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写好现代诗?

新诗=白诗=现代诗=现代诗。每个人都知道。

修辞=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这个大家都知道。

积极修辞法有一定的格式,所以也叫修辞学。前人创造和总结的修辞格,笔者接触过的有比喻(明喻、类比和借代)、类比(拟人和模仿)、排比、排比、对仗(对偶和对偶)、对比(对比)、回避、重复(重复)、反语、反问(反问句)、反问句、借代等等。有43种,互文、互训、重叠(叠字)、嵌字(嵌字)、析字、婉曲、错综、倒置、分层、分裂、互称、呼示。

此外,词类活用还有使役、有意、行为、名词(非名词作名词)四种。另外,新名词用形容词也很常见,比如“那个人很马列”“太有原则”“太木讷”“老古板”。就叫“如行”吧。其实有五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诗黯然崛起。此后无论是兴盛还是萧条,流派五花八门,技法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之势依旧。老诗人惊呼不理解。华语圈声讨“反语法”,而坚守的“中间一代”、“70后”、“80后”则我行我素,坚持维护诗意国度的形象,即使他们被商品所忽视,被大众所陌生,甚至被自己所迷惑。2004年初春,笔者上网学习现代诗,也是进不了门。直到2006年初夏,我下定决心要认真研究网上的好诗,却发现一些有成就的诗人,不知不觉中做了许多积极的修辞创新。应该说这是对现代汉语修辞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诗人忙于谋生和写诗,无暇涉猎修辞;作者并不忙于谋生,而是有闲暇时间。专题研究如下:

01“柔情”案例

定义:揉情格是指将主观感受揉入客观事物使之融为一体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1)“夕阳与日出不经意间峰峦重叠/日头如血与酒一般瑰丽”(周·《巡逻:夕阳如血》)

——主观情绪“随意”和“雄伟”。这说明巡逻边境的士兵习惯了每天看到的风景,正是在这种司空见惯中,保卫边境的英雄情怀油然而生。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把这种情感说出来,而是把它揉进了边界的峰峦和血色夕阳中,形影不离。从而展现了现场的魅力和气势,也暗含了主体形象的豪情壮志。

此案不同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如“抬起头来看,发现是月光,再往下沉,我忽然想起了家”(李白)。前景和背景是前后融合的,不是揉合成一个。也不同于感同身受的情况:“何处花瓣已如泪流,孤鸟已吟悲”(杜甫),通过互文实现感同身受,是“动”而不是“揉”,感恨是感恨,花鸟是花鸟,国恨,看花闻鸟痛。如果说周没有在边音氛围中驰骋,通过拟人或比喻,把景物揉捏成一个整体,表达情感的不仅仅是拟人化的景物,更是诗歌的主体意象。

例(2):“与星辰共呼吸林中的凉意/轻轻呼出忽明忽暗的巡路”(周·《夜半巡》)

例三:“月色比水草更缠绵年年今夜”(周《中秋之夜》)

《出埃及记》4:“风拂过脸庞,却不如北方强劲/小雨莫名其妙地缠绕着花草”(周·《十二月》)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案的特点是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在客观景物描写中呈现的意象中透露出来的。这就像一个发光的物体,它是一个场景,光是一种感觉,场景不是交融的,也不是移动的,而是融合的,不可分割的。

02“物化”案例

也许这就是准物体晶格的侧面逃逸。我们知道,准宾语格大多是一种修辞方法,把人模仿成庄稼,把动物模仿成静物,以增加其表达意象。总之,拟物是从物到物,“物化”是从非物到物。我们先来定义一下:“物化”格是指通过相关动词的牵制,将无形的抽象事物转化为有形的具体事物的修辞方法。

例(1)“美易得,而不可出人头地”(周·《驿南丛林》)

“美”是感官意识的范畴,无形而抽象。但是通过“容易得到”和“无法得到”两个动词短语的牵制,它就像一个美丽的物体一样微妙。无疑,这样的修辞会使无形的抽象意识变得生动、具体、活泼、美好。然后从下面的例子。

例二:“带回来一丝悲壮”(周剑失)

例三:“腐蚀钢铁的孤独与单调”(周·《听远方》)

例四:“常测兵之真与光”(周《蕉林养车》)

以上句子中的“悲壮、英雄、孤独、单调、真实、辉煌”等词语,都是无形的、抽象的形容词和意愿动词。而通过“收回、腐蚀、丈量”的动作动词的牵制,具体的物化、生动若隐若现,从而实现了物化。

