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力量——湖北新军

1858年,在目睹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堡后,英国驻清二进公使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着足够的弹药,可以走遍中国。”英法联军攻下大沽堡后,到处都是清军的尸体——因为外面有强敌,需要重建一把剑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压迫,清* * *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但是,起初的认识只停留在武器装备上,在军事行动上没有任何进展。直到1895-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毫无章法,日军还没来到有效射程内就开始射击,就是为了吓唬和震慑敌人。日军等清军弹尽粮绝才进攻,清军大败而逃。出自插画师:甲午战争后,清终于认识到旧八旗、绿营士兵无能,要想保住国家,就得另起炉灶培养新兵。但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地方割据的苗头有所抬头,中央政府的权力一直在下降。不仅仅是中央皇权想要训练一支新的军队。各地也开始加紧训练新军,以求保存实力。当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是新军的代表。——北洋新军接连成为“袁家军”。自袁世凯驻训以来,北洋新军日益壮大。1895袁世凯以帮助朝鲜国王训练500名新兵的美名主持新军训练。原本作为清朝命脉的北洋新军,逐渐被训练成袁世凯的私军。北洋军事集团成员袁世凯很会笼络人心,军方必须亲力亲为,尤其是亲力亲为发薪水。电视剧《走向和谐》中,新军的军官们在每天的演习前都有三个问题:“我们吃谁的饭”、“穿谁的衣服”、“为谁的家庭做贡献”。士兵们齐声响应:“吃袁的饭”、“穿袁的衣服”、“为袁做贡献”。清* * *苦心培养的新军,都把袁世凯当做衣食父母,尊为神。以至于只知道袁,不知道还有个大清朝。五位中华民国总统从训练站出来。袁世凯、徐世昌、冯、曹锟和段都从车站走了出来。粗略算了一下将军有28个之多,七桌麻将打完还剩下一个!二十年的苦心经营铸就了一把利刃。今天主要说的是湖北新军,一支由北洋学堂大臣张之洞在湖北训练出来的“新”军。第八镇的军队,由张彪统治,第二十一个混合协会,由李统治。清末新军沙盘教学从袁世凯开始,到1911年清帝退位,全国共培训新军24万人。袁世凯北洋部总人数为654.38+045万,占总人数的60%以上,按精锐新军计算,90%以上。但在这支精锐新军中,只有湖北新军第八镇非北洋莫属。张之洞曾在两广与法军作战,深感中外军事差距,经历甲午战争,明白清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不仅仅在武器装备上。后来当两江总督时,他在江苏南京学会了模仿德国的制度,聘请德国军官教导和指挥军队,建立了“自强军”。在张之洞看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在于其“用西方的方法”,所以中国必须“改旧方法”,即采用西方的方法来训练士兵。他随即提出江南“万人练一军”,并提出三种训练方法:一是招募外籍将领进行乐队训练;二是派遣人员出国留学;第三,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陆军学校。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培训、促学、办厂三端在湖北展开大规模洋务新政,尤其是“培训为先”。他以湖北地处长江上游,土匪会出没,军事装备尤为关键,而湖北省又缺钱又招不到外军为由,请求朝廷将他在南京的“自强军”五百人派往湖北。以这500人为基本队伍,分成两个营,由张彪、岳思毅担任两个营的管理军官,以德为总师长,参加德军制,鼓起勇气,补足两个营的人数,编为湖北近卫军。下一张图是湖北新军1900后的训练照。这组照片是由斯塔福德·弗朗西斯拍摄的。实战演练队列训练马战演练湖北新军湖北新军唐等人视察湖北新军并合影留念。我们看见了两个人,李和张彪。湖北新军武昌起义后,张彪被打走,起义军召开会议,选举李为湖北军总司令。这才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关于辫子问题,直到辛亥革命才剪了辫子。新军开始全国编练,新军弃旧。请来外国教官,整体向西方学习,连军医、军乐队都照搬。从兵源上来说,和过去有很大不同。旧军队的士兵多为游民、农村流氓,而新军队在士兵的挑选上特别严格,对年龄、体质、文化程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刚开始辫子扎在头顶,却阻碍了16-25岁的训练年龄要求;四英尺八英寸长;凡身体虚弱或有眼疾或隐疾者,不予接受;有不良嗜好或有过刑事案件者不予接收;葛勇的遗弃和流浪也是不被接受的。后来清廷废除了科举,很多读书人加入了新军的行列。因为新军是按照西式的方法训练的,所以受过教育的人参军更可取,往往优先录取。但是,就是这个辫子,让中国人学外国人跟日本人不一样。武器装备越复杂,障碍越多,辫子很容易被装备缠住,发生意外。由于满清的统治,有没有辫子是个政治问题。一开始很多人放上去但是还是很做作。所以,对于新军来说,剪辫子是有充分理由的。此外,新军的核心思想是西学东渐,新兵中有不少是知识分子,还有一部分是留过学的军官。后来很多军人选择剪辫子。在这种背景下,士兵和军官对脑后的辫子越来越不满意。很多人喝了一点酒就把辫子剪了。清* * *当时就不知所措了,我绝对不会把没有辫子的* * *头剪掉。所以军营里没有辫子,是为了惩罚它。如果你遇到一个更开明的军官,你甚至不会受到惩罚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士兵时,我首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以论证编发的正确性。如果行政长官想惩罚他,他也不能这样做。辛亥革命爆发前几个月,保定军校上演了上千名新生剪辫子的事件。幸好,段被制止了,否则蒋介石大概会体验到“革命党”的滋味。——湖北新军,从德国到日本,从江南原自强军。张之洞刻意模仿德国的军事制度。当时张之洞认为:“军队以德为先。在德军的营制中,每一个军都要有一个步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骑兵队和一个工兵队,几个人合起来就是一个军。”他希望模仿德国的军事体制,训练一支由各军兵种组成的新型军队。清末新军都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对新军的训练和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国际局势正在迅速变化。