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你身边的小超市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那么一间小卖部,小卖部有最温馨的回忆,被货物塞得满当挡给人拥挤的踏实感,几毛钱的小零食,不贵的小玩具,日常需要的杂货,店主们的店也大多开在自家附近。消费的人群和店主都是认识的关系,走过路过的时候还会打个招呼带个好,温馨得像家门口一直亮着的灯。不过,这盏灯也不会通宵亮着,总会有休息的时候。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小卖部越来越少,便利店越来越多,7-11、喜士多、罗森、全家……身边的便利店正一点点侵蚀着小卖部,以不可见速度悄无声息地扩张着。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便利店和小卖部是同质的,日常所需要的物件基本都能在这里找到,比起大型超市、百货商店简直不能更方便,但“便利店”却是货真价实的舶来品,便利店起源于美国的加油站附设小店,发扬光大于日本6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期。

从发展历程来看,便利店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型(Traditional)加油站型(Petroleum-Based)

传统型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服务辐射半径500米左右,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如7-11、Circle K)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

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发展较为迅猛,2000年美国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业门店总数的76.1%。

便利店在日常经营中率先引入了POS系统,现如今在中国经营中还引入了各种网络支付系统,让大家消费的更方便。现在不带钱包只带手机就可以走边天下都不怕。便利店店员能将三四千种商品井井有条地呈现出来,顾客日常会缺的东西都能从中扒拉出来,按时更换商品保证商品的质量安全。顾客可以在便利店交水电煤费、订各种票,甚至还会有ATM机……它是家门口的微型超市+邮局+银行+政府水电煤气公司收费窗口+各种订票公司+复印冲印店+非处方药店的集合体,让路过的你能用最短的时间解燃眉之急。比起小卖部的家庭式温馨感,便利店像智能机器人,冰凉凉给你人性化的关怀。便利店是一种很严谨的商业行为。便利店是由10个以上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到统一订货,集中配送,统一结算,实现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而我们经常光顾的便利店只是企业对外展示的一环。

对于消费者来说,便利店不同之处并不是品牌,而是哪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消费者粘性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高。为了同业竞争,便利店在日常经营中会利用大家的“集邮心理”采用积分消费的方式,比如有多少积分(换购或者加一些钱)就可以送东西,造型独特的小物件虽然并不是必需品但还是能轻而易举地讨顾客的欢心。在日本,这些小物件甚至有可能是艺人的小周边,吸引粉丝以带动消费。比起小卖部的家庭式,便利店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是最大的进步所在。便利店竞争到一定程度拼的就是专业的供应链团队,还有经营过程中长时间累积下来的诀窍。比起小卖部的家庭式,便利店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是最大的进步所在。

那些被你忽略的便利店小窍门

1、入口处左手边摆放杂志读物架、冰淇淋等冷藏食品的雪柜;

2、迎门三排货架分别是日用品类、即食类及点心类;

3、便当和饮料会摆放在一起,买了便当顺手可以拿瓶饮料。

4、收款台旁边一般摆放热饮料、关东煮、咖啡豆浆、热包子;

5、最里面一般是冷柜,一个摆放饮料、啤酒等饮品; 另一个放置寿司、饭团、便当等快餐。

6、店铺走道应该至少达到94cm的宽度,避免高峰时段的拥挤现象。

7、货架高度设计合理,中心货架不高于17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