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零件的名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3500年的历史。那时候叫“嘭”。后魏时期,伞用于官方仪式,人们称之为“罗伞”。伞的大小和颜色随着官阶的大小而变化。皇帝出行时用黄伞以示“庇护百姓”,其实主要目的是遮阳、挡风、挡雨。伞在中国诞生后,随着开放和交流的日益增多,逐渐传播到国外。唐朝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了19批“驻唐使节”,共计500余人,包括医生、画家、音乐家和各行各业的学者。他们到中国观察和研究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艺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还把包括制伞技术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1747年,一个叫祖纳斯的英国商人到中国旅游,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他们把伞收起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当他们回到家,他们买了一个。他回来后不久,恰好是一个雨天,他打开带回的伞,走在伦敦街头。按照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天上下雨是天意,用伞遮雨是违背天意的,这是很大的违法行为。哈努威为此遭到嘲笑和诅咒,甚至有人向他扔鸡蛋。但是雨伞的好处大家都能看到,最后在反对派中逐渐流行起来。到了19世纪中叶,雨伞已经成为英国人的必需品,使用雨伞也成为英国人的一种荣誉。
4000年前,一个小孩头上顶着一片大荷叶,在雨中行走,雨珠顺着凸起的荷叶斜边滚下,启发人们发明了雨伞。“头顶的荷叶可能会启发人们创作雨伞,但也有可能是小孩子模仿大人戴帽子的天真无邪,和小孩子骑着竹马,腰间别着木手枪没有太大区别。就算退一步讲,头顶荷叶的启示是有道理的,但“4000年前”又该从何说起呢?其实关于伞的发明,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就是广为流传并有文字记载的“鲁班大师”。据说鲁班在乡下给老百姓干活,他的媳妇云石每天来回送饭。在雨季,她经常被雨淋。鲁班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下雨时,他可以在亭子里躲一会儿。亭子虽好,多设亭子总是不方便。而且春天孩子的脸一天变三次,夏天雷雨来的快,甚至快如闪电。云突然想到“要是有个小亭子在身边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恍然大悟。这位强大而全能的中国发明家按照亭子的样子,剪下一块布,装上一个可移动的骨架,装上一个把手。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所以就出来了。据玉屑说,伞是鲁班的媳妇为了照顾整天在外工作的丈夫而发明的。看来如果要申请专利的话,还是鲁班夫妇共享比较合理。这把伞的发明是他们夫妻恩爱和相互关心的产物。
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能工巧匠。孔,一个同时代的人,周游世界,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日晒雨淋。于是他在车里做了一把固定伞,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防晒避暑。这种随车固定的“伞”,可以在1989年发行的J162《孔子诞辰2540周年》第二枚“环游世界”纪念邮票上看到。
由于伞在社会学上的衍生意义,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军、权贵的权力象征,这一点在《左传》、《北武典》和《金淑舆服志》中都有明确记载,并严格分等级。伞的材质、颜色、大小,就像头上的黑纱、身上的皇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和身份地位的标志。比如汉代规定,吃小米两千石以上的九品大臣、三品官员用黑伞,吃三品以上的官员用绿伞,而宋代皇帝用红黄,普通官员用青色。所以在古代,皇帝或高官出巡时,轿子或汽车都要打着伞,以示“护民”。所以这种伞也叫“凉伞”、“伞”、“全民伞”,书面语也叫“遮阳伞”。秦始皇陵的T151青铜车马,千里独骑中的T131“华盖”,都是伞使用者身份的标志。这种用伞祭天仪式最华丽最充分的表现,也许就是台湾省府颁发的《明人出警入海市蜃楼》。两个五胞胎加一个局部放大。只有在第二张地图中,红绿黄蓝白五把“伞”五彩缤纷。《警图》第三、第五张,既有左右对称临时合拢,扛在肩上,又有中间,令人动容,气势磅礴,可谓出类拔萃。正因为伞有象征富贵的功能,所以东方民间婚礼也有打伞的习俗。这一点在澳门和朝鲜发行的民间婚礼邮票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伞》第一次赋予刘春华的油画《文革时期毛主席去安源》社会学或政治象征意义。画中,乌云遮住了太阳,雨就要来了,毛泽东手里拿着一把伞走在茂密的山路上。该画于7月1968日以“两报一刊”发往全国,并被印成彩色传单,贴上邮票,成为世界艺术史上印数最多(共9亿多件)、广为流传的艺术作品,1995 10,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605万元拍卖原画,再次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伞不仅是古代的日常用品,也是官方的礼仪装饰品。也是戏曲、歌舞、杂技中常用的道具。台湾省省1983发行的《白蛇传》第一枚邮票,反映了“借西湖一把伞”的场景。正是这把曾经借过的伞,衍生出了徐贤和白蛇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而以伞为中心道具的民族民间艺术,则通过中外邮票来体现。
中国专场55《中国民间舞蹈》(第三组)中的《黎族三月三》描绘了一对黎族青年男女共撑一把伞,深情载歌载舞,生动地反映了黎族三月三的民族风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在越南,1962和1972发行的民间舞蹈邮票中,分别有一枚名为“伞舞”的邮票。1986新加坡发布的民间舞蹈中还有一种“苏门答腊民间伞舞”;这些以伞为中心道具的民间艺术,被搬上了各国的名片,极具动感和美感。由刘洪平创作。
保护伞家族
如今的雨伞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用来遮风挡雨,其家族可谓子孙万代,样式繁多。有放在办公桌和茶几上的灯罩伞,有直径两米多的沙滩伞,有飞行员必备的降落伞,有可以自由折叠的自动伞,还有用于装饰的彩色小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断寻求雨伞的新样式和新功能,因此一些多功能和新样式的雨伞也在不断被发明出来。比如日本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雨伞。伞柄上装有收音机。当伞打开时,你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此外,日本人还鉴于普通雨伞无法防止鞋子被雨水淋湿,发明了一种鞋伞。这种伞立在鞋尖,下雨的时候可以防止鞋子和脚被淋湿,但是在伞不开的时候是鞋头上的一个装饰。国外还有一种带香味的伞。伞一打开,满满的都是香味。你可以想象在雨中撑着这把伞有多舒服。
公元前1100年,中国的人们就已经用伞了,那时候就已经用伞来表明身份了。伞骨由竹子或檀香制成,并覆盖有由树叶或羽毛制成的伞面。“雨伞”这个词在12世纪才出现在英语中。过去只有阳伞,但在1733世纪,巴黎人用防水油布做伞。1750年,英国人韩伟出国旅游后带伞回伦敦,引起轰动。1874年,雪儿附近迪卡地区的金属拉丝工人霍克斯获得了弧形钢伞骨专利权。有了这个伞骨,伞就可以收紧,从此成为英国绅士们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学术界也有说伞是中国在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