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讲师起名?
李艺祖在中国土生土长,却是来自外国的弃婴,被北京的一对夫妇收养。虽然中国不是他的家乡,但他在中国长大,在中国扎根,所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中国人,他也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献给了祖国。
1.外国的弃婴在中国抚养。入乡随俗,年轻时入乡随俗。
1938,天津出生了一个宝宝。不知道为什么,新生男孩的父母和他失去了联系。幸运的是,这个外地弃婴被北京的一对夫妇收养,取名李一族。
想必北京的这对夫妇希望这个小男婴将来长大后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但他的祖国和别人想象的不一样。
就这样,李一族随父母定居北京,读书长大。稍微长大一点后,人们发现李一族鼻子高,眼睛深,应该是欧洲某国的人。然而长大后,李一族却没有了外国人的习惯。他说着北京话,他的日常生活和习惯与普通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同。虽然他看起来像个外国人,但和他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认为他来自中国。
2.长大后学会了援疆,一辈子都认中国人。
1961李一祖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专业是地质调查与找矿。选择这样的专业,意味着李一族要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必然是在田间劳动,吃住在户外。
不过一族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的一个地质单位,工作也没那么辛苦。但是李一族感觉新疆还是很落后的。他既然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就应该支援新疆,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他做了两次报告,上级决定让李一祖去新疆。在新疆,李义祖成为156煤田地质队的一员,他的工作是进行煤田地质普查。
在新疆,他和同事们露宿野外,勘察煤田地质,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就连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李一族都去过。
虽然工作辛苦,但李义祖并不后悔,因为他的工作可以改变新疆的面貌,而这正是他想要的。就这样,李一族兢兢业业地在新疆工作了二十多年。
几十年来,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李一族都认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知道如果他穿上西装,他会看起来更像一个外国人,所以他选择穿一件中国人爱穿的夹克。其实就算他穿西装,认识他的人也不会把他当外国人,因为他把自己献给了养育他的中国。
3.新疆风霜四十年,下一代不会忘记。
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在新疆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李义祖已经步入中年。考虑到李义祖年龄渐大,地理和勘探知识丰富,对新疆煤田地质环境也比较熟悉,上级要求他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
李义祖曾任自治区煤炭厅原分学校、156队分学校校长。后来调到乌鲁木齐市教育局,直到1998退休。
退休后,李一祖也闲不下来,更何况早年爬山,搞探险,早已练就一身好身姿。于是李一族打算用自己的知识和退休时间来教育下一代。
就这样,李以祖加入了乌鲁木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担任常务副主任。同时被自治区青年科技讲师团聘为讲师。李一族对新的教学岗位充满热情。
在课堂上,他利用科学原理,把一些废旧材料变成了“科学产品”,比如“磁悬浮飞机”、“旋转玩偶”。
他的教学不仅有趣,还能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可以说走在了教育时代的前沿。看到这样一个知识渊博、热情的老人,谁能相信他已年近古稀?
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弃婴,永远忘不了养育他的祖国,一辈子装成一个中国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奉献给新疆落后地区的建设。多么高尚的品质和行为。李一族,他一直惦记的祖国,其实是养育了他的中国。他的祖国早就是中国了。
如今,李一族已年过八旬,但身体依然健康。此前,在央视录制的一档节目中,李一族还能爬雪山。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么好的人,晚年不是应该长命百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