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日记
普陀山的好,就是不抱任何目地地走,总会有新发现。岛上人车分离,行人可以很安全地走在自己的领界里。
这个季节,日照越来越充沛,植物攒了一整个冬春的力气,仿佛一夜之间长开。前一刻还是早春的凋敝,太阳一到,就是满眼的植物耸入蓝天,这是自然的奥秘。
普陀山六观亭到仙人井之间的连廊 本文图片均由 蒋瞰 图
从北向南,喘气爬上一个陡坡,海面豁然开朗。拂过浓荫,蔽日休整。再往前,青瓦黄房,寺院群在眼皮底下,古佛洞到了。
坐西朝东,揽大海于庵前,庵前无一人,远观海境,近听涛声,和宝陀讲寺建筑群正好一低一高。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亮点,便是古佛洞曾拥过有一具肉身菩萨——开山祖师仁光圆寂后三年,肉身不坏,其徒涂以金漆,奉于洞中,古佛洞因此得名。
古佛洞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废弃半个世纪,山门重开后,古意没了,寺庙外观簇簇新,寺前再辅以鲜艳的盆景。
下一站宝月庵,见一比丘尼和人坐在公交站台上讲话,说着疫情。
接着就到了飞沙岙。从北面合兴到大乘庵,将近5公里的路上,这是唯一的一条大路岔口,东面通往梵音洞和善财洞。明朝抗倭时期,飞沙岙曾是驻兵之地,有“岛中沙漠”之称,故历来有商船采沙此间。1956年,普陀县矿沙公司进驻古佛洞。
到了这里,差不多就是普陀山的东天门了,热闹劲儿也大了起来,光线也更明亮,打在礁石叶片间,明晃晃的。眼前是一直在修建并未开放的羼提禅院,对面见一台阶,虽不确定是否能直接通往沙滩,却也经不住落叶铺就的松软。
羼提禅林原址,也是千步沙的最北端。
台阶下有照壁,镌“南无观世音菩萨”,民国书画家王一亭书。再下面有个五祖碑亭。羼提庵净土堂五祖,指的是民间“五祖”,从左往右依次是纯阳祖师、达摩祖师、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南屏祖师,画像高1.65米,宽0.84米,也是王一亭所绘,1988年,这座纯石建筑被列为市级文保。
事实证明,下台阶就可到千步沙滩,树立着一块石头,正反各书“望海”、“听潮”,仰头见望海亭。人们一般定义,从望海亭到几宝岭北,长约1750米的沙滩就是千步沙,是普陀山最长最大的沙滩。岛南过朝阳门,是百步沙,可以游泳,是海滨浴场。
午后的千步沙沙色如金,宽坦软美,踩着有弹性。有人说,千步沙适合晨练,因为南面有个观日阁。据《普陀山志》记载:朝阳洞在几宝岭尽处,洞内幽邃溟蒙,洞外巨石参差,积叠入海。洞上方昔有朝阳洞庵,1992年在原址建朝阳阁,又名观日阁,飞檐翘角。而起名“朝阳洞”,据说旭日东升时先倒映这个洞。洞外巨石参差,洞口直面东海,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在普陀山观日出,以朝阳洞为最,故有“朝阳涌日”之说。
大多数人对“观日出”有着迷之向往,他们崇拜阳气,期冀瑞气金光笼罩全身。也有人会选择晚餐后散步千步沙,毕竟白天忙着拜佛。晚上走在千步沙,转头能看到佛顶山上光亮如龙的香云路,是白天没有的景象。而人们赋予千步沙的美好愿望还是和爱情相关,说是情侣夫妻手牵手走完千步沙就能相守一辈子。
这样的故事不嫌多,不怕俗。
面朝大海的古佛洞
下午,普陀山变天,沙海深山呈现出刻意调低的饱和度。看抖音的小伙伴很快就认出了对面走来扛着器材的小哥,是直播普陀山的流量咖,于是凑到镜头前和通过同城进直播间的观众打招呼。爬到观日阁,小伙伴又和三位从山东开车而来的男士聊了起来,煞有介事地告诉他们小心路边的蛇。这个季节,蛇开始出动,多为毒蛇。
再从观日阁下到六观亭,直接通往仙人井。双连体角尺状的六观亭建于1983年,1993年重修,余秋雨为其题词。而仙人井的传说则是“井水清甜可口,大旱不枯,大涝不溢,过往香客都要停下来喝口仙水”。仙人井旁有个小房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每次去都觉得是个可以诗情画意的好房子。直到这次才发现它早就变成了一个小商铺,卖翡翠器物,为需要抄经的团队提供场所。
我不知道过多久后会时常回想起这段瓦尔登一样的生活,这是普陀山最清静的一段时光,凡是有点动静,都觉得是活力。有时候我一个人走,有时候有一二小伙伴。一个人的时候思考得更深,朋友一起时获取信息更多,他们也会和各种路过的人交谈。
三月十五月半那天(主要是4月8日、9日这两天),大家都在晒月亮,虽然实质晒的是手机。千步沙上游客星星点点,月亮星星裸眼可见,直接拍照不用修图。
海上明月
月亮引力引起海水潮汐,还看到过一个说法,满月时播种为好,柔和的月光会帮助种子催芽。寺庙没开的普陀山景区不算正式营业,路灯也还没开,但被皎洁的满月照得够亮。
(蒋瞰,作家,媒体人,著有《山居莫干》、《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