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物流到底有多复杂

昨天想必大伙都被咱游泳界的一股"泥石流"圈粉了……

对于如此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除了关注咱的233红人外,我们学物流的还能关注啥~

那当然是赛事背后庞大的物流与储备啦!也正是依靠这些物流与储备,才为奥运盛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才有咱们的运动员的“精彩演出”嘛

好啦,今天小编要给大伙科普下:“奥运物流”,这个特殊的实体流动过程。

什么是奥运物流?不就是为奥运会赛事送设备的吗?

奥运物流(Olympic Logistics)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构成的、与举办奥运会相关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间的实体流动过程。

奥运物流的内容可以从服务的客户群、与奥运赛事的关系、地域范围、时间范围、服务形态、服务项目内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从而形成奥运物流构成的多维立体架构,每一维分类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奥运物流的管理视角,从而也说明奥运物流管理的复杂性。

从地域维、时间维的角度分类

从地域维的角度可以将奥运物流分为赛区物流、主办城市物流、主办国家物流、国际物流。

赛区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的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需要提供的物流活动。

主办城市物流主要是指由主办城市的赛区物流、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的总称。

主办国家物流主要是指由奥运会各赛区内的物流活动、各赛区之间的物流活动、主办城市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总称。

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参与奥运会的各类人员从国外进口物流以及赛后回程的物流活动总称。

从时间维的角度可以将奥运物流分为赛前物流、赛中物流和赛后物流。

赛前物流是指为举办奥运会,在会前进行的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奥运比赛场馆建设用品、比赛器材、新闻媒体器材和生活资料的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

赛中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举办期间,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发生的各类物流活动的总称。赛中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奥运会提供后勤保障。

赛后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结束后,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的物品清理、回收和废弃等物流活动。

奥运物流的需求有多复杂,有多难?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比其他任何体育赛事都多,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以比赛所需的器材为例,其数量就远远超过其他赛事。与其他领域的物流不同,奥运物流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对举办城市的物流系统来说,是一份难题颇多的考卷。

以2016年巴西奥运会为例,在赛事方面,奥运会将使用32000个乒乓球、400个足球、8400个羽毛球、250辆高尔夫球车和54艘船。

奥运村的配件和物品将包括约80000把椅子、70000张桌子、29000个床垫、60000个衣架、6000个电视机和10000个智能手机

奥运会所需要的54艘船只被存放在干燥的仓库中

为了储存所有这些物资,里约奥组委使用了2个仓库:一个在里约西部巴拉-达-蒂茹卡区,面积为15000平方米的仓库,为奥运村组装和提供家具及配件。另一个位于卡希亚斯公爵城,临近通向赛场的路边,面积为90000平方米的大仓库,这里储存了奥运会比赛所需的所有设备和用品。这两个仓库的存储架高达21米,相当于7层楼高,仓库在任何时间都具有装载和卸载120辆卡车货物的能力。此外,奥运会还将使用14000支箭,并需要清除7,770公斤马粪。

so,组委会准备了2000人的团队,负责运输、登记、记录、管理、分配和交付使用这些物资。

里约奥组委物流经理穆里奇奥-坤卡尔夫说:“我们最大的挑战是计划和实施所有仓库的流程和程序,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虽然没有人注意我们,但我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

由此可见,奥运物流的复杂程度,难点集中在四大点:

难题一 集中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围绕奥运重点设施、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热点、重点比赛的物流运转强度极大。

奥运会举办期间,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呈集中分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27个项目的比赛安排在 32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4个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和大学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集中了14个场馆,准备举行15 项比赛。这些区域将是物流保障的重点范围。

另外,据历届奥运会的资料,一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运动员、观众、记者以及场馆设备、新闻器材等在空间上会更加集中。在2008年北 京奥运会上,足球、篮球等大球项目以及乒乓球、跳水等中国队夺金热门项目都会备受关注,这些项目的比赛场馆会有更多的观众。注意到奥运物流的集中性难题, 在规划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做到在空间上合理分配物流资源,这样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满足物流需求关系。

