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中国?

现在看来,“中国”这个名字绝不是随便起的。

据《辞源》:“上古时,中国华夏民族创始于黄河流域,以为天下数一数二,故称中国,中国周边称四方。后来成为中国的专有名词。”可见“中国”这个名称的由来与“中”字有很大关系。其他如“中原”“中国”的由来大致相同。

谈“中”,崇尚“中”“中”“中”“正”(不“中”就不“正”)是中国古代圣人一直推崇的!这也是中国不被称为“东方”或“西方”的原因。

儒家的《中庸》开篇就指出:“不偏即平庸,不容易平庸;中庸者为天下正道,平庸者为天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庸”,不改套路叫“平庸”。“中”意为人间正道,“勇”意为人间硬法,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永远不偏不倚,永远与中国合作。这是必须坚持的规律,不能改变。这就是孔子传授的“心法”。

现在,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知道,中国的“中”字家喻户晓,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不一定是因为它“在人间”。中国古人的咬文嚼字也能说服我们。俗话说“唱一句话,可以断几茎。”。那么我这个大国的名字,如果一个人才觉得有哪怕一丁点不合适的地方,那几梗络腮胡子肯定就没了,说不定头发都要断了。再者,按照“五行”的观点,“中国”就是“土”和“黄”的意思,把皮肤黄的国家叫做“中国”,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中国人还是“中国”,更喜欢这个“中国”,认为这个“中国”真好,这样“中国”这个名字才能延续下去。而且“中”字的由来一定与阴阳五行八卦,也就是中国的周易研究有关。

说起《易经》,其实儒家的中庸之道和理学的“固守中道”都出自《易经》。因为首先这个“中”是周易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如果说中、中、中和、和合是《周易》哲学的理想追求,那么用“柔”就是乘着轻舟欢迎人们到达“和合”理想的彼岸。因此,易经强调“宜柔则刚”(《内聚传》),“柔中带刚”是《易经》中反复灌输的全部人生哲学。

子曰:“加我几岁,五十岁学易经,无大碍。”几年前,我5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易经,这样我就可以活得不至于损失太大。孔子有很大的相见恨晚的感觉,然后读了《易经》。

魏写了三篇独一无二的作品,可见他学习之刻苦。师父读易懂什么?在我看来,就人文哲学而言,他一般理解两个字:一个是“礼”;二是“中”。

孔子读了《易经》后,利用八卦模式的网络,建立了一大套“闭如罐”的礼制秩序。它是以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基础,在这种关系中注入强制性规范(名分),进而确定人伦关系中不同地位的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即父恩、子孝、兄恩、弟孝、夫义、妇听、长益、幼顺、君子仁等等。

孔子理解的第二个字是“中”。师父短暂的相见恨晚的感觉,主要是针对这个“中”而言的,他认为理解了这个“中”,就可以过上“无更大的生活”。应该说,《周易》强调“以柔抓中”无可厚非,是正确的;问题好像也在这里。这个道理只能不可言传。如果明明白白说出来,让世人知道,而且说这是“硬法”,恐怕很容易让人利用起来,误入歧途。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中庸思想过于强大,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发展成为“保守”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坚持住”也是好的;可惜,可悲的是,后世发展成了一种“自闭”文化。由此看来,崇尚“中庸”的人,就成了不遵守“中庸”的平庸之辈,成了典型的“犯规”。

小平先生说得好:“中国是世界上最不怕孤立、封锁和制裁的国家。建国后,我们被孤立,被封锁,被制裁了几十年。但归根结底,对我们的伤害并不大。为什么?因为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所以中国有野心,中国人民也有野心。我们还可以补充说,外来的侵略和威胁在我们看来并不高明,使我们更加清醒。所以外来的侵略和威胁对我们来说并不高明,我们可以从中获益。事实表明,想制裁我们的人也开始总结经验了。总之,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不信邪。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国是真正的“不落帝国”?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一般的解释是,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所以称之为“中国”。这个中央政府的中心部分是中原。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在发展初期认为自己的地位在世界的中心,但他们的观念没有中国古人那么强烈。

为什么中国古人有这么强烈的中央国家观念?这里面有玄机吗?