03“动态标题”案例

真是松了一口气!我为诗人的创作和作为学习者的总结感到欣慰。修辞格团队除了增加了“揉感情”和“物化”,还有一个新成员叫“动词标题”。这个名字很奇怪,也很别扭。这两个汉字怎么能并肩走在大众面前?但考虑到另外四个,这两个字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个案例指的是:一种修辞方法,用来描述事物A或其他事物的动作,并将事物B连接起来,使两个事物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动作形象。例如:

例1“一只老鹰叼着一辆军车悠闲地飞翔”(周的那辆盖满阔叶的军车)。

东西A是“鹰”,东西B是“军车”。这句话把事物B和事物A的动作联系起来,从而使生活中两个不相关的事物复合成同一个运动体,实际上一起“飞翔”。它的修辞效果一下子生动而简洁,强烈地表现了跟随汽车绕过山顶的边防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不这样连接,就不知道该怎么为这个表情说唱,也很难发挥到极致。

请从下面的句子中学习:

例(2):“整个黄昏都是在面颊上摘的”(周《与木叶吹暮》)

例三:“花团锦簇满窗/鼓声掌声推日照潮/火车一口气甩出隧道河”(周·《参军》)

例四:“浊浪不时吐惊鸟”(周《一条营边的河》)

——“挑”连接黄昏和脸颊,“长”连接花朵、手臂和窗户...“吐”连接浊浪和飞鸟。有了这个联系,这首诗一下子就简洁了,气势磅礴了,精彩了。记住,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动词标题”。

2007-10-24于文化村

从新诗看当代汉语修辞学的新发展(下)

文/山城子

关键词:“反隐喻”格——“改变主题”格——“对比”格——“错位”格——“模糊”格。

04“反隐喻”案例

《出埃及记》1:“一泓小湖如今夜我清”(白沙的《不为送别》)。

换句话说,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比喻。等一下!我觉得很不寻常。

比喻修辞格用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那么谁熟悉“我”的清晰宁静呢?平时我们更熟悉的是平静湖面的宁静和清澈,平静而从容!所以通常应该是“今夜我(思绪)是清晰的,我(心情)是宁静的,就像一个平静的湖。”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却远不如原句。

逆向思维是创新方法之一。这里是逆向思维。诗人居然把喻体和本体颠倒了,于是一句美丽的句子诞生了。

我们知道,隐喻可以分为比喻、隐喻、转喻三种,所以这种隐喻虽然用了“如”这个比喻,但也不能算是明喻,因为它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倒装句”,所以可以称之为“反隐喻”。可以定义为:反隐喻是指喻体与本体互换的一种修辞格。

例二:“如我的沧桑……”“如我赤裸的身体……”“如我在岁月中觉醒的青春……”“如我在黑暗中歌唱……”(李长空《裸水》)

这里用“水骨”的气质或灵魂来比喻一个很有个性的诗人。而在具体的写作中,却用极具个性的诗人来比喻“水骨”的气质或灵魂。文中的意象话语就是通过诗人设置的这套隐喻说出来的!很“自然”!

05“更改主”案例

例:“尘埃如此狂妄地说出了风”(白沙的《尘埃漫步》)。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般的拟人!等一下!我觉得很不寻常。不同寻常的是,诗人融入了另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修辞格。灰尘或灰烬作为微小的物体,不会违反惯性定律。毛泽东曾经说过:“像往常一样,没有扫帚,灰尘是不会跑掉的。”。惯性物体只有受到外力才能改变原有的惯性,形成新的惯性。也就是说,这种变化总是被动的。现实中,尘埃是被动的,风是主动的。但在这句话中,恰恰相反,“尘”的明显变化是主动的,而风则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也有与拟人融为一体的“变主体”的情况,或者称之为通过拟人“变主体”。这样,就像一句通过比喻来夸张的话,最后应该被判定为夸张,所以这句话最后应该被判定为“换话题”。

下一个定义是:在描写中,把被动的事物变成主动的事物的修辞方法,叫做“变主体”

06“对比”网格

例子:“我喊不出内心的压抑/但你可以说一个鼓”(白沙《我看不懂的真相》)。

这里使用的修辞格既是对比又是对照。但仔细想一想,人的压迫和凸出并不是对立的事物,更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所以不符合对比的定义;同理,也不符合陪衬的定义。但通过鼓的拟人化,诗人与“我”并列。一个(鼓)会喊,一个(我)不会喊,形成鲜明对比;其实这句话的重点是前面人的“不”,后面鼓的“是”还是起到了对比的作用。这样,具体的语境也进行了对比和衬托,却找不到一致的术语。情况就好比“包养二奶”本来就是重婚罪,却没有条款判其重婚罪。如果不修改婚姻法,为什么不干脆出台一个《包养情妇处罚条例》?这里介绍一个叫“比比”的!

