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范纯仁字尧夫

1. 范纯仁字尧夫,始

范纯仁字尧夫,刚开始做官时,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处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上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件事向皇上禀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

被任命为同知谏院,他上奏说:“王安石改变了祖宗法度,搜括钱财,使民心不得安宁。《尚书》说:‘怨恨哪里在明处呢,要注意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啊。’希望皇上能注意那些看不见的怨恨。”神宗说:“什么是你说的看不见的怨恨呢?”范纯仁回答说:“就是杜牧所说的‘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啊。”神宗赞许他,采纳了他的意见,说:“你善于分析政事,应该为我逐条分析上奏自古至今可以作为借鉴的天下安定和动乱的史实。” 富弼任宰相,称病在家闲居,不理政务。范纯仁说:“富弼蒙受三朝君主的恩顾和倚重,应当自己主动担当国家的重任,可他却为自己之事的忧虑超过为众人之事忧虑,为自己的疾病忧虑超过了为国家忧虑,在报效君主和立身处世两个方面都有过失。”他所上的奏章,言辞大多激烈直率。

出任庆州知州。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制裁不尽了。”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能不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的。纯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缴纳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放了他们,就又会做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纯仁说:“依法他们不至于犯死罪,却因这样的意愿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全将他们召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被授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是荐举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纯仁所推荐的。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庭之下呢?”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遗漏正直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荐举的呢?”

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常常告诫子侄辈说:“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是聪明人,宽恕自己时也会糊涂。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思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达到圣贤的境界。”

2. 范纯仁字尧夫,始

范纯仁字尧夫,刚开始做官时,出任襄城县知县。

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处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上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件事向皇上禀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

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 被任命为同知谏院,他上奏说:“王安石改变了祖宗法度,搜括钱财,使民心不得安宁。

《尚书》说:‘怨恨哪里在明处呢,要注意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啊。’希望皇上能注意那些看不见的怨恨。”

神宗说:“什么是你说的看不见的怨恨呢?”范纯仁回答说:“就是杜牧所说的‘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啊。”神宗赞许他,采纳了他的意见,说:“你善于分析政事,应该为我逐条分析上奏自古至今可以作为借鉴的天下安定和动乱的史实。”

富弼任宰相,称病在家闲居,不理政务。范纯仁说:“富弼蒙受三朝君主的恩顾和倚重,应当自己主动担当国家的重任,可他却为自己之事的忧虑超过为众人之事忧虑,为自己的疾病忧虑超过了为国家忧虑,在报效君主和立身处世两个方面都有过失。”

他所上的奏章,言辞大多激烈直率。 出任庆州知州。

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

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

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制裁不尽了。”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能不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

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的。纯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缴纳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放了他们,就又会做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

纯仁说:“依法他们不至于犯死罪,却因这样的意愿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全将他们召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被授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是荐举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纯仁所推荐的。

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庭之下呢?”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遗漏正直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荐举的呢?” 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常常告诫子侄辈说:“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是聪明人,宽恕自己时也会糊涂。

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思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达到圣贤的境界。”。

3. 英语翻译1、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2、天子宿卫,令敢尔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注〕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B小题2:A小题3:①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

(评分点:①燕:安定,闲适。1分。

②辄:就。1分。

全句大意2分。)②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

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评分点:①言:交谈。

1分。②就:接近,靠近。

1分。全句大意2分。)

小题4:示例一:在极度贫寒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或“躬樵爨以事父母”)示例二: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

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

(或“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其他答案也可,言之成理即可)小题5: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小题1:。

