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杀人如麻的佩刀,为何会起“绣春”这个秀气的名字?
提起明朝锦衣卫,很多人联想到的就是杀人如麻,血腥暴力的朝廷情报机构,而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锦衣卫的两大标志:飞鱼服和绣春刀。
明朝是一个中西武器文化交汇的时代,各种冷热兵器层出不穷,据史料记载,明朝锦衣卫,皇家精锐的佩刀乃是大名鼎鼎的“绣春刀“。颇为遗憾的是,它至今还没有古代实物出土,但是后人仍然可以通过明代绘画与史料了解其形制。
传说中绣春刀每一柄都经过千纯百炼而成,刀锋锋利无比,双手持刀,力气大者,可以一刀斩下整只马头。
中国唐代的刀是直刀,便于劈砍,但是直刀的缺点是容易折断
在元朝时,蒙古人的弯刀传到中原时,明代吸收了蒙古弯刀的优点,打造出了雁翎刀
雁翎刀的刀口有利于划开伤口和减缓兵器相接时的冲击力,而刀尖处还有反刃,有利于挑和刺。
绣春刀就是用当时最好的精钢,经过千百次锻打锤炼后的雁翎刀。
而绣春刀的名字则是唐代诗圣杜甫给取的,他用诗句形容了一位姓窦的御史,深得皇帝信任,身穿绣衣,为皇帝巡视天下。
而明朝锦衣卫原本是皇家仪仗队,后来为朝廷巡视缉拿犯人,这与杜甫诗句的描绘很接近,因此,锦衣卫的佩刀有了绣春这个秀气的名字。
绣春刀不但吸收了唐刀,单刀等前代名刀宝剑的优点,还部分借鉴了日本刀,蒙古刀的长处,可谓东亚宝刀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它既能单手刺斩,也能双手握住劈砍,因此向来被明军高级将官与侍卫视若珍宝。
另外,此刀非大内精锐不得使用。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利刃,还是好男儿高贵身份与荣誉的标志,象征着持刀者报效国家的无上荣光与赤胆忠心。
在最近热映的古装大片《绣春刀2》中,还出现过另一种独具特色的明代宝刀——片中锦衣卫千户陆文昭使用的长柄刀。
这种刀也并非虚构,它的原型为古代皇家禁军所持长刀。后来,明朝名将戚继光在抗倭过程中发现敌军也有类似佩刀,而且威力巨大,便在吸收两国宝刀长处的基础上,改制成类似陆文昭手中这种长刀,民国时被正式命名为“苗刀”。
《绣春刀1》里亦正亦邪的角色丁修的武器也类似苗刀
相比于日本武士刀,苗刀刀身微弯,比明军官制腰刀要长得多,更适于实战。明军将士双手握此刀狂舞,则如猛虎出山,龙腾九天,令敌人不敢近身。它还是马步两用战刀,结合枪术作为长兵器使用,是为冲锋利器,威震敌胆!
作为皇室武装的制式武器,绣春刀达到了古代冷兵器的巅峰,不过,随着火器的开始出现和发展,皇家开始大量装备火器,渐渐取代了冷兵器的地位,绣春刀,如昙花一现一般,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