胶州湾事件后,德国侵略者的嘴脸也暴露无遗。德国人的形象在中国大打折扣。甲午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格局发生新变化,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迫使日本为了自保而对中国示好。敏感的张之洞也从仇恨中恢复过来。为了减少日本民众强烈的反华情绪,日本参谋本部、军事部门等机构频繁派人来华游说。为了广交朋友,他们表示愿意为中国培养留学生,帮助中国促进学习和培训。清朝末年,军装是经过反复考虑的,德国军官的费用和他们傲慢的态度,日本可以接受国外的军事学习等等。最终确定了向日本学习的定位:由于语言相同,物种相同,距离短,成本低,中国可以向日本学习,更快的达到向西方学习的效果。65438年至0898年,张之洞派20名湖北学生赴日学习军事装备。张之洞与袁世凯——从湖北新军到辛亥革命,人们对两军的评价是:北洋新军以勇取胜,湖北新军以学取胜。这其实是很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支军队中,一支逐渐走向革命道路,而另一支却成为“北洋军团”的私兵。湖北新军的训练不比北洋新军差,但是因为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区别,经费差距很大。两军军官文化素质差别不大。大部分是武备学校毕业的,但湖北新军中也有一些归国的军校学员。但是,士兵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北洋新军重视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素质,而湖北新军更重视文化素养,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勇”和“学”的这种区别。清末新军也有不少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正是由于儒官张之洞与枭雄袁世凯的不同,张之洞才把文化素质作为重要条件,不仅明确规定,而且逐步提高了要求。湖北新军文化素养较高。其中外军学生较多,所以士兵相对简单,将领也比较开明,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清末湖北新军成为革命派开展宣传和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换句话说,湖北新军没有“军阀”的习气,容易被革命党人拿下,这也是湖北新军成为清朝第一进步军人的原因。目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湖北新军有2000多人直接加入了革命组织* * *理事会和文学社,受灾群众有4000多人。站在清朝阵营的不到1000人,于是士兵们思想先进,逐渐被革命党渗透,致力于革命救国,逐渐发展成为反清的主力军,成为向清朝打响的第一枪。湖北新军成为革命军,北洋新军给了清朝一击,几十个将军通电赞成* * *和。北洋军是袁世凯一手带大的,实际上已经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他们偏重实战技能的训练,思想上受愚忠教育。他们逐渐被袁世凯控制,致力于升官发财,成为谋取权力的工具。南北新军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脱离了对清朝的效忠。不同之处在于自下而上的起义和军事领导人的“叛变”。——北洋新军如何叛变在震惊满清的武昌起义后,他们重新启用袁世凯,率领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军(湖北新军)。当袁世凯出山奔赴湖北前线时,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的第一次交锋——“杨霞保卫战”打响了。作为袁世凯嫡系第一镇,北洋官兵士气大振,兵临汉口,仅用1天就攻入城内,势不可挡。武昌起义后,当时南北合议形式的杨霞保卫战以失败告终,但拖了清军主力在鄂40天。此时,中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了清朝的统治。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革命势力占领,革命势力和清朝* * *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此时此刻,能否统治大半个国家,就看袁世凯的想法了。很多人劝袁世凯南北议和,南方各派普遍同意的条件是:只要袁世凯支持和平,就选他当总统;袁世凯必须逼清帝退位。袁世凯开始营造退位氛围,贿赂大太监小吓唬太后,抛出优待。最后,他发动了北洋将领的“军谏”。袁世凯让段联合50多名北洋将领,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惠条件,同意* * *和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65438+2002年2月2日,清廷召开御前会议,为了获得革命者的优惠条件,决定退位。02年2月12日,玉龙太后与六岁的溥仪皇帝在养心殿举行了最后一次会面仪式,发布了退位诏书,并最后一次加盖了玉玺。1912年中国退位,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事集团站在了中国历史的龙头位置,执掌中国。清朝遗民回忆起五六年前的“张德秋演”(1906 10),南北新军也谦恭地听从清朝的指挥。当时媒体盛赞:“我们举几个省编的部队,用在一个地方,让他们都服从中央的命令,这是前所未有的,是四面八方的眼光。”“这是清中央最后一次完美操纵南北新军。——湖北新军的结局清朝李退位后,能与袁世凯抗衡的,李算是一个。袁世凯多次邀请李到北京工作,但李一拖再拖,最后却被段以绑架的方式请到了北京。段作为陆军总长,又兼任湖北总司令,新军湖北大营最高的山塌了。清末全国有新军十六个镇(师)、十八个混编团(旅),湖北新军占第八镇、第二十一个混编团。南北和谈后,八镇一小部分被端方带入四川镇压四川护路运动起义。段方被杀后回到湖北,重组,1913解散。黄兴和大多数湖北新军一样,相继下岗。民国元年,鄂军八镇合并为五镇。民国二年,二院五镇合并为三师两旅;民国三年二月改为一师一旅,四月改为两个步兵旅,之后陆续解散。其他人则被其他军阀势力收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在罐子里养一只乌龟,你越养它,它就变得越小。事实上,作为地方军,一个省是不可能养活八个师的。不仅袁世凯试图解决湖北新军,他们也知道这不可能长久。后来革命党无兵可用,几次“反袁”战斗都依靠其他军阀,这可能是他们选择创办黄埔军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