在旧修辞学的图书馆里,对比和对照从来不会混淆,也从来不会交织在一起。现在白沙打造的“对比”网格,就是把两者以另一种方式结合起来。

定义可以这样说:对比是一种将非对立的事物并列起来进行比较和对比的修辞方法。

07“放错地方”案例

例:“远处是黄昏/这里是广场……”(白沙黄昏)

这种整齐的偶句排列,大家都能看懂。如果恢复非诗意的叙述,应该是:“黄昏时分,我站在广场上眺望。”这样的单句结构是:状语-主语-谓语-(介词)-补语。现在诗人把它变成两个很简单的分句,结构也很简单:主谓;然而,我们发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Overlooking”是一个由具有部分结构的双音节词组成的动词。然而,现有语法规范中的主语是由名词、代词和名词-代词短语充当的。但是句子诗化后,动词充当主语不是很好吗?一种陌生感从文字中溢出,带着别样的芬芳,让人深思。

应该说,这是语言艺术的又一新手法,新修辞格的诞生。从构成上看,是句子成分的错位——打乱了原有句子成分的顺序,重新组合。我们不妨称之为“错位”案例。如果我们定义为:错位格是指为了强调某个动作或人物而将其作为主语错位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如为了强调“安静”的氛围,我可以写“寂静是黑夜”或者“寂静是海底”。

08“模糊”案例

《出埃及记》1:“她忍受一切/我,还有没饭吃的锅碗瓢盆”(白沙故城)

这又是一个发明,一个技术发明,一个修辞发明。为了突出诗中的人物和人生的困境,诗人故意模糊了“忍耐”,其典型例子就是“对我忍耐”忍耐我为了什么?具体的就不要透露了。不公开是现代诗歌朦胧化趋势的内在要求,也是互动的命题。这三个字的一首诗,用“我”模糊了“忍耐”,从而造成一种朦胧的审美效果;同时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实现互动。我看的时候想:是为了忍受我的调皮吗?忍我的都是因为饿才缠着我?还是耐心打碎了一个瓷碗?但如果按照我想的那样具体顺序排列,那诗意就大打折扣了。诗人正是为了争取诗意,遵循晦涩和互动的原则,才把它当作这样一种模糊的语言状态。

我决定把这种新的修辞方法称为“模糊”格。当然不与“模糊符号”的创作手法相混淆。技巧是技巧,修辞是修辞。模糊修辞是指为了扩大某个动作或人物词的张力,故意省略许多可能的细节,从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2:“他们伸出手,试图阻止什么”(白沙的《妈妈,让我来照顾你》)

在这里,歧义是通过疑问代词“什么”来实现的。再比如——我来造句:“每晚安静/安静不再来的事。”这里的“静”的歧义是通过种词(相对于从属词)和“物”来实现的。

例三:《一男一女共度朝夕》(穆小和十二生肖/蛇)。

“日”和“夜”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就不用说了,很美,后面的“日”和“夜”的灵活运用就足够我们深思了——因为名词当动词用,“意思”的相关动作模糊了。也正是“模糊”点阵的运用,使形象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09“越狱”案

例(1):“我说八戒,人生要戒的东西太多了”(穆小和十二生肖/猪)

“解”这两个字在形式上是重复的,但在意义上却不同于一般的特征。一般重叠是有意义的词,重复是为了强调。这里的一切都变了。就是同一个汉字在两个地方的意思不一样。前者构成名词,后者是动词。这是意义变化的重复。为了区别于一般,我们不妨给它起个新名字,就叫它“逃”!你为什么有另一个名字?因为它很特别!本质是普遍等价的金银,不是因为其特殊性而被命名为“货币”?实际上,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并不叫交换价值,只是改名为“价格”。经济学有一面镜子,修辞学自然能照出光芒。

例二:《一个喜欢水/涉水的女人》(穆小和十二生肖/蛇)。

一个“水”清纯柔美,一个“水”指的是河流。

例三:“马在夕阳中走,夕阳西下”(穆小和十二生肖/马)。

第一个“日”是一个字形,最后一个“日”是累计天数。

例四:“牛城街头巷尾,有思想有想法要牛气。”(木晓鹤,十二生肖/牛)。

这是三个词素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在句子中的排列:牛成、牛气、牛气来。它的“牛”的形象是层叠的,它的趣味已经在字里行间。

