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在中国召开的会议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打分。

毛指导下的中国* * *产党重要会议综述

2006-7-21 11:38

会议

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

八七会议1927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取得的”;

2.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

3.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已经确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1929人民军队建设。有效地纠正了由于红四方面军的组织基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组成的,由于红军尚处于幼年时期,地方领导机关缺乏一贯的坚决斗争而产生的各种错误倾向。领导干部之间的隔阂消除了,认识统一了;全军团结得到加强,军队出现了崭新的精神面貌。

六次会议* * *

四中全会193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主导地位,有以下重要表现:1。在革命性质上,他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本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并列;2.在革命的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4.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935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彻底解决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遵义会议1935 1、遵义会议是中国* * *生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2.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生存。那是中国* * *制作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国* * *制作党从小到大的成熟。

1935邦洛镇会议解决了俄国会议没有解决的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具体归宿问题,确定了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根据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党中央把陕北作为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具有决定性意义。

六次会议* * *

六中全会1938 1,主要是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阐明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2.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各界

毛泽东在1940发表了《新民主主义宪政论》,指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中国需要民主政治。

1944年,林根据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 * *中央委员会

在1948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七次会议* * *

1949 1二中全会,毛泽东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和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

2.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提出: (一)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二)两个务必:“务必保持同志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同志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七次会议* * *

1950 1三中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须执行的各项任务和战略方针。

2.毛泽东向全会作了《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的报告,指出在国家经济恢复时期全党的重要任务是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

3.报告中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要条件。

4.毛泽东也在会上作了“不要从四面八方进攻”的发言。提出:“我们不想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不好。千万不要树敌太多,一定要在某一方面让步,放松下来,集中精力攻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拥护我们,使绝大多数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不反对我们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四化”的宏伟目标,即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和现代国防。这是“四化”的原始表述。

七次会议* * *

六届六中全会初步形成了从65438到0955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知识分子

周恩来说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8 1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力以赴,力争上游,又快又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召集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力争在15年以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上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八次会议* * *

1961在第九次全体会议上,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会议认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比例严重失调。因此,要求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时,经济应按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

3.会议决定,1961年度的经济工作,要贯彻以农为本、农业第一的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办农业、办粮食,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要支农。

第三届全国人大

一次会议1964 1、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

2.正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设想分两步走:第一步,在15年,即1980年以前,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使我们的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 * *第十一届会议。

0978年65438+1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充分肯定了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必要性,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

3.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决定;

4.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5.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的一批重大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

6.这些重大变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 * *中央委员会

召集理论

工作静修1979 1。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理论宣传战线的基本经验,讨论清楚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重大原则,把它们统一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研究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后理论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

2.邓小平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总结了三中全会以来各项工作的成绩,但也指出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经济困难和思想政治混乱。他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这一基本思路。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国情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多耕地少。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中央认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3.四项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中国* * *产党的领导;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一论证了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意义,强调每个党员都不允许动摇这一根本立场。

4.他还讨论了民主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并重申这是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动摇的目标。

* * *第十一届会议。

1981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重构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大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大会认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实现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要适应经济市场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大会认为,产权是所有权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完善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促进产权有序流转。

4.会议认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资本等要素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就是充分竞争。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

5.大会认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注重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大会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大会指出,修改宪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严格依法办事,以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1。大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重点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一致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国内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们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大会回顾了党的执政历程,认为党执政5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党积累了成功的执政经验,主要表现在: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着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创造性。 总的目标是: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即归根到底,即, 永远是“三个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全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