难题二 不确定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不确定因素极多。一般需要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

奥运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有许多与物流有关的意外事件发生,而且这些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尽快解决。物流管理者制订物 流工作计划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划方法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计划失灵的各种情况。以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例,那届奥运会期间只能确定 40%的物流活动将会发生,而其余60%的均为未知事件。

一般奥运会举行期间,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物流管理者必须不断重新设计仓库物品的摆放以适应新的存储需求。

难题三 安全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赛事所需的大部分运动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的安全至关重要,很多设备一旦损坏很难快速找到替代品。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奥运物流需求的客体——赛事物流中的比赛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等几乎都是关键物品,要求高度的安全性。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85%的运动器材来自国外,由于产地与消费地相距甚远,这些运动器材一旦损坏很难快速找到替代品,势必影响比赛的如期进行。计算机、无线电广播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由于价值高,并且涉及信息保密,也要求高度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条形码记录和跟踪。

难题四 阶段性

奥运期间,奥运物流系统呈现建立、再供给和回收三个阶段。

奥运物流系统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一般可分为建立、再供给和回收。建立阶段,物流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场馆物流经理控制订单处理,向奥运会的主 仓库提交设施器材的订单,设置运输计划表;再供给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期间,物流活动主要是再次运进一些消费品,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小;回收阶段发生在奥运 会比赛之后,是三个阶段中最繁忙的一个阶段,回收阶段需要把所有从奥运主仓库运来的设施器材运回。

如此复杂的奥运物流,如何运作?

这里以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相关物流及交通企业已经得到一次实战体验,也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冷链物流:应急预案保障食品安全

从2007年8月8日起,北京就开始全面检验奥运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做好奥运赛事的食品安全演练工作,为2008年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食品物流安全保障的规章制度,如《奥运会食品安全食品动物药品使用管理规范》、《奥运会进口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

奥运会正值北京最炎热的夏季,奥运会所需的蔬菜和肉类等都必须进行冷藏运输。原料的运输全程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运送的路线也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从奥运食品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食品流在不断地分散和聚合,而冷链物流和信息流始终贯穿其中,从而有效地保障整个奥运食品冷链的安全运作。

(二)场馆物流:团队化管理保障运行

2008北京奥组委采用场馆化管理,以场馆运行团队为单位具体负责各场馆的赛事筹备和赛时运行,场馆主任为最高负责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有竞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一百多个。在竞赛场馆中还分为带训练场馆的和不带训练场馆的两类;训练场馆也分为独立训练场馆和附属训练场馆两类;非竞赛场馆***15个:物流中心、数字大厦、国际广播中心、奥运村等等。

北京奥运会的物流运作采用分区管理,以场馆为基本责任单位,由场馆主任对整个场馆的运行负首要责任。场馆物流团队设物流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主管若干名。场馆物流团队受北京奥组委物流部和场馆主任双重领导。北京奥组委授权委托物流部负责人与各场馆主任签定《场馆物资保全责任书》,以确保场馆物资安全和物流运作的顺利进行。

(三)花卉物流:专家团队全程跟踪服务

奥运花卉配送的过程对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来讲,是具备挑战性的工作,他们依靠科技支撑,全力打造奥运花卉品牌。为此,他们专门组建了专家团队,聘请了一批全国著名花卉专家和插花花艺设计大师担当顾问。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冷藏设备和冷藏技术,以保证奥运花卉品质。购置了一流的专业物流设备,有花卉冷藏专用车辆近20辆,同时配备了专业花卉运输、装卸技术人员60名,按照确定的奥运会颁奖用花方案制成高质量的花束,并准确、及时、安全地送到各个奥运场馆,运送地点远至山东青岛赛场。

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近3000束颁奖花束。每天凌晨,奥运花卉培育基地会根据当天颁奖用花量,将现摘的新鲜花材运抵奥运花卉配送中心。中心的加工车间里,将聚集数十名专业插花高手,按照设计图纸,剪裁每枝花茎长度,要精确到毫米;每个花朵直径、每束花搭配的绿叶数量都要基本一致。花束扎好后,立即送往冷藏室保鲜。

