺顶,
五尊金像,龙吟虎啸,坐在青峰山上。
我的道场经常被一万个菩萨围着。
愿泰莎五台圣地真诚。
寺内一室五尊文殊铜像,高约2米。从南到北分别是:东台灵动文殊,北台无味文殊。台湾小孩的文殊,台湾智慧的文殊,台湾狮子的文殊。五尊文殊神态各异,金光耀眼,庄严祥和。庙前左侧有一块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写的戴罗定题词,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春末月。
山沟重重,螺顶与其他山峰相邻。
云叠弯过韩笑,芙蓉独出花宫。
当东海在窗前升起,将会延续千年。
支持五个舒曼的雕像,我怀疑我知道真正的教派。
其书写结构丰满圆润,笔法刚健流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这五位文殊菩萨不仅体现了文殊菩萨完美的精神内涵,更是“四处传佛,闻声救女心”的各种形象。
五文殊殿后面有一联云:
现在,智慧、法和身体在许多方面互相帮助,
作为大多数的领导者,他们无处不在。
凉宝山永远是文殊,
有一种说法,震旦纪的灵峰到处都是佛。
走进代罗顶上的五方文殊殿去朝拜,相当于走到五个平台的顶端去朝拜五方文殊,也叫“对台”。略有不同的是,我登上了五台之巅,拜了五文殊,称之为大朝台。不知什么原因,不能去五台之巅朝拜的,就去代罗定五方文殊殿朝拜,称之为“小朝台”。戴罗顶上的后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殿。此堂为5间,宽19.2米,深9.6米,歇于山顶,五脊六兽,从前面走廊出去。里面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因陀罗、梵天、叶佳、阿难的青铜雕塑,两座山是十八罗汉的彩色雕塑。这个未穿衣服的雕像是2005年新塑的,在五台山用过。
厅外有云:
到处都能感受到道路,
宋风华宇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禅宗机器。
净土静,一尘不及菩提地。
禅意无声,一切善归般若门。
庙的戏台下有一松一柏,周长约十尺。松柏挺拔,状如剑戟直指蓝天。这两棵古松树见证了戴洛丁的历史兴衰。寺内的建筑历代都有修缮,尤其是近年来,戴落顶的寺庙平坦宽阔,寺庙建筑典雅美观,寺内松树盛开,都浸透了方丈常山及其弟子的心血。占地3000平方米,有20多座寺庙和寺院。过了牌楼,进了山门,只见院内山门后立着两块石碑:一块立于明代万历二十年中秋,上书“五台山重修佛寺碑”;另一件立于清赵康二年韦辛仲秋,上书“清巅峰造像亭”。似乎代罗定又名青峰,佛顶寺是代罗定寺的别称。寺内第一殿为坦坦殿,六边形基座,顶部为六边形双檐金字塔形屋顶。作为寺庙建筑,在五台山的寺庙中独树一帜。在寺庙里,释迦牟尼佛站在祭坛上,而不是以常见的姿势坐着。又称坛佛,因原坛佛与坛佛同雕而得名。第二殿是五文殊殿,三面二侧,加上半宽的四面廊,单檐歇山顶。寺内一室五台顶上各有五尊文殊菩萨五种文殊菩萨像,分别是殿坛正中,中间为台湾少年儿童,左边为北台湾一尘不染文殊菩萨,右边为南台湾智慧文殊菩萨,左边为东台智慧文殊菩萨,右边为西台湾狮吼文殊菩萨。自从戴罗定供奉了五颗文殊菩萨,小朝台名声大振。正殿前立的石碑为清乾隆御碑,石碑背面乾隆题写的诗句,结构饱满圆润,笔法刚健流畅,堪称书法艺术珍品,三楼后殿宽五间,顶有悬山。露台下有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松在北端,柏在南端,周长约九尺,就是乾隆诗中所说的“千年之松”。松柏树高大挺拔,没有弯曲,看起来像指向蓝天的戟,使寺庙五彩缤纷。
“无限松清耳,无尽云清目。”站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南平台、中平台、北平台三者横跨天际,与寺后的东台棉相连,像一道天然屏障,将泰淮腹地的寺院建筑围了起来。从露台远眺,可以看到庙宇亭台,佛塔相向,石阶叠叠,琉璃瓦反射金光,红墙一座接一座,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