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习俗来源于什么时候
春联,也叫 “门对”、“春贴”,它由来已久,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相传在古代有“荼”和 “郁垒”两兄弟善於捉鬼,所以五代以前,人们在除夕之夜,为避邪、御鬼,就把他俩名字,写成“神荼”、“郁垒”(为了对称,在荼之前加一神字),刻在桃木上,挂在门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元日施桃板著户上,谓之仙木,以郁垒山桃百鬼畏之故也”。第二年,再以新换旧。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名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此景的写照。
第一副春联起源於何时呢?贴春联之风又昌盛於何代呢?说法不一,七嘴八舌,有八、九种之多。现在介绍两种: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第一副春联是五代时後蜀皇帝孟昶所作。这位眼看要被赵匡胤灭掉的皇帝, 有一爱好,每年除夕,他召集大学士们来寝宫, 让他们在寝宫的桃符上题辞。这一年他对大学士们的题辞很不满意,於是自己动笔写了两句话:
新年纳馀庆
佳节号长春
这便是後人认为的第一副春联。这位皇帝当时是写者无心,只是为了吉祥喜庆,写出了这麼两句话,不想有两件事被他无意中说中了。这就是,新年过後,北宋大将吕馀庆率领大军把他这个後蜀灭掉了。赵匡胤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宋王朝。这位皇帝登基後,要把他的生日定为全国的一个节日,起名为长春节。你看,这不是“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麼。
也有人说不对,春联的起源还要早几百年,应算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的妹妹刘令娴的门联。根据《谭嗣同全集 · 石菊影庐笔记》中记载:刘孝绰被罢官, 躲在家中不出,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闲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刘先生妹妹刘令娴女士也贴了一副对联是:“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人们说这才是春联的鼻祖。我们从诗律发展中看到,南朝梁代时,已出现了讲究对仗工整和平仄声韵的“永明体”新诗了,把这样贴在门上的对偶句子,看作是春联之始,也是不无道理的。
联真正昌盛起来是到了明、清时代。这裏不能不提到另一个皇帝,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斗大字不识几个的朱元璋。朱皇帝酷爱春联,被後人称作“对联天子 ”。清人陈云瞻在他《簪玉楼杂记》中就记载了这位皇帝曾下了一道圣旨,令首都金陵,不管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除夕家家都要贴春联。你想皇帝一声令下,哪个敢抗旨?还要不要脑袋了。而且这位皇帝还微服出宫,到大街上亲自观赏各种春联。据说,他来到一家门前,发现这家没贴春联,仔细一问,原来这家主人是阉猪的,因为不识字,又请不到人写,故此未贴。皇帝一时雅兴大发,挥笔替这家写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位大老粗皇帝的春联倒是粗中有雅,有点儿意思。
过去贴春联是有许多讲究的。在北京,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平民百姓一律用红纸,守制者(即有父丧或母丧)要用蓝纸,庙宇则要用黄纸。
春联是属于楹联的一种﹐所以写春联必须符合对对子的各种要求﹐上下联字数要一样﹐词性要一致﹐句法要相同﹐平仄声要反对﹐这样读起来才能琅琅上口。春联的内容是吉祥喜庆,写出美好的祝愿﹐歌颂艳丽的春天﹐诗情画意,万般喜悦﹐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联之中, 令人赏心悦目﹐比如﹐常见的传统佳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等等﹐多年来一直在流传﹐而且人们撰写的新春联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年丰人寿福如海﹐柳暗花明春似潮”﹐ “一夜连双岁岁岁六畜兴旺﹐五更分二年年年五谷丰登”﹐等等。人们还利用汉语、汉字独有的特点, 匠心独具的创造出了一些具有个性的春联,一些行业店铺联﹐即属此类﹐比如:
入门尽是弹冠客
去後应无搔首人
烫发推头除旧貌
吹风修面换新容
这一看便知是理发美容店。近年来﹐一些文化人也很喜欢写些具有个性的春联﹐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怀。杭州一位郑先生﹐他十分关注三峡移民在杭州的生活﹐於是他撰写了一副春联﹕
西湖碧波长江浪﹐浪涌碧波
杭州主人三峡客﹐客变主人
横匹是﹕***建和谐
这副春联无论内容还是文字﹐都是值得称赞的。还有的春联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读後令人捧腹。据说有一位穷书生,家贫如洗, 看见人家过年,大鱼大肉, 而他囊中羞涩,於是它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
别人过年下八上二
我辞旧岁外九内一
大家看了都不明白,仔细琢磨,才恍然大悟,原来别人过年都吃饺子,包饺子时,八个手指在下面,两个手指在上面捏,他家过年吃的是玉米窝头,作窝头时,九个手指在外面团,一个手指作窝头眼。这位先生用春联在与自己和大家开个玩笑﹐也算“穷欢乐”﹐过个快乐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