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个名字非常好听,古人为何要改为西安?
说到我国的两大古都,长安和洛阳是没有争议的。现如今洛阳还叫洛阳,可之前的长安却已经变成了“西安”。要知道长安可是一座世界级的古都,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和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从字面上来看,“长安”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远非“西安”二字可比。但是这么一个既好听又有内涵的名字,为何要改名为“西安”呢?又是谁改的呢?
首先来说说“长安”的由来。长安地区早在西周时期就作为国都而存在,酆京、镐京就分别为周文王和周武王所营建。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为了顺应商鞅变法后秦国发展的需要,秦国营造了新都城咸阳,位于长安西北。在赢得楚汉之争的最终胜利后,刘邦看到了项羽衣锦还乡、将首都建在自己家乡的弊端和下场,所以他不可能将都城定在老家沛县。
因为关中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刘邦将目光放在了这“八百里秦川”之中,咸阳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摆在刘邦面前的是,咸阳当年已经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而且秦朝的短命也让刘邦心存芥蒂。最终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决定在咸阳东南不远的长安乡营建新的都城,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长安城。长安城由萧何主持修建,本身就具有“长治久安”的意思,皇宫起名“未央宫”,也是非常美好的寓意。
但刘邦想让大汉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没能实现,断断续续坚持了四百多年后,大汉还是亡了。但长安城却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隋唐两代再次迎来了它的辉煌。唐朝时期的长安城,远比两汉时期的长安城更加辉煌,这一点从前不久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可见一斑。当时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没有之一。但唐末军阀朱温在篡夺大唐江山后,一把火把它给烧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等名将率部北伐,驱逐元室。在徐达攻陷奉元路后,朱元璋大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便是“西安”名字的由来。虽然“安西”和“西安”只是颠倒了过来,但二者所蕴含的意思却截然不同。“安西”是“安定西方”的意思,是一个过程;“西安”则是“西方安定”的意思,是一个结果。为了让西方长治久安,朱元璋封次子朱樉在此就藩。
虽然改名为“西安”是在明朝完成的,但在当时,也还是有希望改回“长安”的。和其他开国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曾考虑过迁都的问题,西安就是他的首选。为此,他还特地派皇太子朱标前往考察,以便于他将来接班后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不幸的是,朱标这趟出差回来后不久便病倒了,并且再也没能起来。随着朱标的英年早逝,朱元璋迁都西安的念头也就打消了,“长安”也就失去了改名回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