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的历史故事
(1868—1910)清朝泾阳县(今三原县)路桥镇孟店村人,当地女财阀。她家是贵族家庭。17岁时,嫁入泾阳县吴安镇安五堡村吴家。她的丈夫吴品在婚后没几天就去世了,因为吴家没有男丁。从此,一直称吴为“寡妇”。她婆家的祖上是唐朝从江苏迁来的。为了确保年轻一代的永久和平,她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吴安”。历朝历代之后,后裔繁衍,清初兴盛。当时吴氏兄弟分东、西、南、北、中五院,又称五院,以东院最为繁盛。吴周婆家的曾祖父吴恒德是东院人。至于我祖父吴华宣(字如瑛),在甘肃凉州经商获利,以银捐“册封吴德为骑卫校尉”封号。一方面,当我的岳父魏文(字)不断捐钱为官,先后担任湖北后步道台、山西宁武知府;另一方面,借助在淮安办理盐务(在户部注册,承接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盐业专营权)和掌握数百份盐引(即朝廷颁发的食盐专营许可证),在扬州设立盐务总所,各地设立分号,年入百万银,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盐商。光绪丙子年(1876),魏文去世,吴商开始衰落。吴周家来吴家接班后,他听政用人精明,勤于算计,尽心尽力理财聚财,使吴的生意迅速兴隆起来。吴氏家族原有的产业,如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继续维持盐商,先后在湖北、上海、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地设立了许多商号。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势力逐渐扩大。当时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吴佬打算跨县走,不吃别人家的饭,不住别人家的店”,形容他的实力。吴周家族凭借庞大的资本和官商势力,独占奇地,出其不意地攫取,在商业繁荣时期(1890-1900)聚敛了大量财富。她在安五堡模仿北京故宫的格局,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豪华住宅。大厅陈设全是当时最好的,她的日常生活极其丰富奢华。仆人达到2000多人,她一年花了10多万两银子。随着财富的增加,吴周家族寻求政治地位。光绪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逃到xi安避难。吴趁机以“助国难”为名,向慈禧太后行贿10.2万元。慈禧太后对她的行为大加赞赏,授予二品夫人称号(一品夫人是武周死后赐的),并赐“护国夫人”金字匾。武周家族为了显示自己的雄风,大手大脚,上演了三天三夜的大戏。此时,她正处于皇帝的国家利益之中,声名显赫,这是她一生的鼎盛时期。武周家族也捐了一大笔银子给救助灾民、修建孔庙等公益事业。守寡二十多年,吴佳用精明的聚敛财富和名利的手段成为关中名门,而我也被百姓奉为“活财神”。42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