制作好的奥运颁奖花束将由奥运配送中心的专用保鲜车,运送到奥运比赛场馆。保鲜车内的温度控制在10至15摄氏度。运输过程中,每束花会独立装进一个“保鲜盒”,这个盒子不能太窄,以免花儿们碰壁、挤压,花束们相互也不接触。中心为此配备了30辆密封的运输车。

(四)展会物流:祥龙物流承接展会服务

作为入选奥运服务“绿色车队”的第一家物流企业,北京祥龙物流有限公司(简称“祥龙物流”)承担着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民生活物资的运输工作。祥龙物流还担负着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设备的转场运输任务。

祥龙物流专门成立了奥运运输指挥领导小组,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抽调各分公司有经验的调度人员组成了奥运调度中心,负责奥运期间整个公司的运输指挥统一调度工作,统筹公司运输资源,随时做好运输生产指挥工作。另外,该公司还成立了车辆抢修组、技术安全组、政审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制定了详细的运输方案和应急预案,规范了奥运运输指挥成员、司机、业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及作业流程,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据祥龙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输服务主要有四个特点:需求不确定性,因开幕式演出节目调整频繁,需运输物资品类、数量也随之变化,我们拟定的运输计划也随之反复修改、调整近20余次;运输时间紧,历届奥运会转场工作所需时间均在90多个小时,而2008年的转场时间只有56个小时;天气情况未知。转场运输期间正值雨季,有可能出现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对运输装卸影响较大;需协调部门多,运输工作涉及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安保部、物流部、交通部、各有关场馆运行团队以及交管、路政等部门,还涉及北奥演出公司、总装院、首钢、住总、太重、武船等多个企业。

(五)仓储物流:启用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凭借完备的服务体系被确定为2008奥运物流中心的选址。

中心于2006年4月25日正式开工,2007年3月8日正式启用运作。该项目总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栋双层物流仓库(各2.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物业管理楼等设施。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由全球最大的工业物流地产公司美国普洛斯公司投资建设,以有效保障奥运物流仓储设施及其管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为突出“科技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管理与监控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保障奥运物流安全、高效、平稳地运作。据悉,物流中心依靠先进的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监控管理,实现了对客体的实时跟踪和控制,确保物流渠道顺畅、安全。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是指为了满足赛事物流的需求而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可视化监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六)邮政速递:北京邮政公司专业护航

奥运会期间,北京市邮政公司在31处竞赛场馆、12处非竞赛场馆、120家奥运签约酒店、众多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为各界用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邮政服务。***安全投出邮件53.9万件。为运动员提供行李和随身运动器械的物流配送,***出车3434次,运送行李和器械56469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速递组建专网运作负责进京奥运速递邮件的分拣、运输和投递工作,同时还承担每日两个频次的国际进口包裹的拉运和投递工作。为圆满完成奥运服务任务,北京速递采取以下五项措施,确保奥运会期间速递邮件安全和投递服务的质量:

成立奥运服务临时机构,由专人专门负责奥运生产运行组织、管理、档案保管等各项工作,以确保奥运服务工作的质量、时限和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利用每日班前会的时间,对相关人员进行服务和业务方面的教育培训;明确奥运邮件处理流程,对奥运中心支局邮件、120家奥运签约饭店邮件及进口国际包裹邮件按照不同的安检要求,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业务处理流程,并召开全体奥运服务人员动员会,再次强调各项业务流程,使业务操作规范化、制度化;实施“净区”制度,确保奥运邮件万无一失,在航站分拣封发作业现场划定“净区”,专门处理奥运邮件,做到专区专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全体奥运服务人员统一着装,佩戴专门的奥运服务证件。

(七)应急物流:借鉴国外应急物流 多次演练

当时,奥组委借鉴别国的相关经验,及时引进了最新的应急管理理念和应用技术成功应对了这一难题。同时,要求各有关奥运物流服务企业 ,制定物流应急预案,并多次演练,争取将应急成本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