5. 尧之执中,舜之精一;禹之只承;汤之日新;文之望道未见;武之敬胜

予惟千圣一心,万古一道,惟心一,故道一;道一,故学亦一.昔尧之告舜,曰:“允执厥中.”及舜命禹,又加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夫“道心”即“中”也,“精一”者“允执”之功,而“精”又“一”之功也.“惟精”故“一”,“惟一”故“中”,此万世心学之源,盖蔑以复加矣.其后孔门一贯博约之教,诚正格致之说,亦不过发明“精一”之旨.而予欲无言,夫子亦已自病其言之详矣.至孟轲氏又有知言养气尽心知性之说,而指出孝弟为良知良能,言虽益详,而于孔门之教实多发明.自孟氏没而斯道失其传.汉、晋诸儒皆以记诵词章为学,说愈繁而道愈晦,学愈博而道愈离.以及五季之衰,晦蚀甚矣.有宋大儒周、程、张、朱诸子者出,以斯道为己任,不得已而有言“精一”之旨,赖以复明,而学者流弊或不免堕落汉、晋,几失宗旨.至胡元之变而斯道且沦没矣. 明兴百有余年,文教虽盛而流弊亦浸以滋,先生亦不得已而揭“致良知”一语以示人,所以挽流弊而救正之,无非发明孔门致知之教,而羽翼斯道之传.要其指归,则“良知”即“道心”也,“致”即“精一”也,即周子之所谓“纯心”,程子之所谓“定性”也.夫岂外诸儒而别立一门户耶?是故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 至哉,孔子之告哀公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噫,尽之矣!夫为人臣者,无不知忠其君;为人子者,无不知孝其亲,此良知也.知此、体此、强此而一于诚.为臣尽忠,为子尽孝,此致良知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舍人伦日用之常,而曰吾得不传之秘,立门户以自高,非予所望于来学也. 这段话也许对你理解你的问题有帮助,执中指对一件事物按最好会怎样,最坏会怎样来推算,然后选择折中的办法;一,在国学中有特别的含义,伏羲一画开天,一代表道,代表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代表宇宙,代表人们分析认知前的事物本来的真面目,代表自然运行的规律等等,这个要用心去体会,言语是很难表达清楚的,精一就是要心领神会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可能是指“阴阳八卦”推演,远古的时候巫和王其实是一体的,而中国哲学思想的发源就是“一”,有“一”才有“——”,就是阳和阴,然后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这个你要详细了解,要研究周易才行.禹只承,是说禹完全继承舜的治国之策,没有增减,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进步很慢,政策没什么变动也很正常;汤的时候,社会变动剧烈,所以汤的政策是日日更新;周文王把8卦推演到64卦,反而没有发现道的真谛;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是说武王治国敬业不敢懈怠. 这段话是对三王和汤,武等圣贤的治国之策作一个纲要性的说明.。

6. 纯仁字尧夫,仲淹没,始出仕 出自哪篇文言文

范纯仁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生于天圣五年(1027)。第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通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祐三年(1088),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绍圣中,贬永州安置。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年七十五。谥忠宣,有集。

鹧鸪天

和持国

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7. 纯仁字尧夫,仲淹没,始出仕 出自哪篇文言文

范纯仁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生于天圣五年(1027)。第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通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祐三年(1088),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绍圣中,贬永州安置。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年七十五。谥忠宣,有集。

鹧鸪天

和持国

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8. 文言文宋儋年暴死脱脱翻译

宋朝参军宋儋年暴毙.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字尧夫)派弟子吊丧.检视遗体时,发现死者口鼻出血,因此范纯仁怀疑参军是死于非命,经一再逼问,果然供出参军的妾室与小吏有 *** ,于是两人就在鳖肉中下毒.

范纯仁在问过厨子肉食是第几道菜后,说:“哪有中毒的人能支撑到饭局结束?”

再传两人审问,原来宋儋年长年吃素根本不沾肉,两人供说在鳖肉中下毒,只是为了想日后翻案好脱罪活命.事实上是宋儋年酒醉回家后,他妾室又劝他饮下毒酒而死,案情大白后,两人都按律治罪.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D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内容上下句“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大意可知,贻:送给。贻书:给……写信。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①表明邵鄘读书勤奋;④讲的是许多贤人敬重邵鄘。这两句均不能表现其隐士风范。所以选D。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房子”表述不正确,原文说的是“以候其至”,他是为邵鄘建造的。所以选C。

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他的祖先是范阳人,他的父亲邵古带着家人来到衡漳,后来又迁到***城邵鄘三十岁那年,到河南游历,将他的双亲埋葬在伊水旁,于是成为河南人。

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他读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开始治学时,坚毅刻苦自励,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上床就寝有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而唯独我还没有周游四方。”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越过淮水、汉江。周游在齐、鲁、宋、郑等古国的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已经在我这里了。”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他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主持双亲丧礼的时候,极尽礼仪,异常悲伤,以致伤了身体。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经常与他交往,为邵雍置办了田宅。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收成仅能满足生活之需。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驾行,随意所行。士大夫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儿童仆役都欢呼相告“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的姓名。有时候留下连住两三天才离开。有好事者仿照邵鄘的住所另外为他建造了一个房子,等候他的到来,名字叫“行窝”。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认为新法紧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离去。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纷纷致信询问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上书求去有什么用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访求隐逸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后来朝廷又让推举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