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的来历是什么?

龙舟的原始角色是“遣灾送瘟舟”,后演化成“迎魂舟”或曰“归魂舟”。

古代南方稻作民族大都地处水乡,大约在七八千年前就形成水上祭祀的风俗。赛龙舟实际上是水上祭祀的遗俗,而龙舟最原始的角色则是去邪祟、攘灾异的“遣灾送瘟舟”。

据《古今图书集成》所引“武陵竞渡略”记载:

今俗说禳灾,于划船将毕,具牲酒黄纸钱,直趋下流,焚酹诅咒疵疠夭札,尽随流去,谓之“送标”;然而不旗不鼓,密划船归,拖至高岸,搭阁苫盖,以待明年,即今年事讫矣。尔时民间设醮预压火灾,或有疾病,皆为纸船,如其所属龙船之色,于水烧之......

另据《湖广志书》所载:岳州府“端午罢市竞渡,以为禳灾疾病”;黄岗县“端午溯风巴河镇迎会,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广东志书》亦载:南进府“舁夭符神,压送河,云遣瘟。金鼓殷器,齐唱船歌。”

由此可知,赛龙舟的原始含义是“禳灾送瘟”,而并非竞技娱乐。

而龙舟一词,最早大概见诸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中的“飞龙”也是指龙舟。

在以凤鸟为图腾崇拜的古代南中国,龙只能充当神使鸾凤的随从、座驾或奴仆。屈原的辞赋中,凤与龙各出现过24次,但凤充当的是神使,龙只是凤的坐骑。如“驾八龙蜿蜒兮,载云旗之委蛇”,“驾者”是鸾凤,龙则是“马拉车”的角色。

之后,富具想象力的南方人,又让龙(龙舟)充当起“迎魂”的角色。

古时南方水乡多以舟楫代步,人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将会回到云水之间的“雁鹅村”,故需有迎魂之舟渡之。于是便形成一种迎魂舟与迎魂鸟的葬俗,即鸾鸟祖母将在人死时派鸾鸟使节——迎魂鸟迎接人的灵魂去“雁鹅村”,而那迎魂舟的角色就只好委屈龙去充当了。

龙舟的原始角色便演化成相当于今天殡仪馆的灵车,专司运送亡灵升天的神圣使命。

西汉贾谊曾在长沙作《服鸟赋》,写的便是这一风俗。

出土于长沙楚墓的两幅《人物御龙图》帛画,实际上应该是“亡灵升天图”,一幅中可见鼓翼舞爪的鸾凤神气地指挥着龙驾牵引亡灵之舟前行;另一幅中则是亡灵坐着龙舟向天国进发,而鸾凤则站在龙尾上充当舵手,驾驭那龙舟前进。

马王堆西汉古墓中的飞衣帛画,所描绘的是亡灵正在骑着双龙上升天界,而那鸟灵则悠闲地监护双龙升天。

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一种“坐死”风俗,即老人临终之前,由家人移至中堂,坐在一匹象征龙(迎魂舟)的白布上,白布从屋顶伸出,寓意上天之路。

后人用赛龙舟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其实是用迎魂舟(龙舟)祭送其灵魂归葬,是迎魂舟古俗的一个沿袭。

这种迎魂舟的习俗一直流传,渐渐演变为赛龙舟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