在中国早期历史中,中原是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中原原来的国王,也就是中国的国王,是黄帝,黄土地,在五方中代表中央政府。此后,周边地区的许多落后部落和小国一直试图打入中原,成为中原之王。在众多的战争和冲突中,最著名或最成功的事件,从最早的南方蚩尤攻中原黄帝的传说,到东方后羿攻中原夏朝,再到东方唐城率商贾灭夏,建立中原商朝。商被西北的周人入侵,在中原西部建立了周朝,疆域不断扩大;周朝灭亡后,西北的秦人统一了中国,国家中心西移,但仍属于中原西部。历史的发展至今仍是如此。匈奴在汉朝重新出现(匈奴在商朝开始入侵中原),但基本都被打退了;在随后的混乱中,边疆各民族直接参与,打来打去。隋唐统一后,边疆各民族依然蠢蠢欲动,但基本都失败了。但随即陷入混乱。宋朝建立不久,先是契丹人想占领中原,后来女真成功了。于是,女真人成了中原之王。但是宋人在南方建立了南宋,南宋没有灭亡,继承了国家的统一。所以,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双方都可以自称皇帝。

中原就像一顿大餐,周围的人都想留给自己,一个人享用。所以才会有“逐鹿中原”、“问鼎中原”的故事。

后来蒙古人来了。此时政治中心北移,中原成为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但是,政治中心的北移仍然具有地理中心的意义,因为北方版图扩大了。所以基本上还是一个地理中心。明朝以后,中央政府被满族人占据。

为什么中部地区如此有吸引力?中心的意义就像太阳。人类居住的地球属于太阳系。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所有行星的中心。太阳的强大引力吸引许多行星围绕它旋转。同时,太阳照耀着许多星球,阳光是地球万物的关键。

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初是在中原定型和发展的。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它扮演着太阳的角色。一方面,它具有文化凝聚力的能力,可以像太阳吸引许多行星一样支配周围地区。从夏商周开始,诸侯国臣民要团结在皇帝的中央政府周围,现在所有的“诸侯国臣民”也要团结在中央政府周围。另一方面,它的文化具有和阳光一样的教育功能,可以把周边纳入自己的文化圈。汉字“黄”在中国原本是可以发光的东西。中国古人直接把皇帝比作光芒四射的太阳,比任何国家都普遍。皇帝实行文化启蒙,这是中国的文化特色。文化启蒙就像阳光普照四方。中国的疆域从最初的中原逐渐向四面八方扩张。文化越发达,“太阳”照得越远,疆域越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不仅如此,文化之光还照耀海外,形成了东亚的华人文化圈。如果继续扩大,是否有可能形成古人所说的“天下大同”?但文化一旦衰弱,就像太阳变暗一样,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减弱,国家版图内部出现分裂状态。

中央的“太阳”不仅有让诸侯臣民不背叛不离开的力量,还有“康熙”之光(光芒万丈)造福室内众生。两者缺一不可。

中国文化的一路传承,不仅取决于核心思想和精神(这是传统的精髓)的传承,还取决于它的包容性和创新精神。中国的传统基本没变,但文化在不断变化,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

这种由中心向外扩张的文化模式是中国的特色,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凝聚力,这与中国历代对“护卫传统”的重视密切相关。它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它打破旧的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很少有文化像中国一样持续流传下来。所以,在世界上众多古老的国家和文化中,基本上只有中国能够一路保持和发展。对于这样一种屹立千年的文化,我能说什么呢?中国不会消亡,中国传统不会消亡;中国的传统不会死,中国也不会亡。虽然一百多年来,文化的光芒有些暗淡,但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相信它总有一天会再放异彩。中国是真正的“日不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