10“排版”案例

举例:“丑的时候开始啃稻草/重复过去,你会尝到最后一颗糖”(穆小和十二生肖/牛)

这两行诗很像从句排比。相似但不同。句子安排以一个双音节复合词开头,一般用同一个词。效果是增强语言的气势。这里用的是一个语素“反”同,而构成合成词的另一个语素不同,所以实际上是三个语素相同、意义不同的词的排列,其作用在于新兴意象的变化趣味。这一幕前所未见,但完全符合积极修辞法的含义。所以笔者想将其命名为“排版”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

11“转喻”格

例:“还没摘/它的味道在你嘴里滴着”(高的《山楂》)

“味道……直淌”是简单的词语搭配。因为其实是味道让你流口水,而味道除非是液体,否则是流不出来的。但是,省略“流口水”是一种诗意的叙述。这是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内在要求,也是诗人处理语言的技巧,更是现代诗歌创新发展修辞的足迹。这种搭配不同于修辞理论中的“变构”情况。变构格一般是省略了隐喻过程的动宾结构搭配,这里是省略了动补短语后的主谓结构搭配。我们不妨将其命名为“省搭配”格,或者从句子构成上将其定义为“转喻”格。“味”的谓语一般是“苦、辣、酸、甜、鲜、咸、腥、涩”等形容词。这里的动词“滴”不是变了吗?

12“隐含准”情况

例如:“我把我的展览放在书桌上/让诗来读我”(穆的《绽放》)

“让诗来读我”,诗人陶醉于诗歌创作的快乐之中,把所创作的诗歌的灵魂当作一个花或鸟的精灵,让精灵们在诗人陶醉和快乐的时候,也能体会到诗人独特的美。如果你作为一个诗人没有这样的精神享受,谁会是一个苦行僧诗人呢?诗歌是快乐的天堂,是小说语言的工厂,是修辞进化的花道。从诗人的“让诗来读我”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种“含蓄模仿”的新修辞格。因为诗歌只是社会生活在诗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毕竟不是诗人具体的自我,所以诗歌不会被“读”,但只要我们把它拟人化,不仅是诗歌,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读”。但是,传统的拟人对象都是对象,不是意识。要将意识拟人化,你需要一个转换对象。比如先把一首诗赞成一朵花或者一只鸟,那么让一朵花或者一只鸟来读就是拟人化了。这个时候出现的动词“读”,如果不省略拟人过程的话,应该符合词类中“转”的灵活运用。诗人省略了转化的过程,即他“隐藏”了传统的拟人。难道没有理由称之为“隐性模仿”吗?可以定义为:省略拟人过程,灵活运用动词的修辞方法,称为隐性模仿。

从朦胧诗盛行的时候,就有人指责诗人“反语法”。我觉得太肤浅了。只要我们走进诗歌的皮肤,就会明白那不过是语言修辞的“与时俱进”。当今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效率时代,语言也要讲究效率;无论什么样的产品,只要加入新的技术含量,价格就会上涨,诗歌就会有比喻、含蓄模仿、跳跃、留白等新的技巧,其审美价值就会显著提高。不是吗?

13“省内联系”

例:“如果,一滴声音/是屋檐下一个故事的轮回”(赵福志《融化在屋檐下的冰柱》)

美的形象是在美的语言中建构的。“一滴声”可以称为修辞格的运用(省略中间词“水落”,直接与“声”相连)吗?简单清新。定义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偏正式短语,通过省略一些限制性或修饰性成分,做成一个简单短语的修辞方法。

14“变色”网格

例如:“白色的想法/红色”(田春雨的女孩)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苹果花初开时的颜色。什么样的“想法”如此美好?思路无色,但同样的美可以比喻成苹果花,而比喻中的比喻是省略了比喻的过程,所以简洁为这样一个转移的格句。如果从移送的案件中分离出来,可以称之为“动色”吗?定义也简单,就是把隐喻(有形的东西)的色彩转移到本体(抽象的东西)上。

15“移位”点阵

例1“纯洁的青年”(田春雨的女孩)

这句话是从“移色”的事例中类比出来的,通过比喻就是“移形”。

例(2)“很瘦的三年”(田春雨的《姑娘》)

用修饰脸的词来修饰时间也很别致。是否也可以归为“换挡”?

例3:“一个如此遥远的想法”(田春雨的女孩)

意识没有距离,但这里属于意识的“思想”是有距离的,是新颖的。远或近是时空存在于人的感官中的一种状态,自然也可以归为“移”!

“转移”格的定义应该是:是指将隐喻的状态(有形之物)转移到本体(抽象之物)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