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生物群——永康生物群

永康生物群来自陈奇永康化石生物群(1983)。1991,陈更名为永康生物群。浙江省地矿局(1996)、蒋伟三等人(1993)都曾引用和论述过永康生物群,但由于对永康生物群的意义略有不同,生物群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永康群包括管头组、朝川组和方岩组。蒋维三等人(1993)所指的永康群仅包括管头组和朝川组,认为整合于横山组之上,假整合或不整合于方岩组之下。浙江省地矿局(1996)将管头组、朝川组、方岩组、克山组(含小平田组)统称为永康群,均以不整合接触覆盖于横山组或朱村组之上,隶属于中岱组或商汤组。本书所用的永康生物群是指产于管头组、潮川组及其相当岩层(横山组)中的化石的总称。与建德群寿昌组或磨石山群九里坪组呈超覆不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与方岩组下段或中带组下段呈连续过渡关系。永康群化石种类丰富,研究程度高,为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熟知。郝一春(1986)曾将永康群视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层序的代表(白垩系三联体观)。永康群有植物、孢粉、轮藻、腹足类、双壳类、昆虫、介形类、鱼类、爬行类和恐龙蛋等化石。主要属种见表7-2。

表7-2浙江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永康群(孔龙群)化石分布简表

继续的

继续的

继续的

继续的

继续的

继续的

注:▲表示化石的产状层位。

现按化石类别叙述如下。

植物

ruffordia-zamiopylum-pseudofrepolis组合。

该组合以本研究命名,适用于浙江省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化石主要产于浙江东南部的馆头组(孔龙群),主要的属种有:Gleichenites nipponensis、Cladophlebis browniana、hypiiopsis elon-GATA、O. psilotoides、Ruffordia goepperti、Pterophyllum lyellianum、Otozamites cf. beani、Zamio-phyllum buchianum、Brachyphyllum obesum、B. cf ningshiaense、Pagiophyllum crassifolium、Cu-pressinocladus elegans、Pseudofrenelopsis parceramosa、p大鲵等。详见表7-2。

该组合的面貌和基本特征与早白垩世早期植物群明显不同:在属的类型上,前者比后者弱得多,其中针叶树仍然繁盛,占据最突出的地位,但种类数量减少,组合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发现了更可靠的早白垩世欧美重要化石;Pagiophyllum已取代Cupressinocladus成为最重要的属,而真蕨类已退居次要地位,种类数趋于减少,以银合欢科为主,但欧洲有许多重要的早白垩世化石,即裸甲蕨和更可靠的Ruffordia goep-perti;苏铁大幅度衰退,其中的舌根泽米(Otozamites linguifolium)已不存在,但出现了早白垩世晚期在欧美和东亚极为重要的物种Zamiophyl-lum buchianum,银杏则完全灭绝。

该植物群的大部分已知和可比种是世界上几个著名的早白垩世植物群的成员,其中伪Pseudofrenelopsis分布广泛,是西欧、北美、北非、波兰、墨西哥和韩国早白垩世的常见分子,近年来在我国同期地层中反复发现。

需要一提的是,本区早白垩世晚期植物群的化石主要产于永康群下部地层,即管头组及其相当地层,上部地层多为红层或由红层和火山岩组成,植物化石较少。根据现有资料,它们仅由单一的针叶树和柏树组成。

类似的植物组合也出现在中国北部六盘山群的大砬子组和马东山组,以及南部的葛村组、广德组、惠州组和灵乡群上部。

2.孢粉

本区早白垩世晚期的孢粉化石可分为早、晚两个组合,具体将在后面叙述。

(1)硅酸镁铝-硅酸镁铝-硅酸镁铝组合

(1)孢粉组合与其上的(2)孢粉组合截然不同。该组合中孢粉化石类型丰富,尤其是蕨类植物孢子,占总数的6% ~ 52%。其中,Cicatricosisporites孢子在组合中达到高峰,占总数的2% ~ 36%,伴生蕨类植物主要有Schizaeoisporites,占总数的0 ~ 10%。海金沙孢子占总数的0 ~ 6%,褶菌占总数的0 ~ 3%,此外还有三角多孢菌、Gleicheniidites、Cyathidites、Cibotiumidites、Toroisporites、Hsu-isporites、Stenozonotriletes、Aequitriradites、Perotriletes、Osmundacites、Pteri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Lophotriletes、Echinatisporis、水龙骨科等孢子。根据国内外的记录,早白垩世早期的环孢类孢粉组合数量普遍较少,类型单一。其繁盛期主要在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逐渐减少。显然,该组合与早白垩世晚期的孢粉组合非常接近。裸子植物花粉在该组合中约占总数的46% ~ 90%,其中类球花粉仍有较高的含量,占总数的265,438±0% ~ 60%,但已失去优势并继续减少,而具有白垩纪孢粉组合特征的Exesipollenites花粉在该组合中种类丰富。占总数的3% ~ 49%。此外,晚白垩世孢粉组合中普遍出现盛期的以弗所孢粉,有一定含量,占0。5% ~ 6%,并伴有球孢花粉、磷孢花粉、落叶松花粉、南洋杉花粉、杉孢花粉、苏铁花粉、浓孢花粉、单硫酸盐花粉、Jugel-la花粉、Pityosporites、Podocarpidites、Cedripites、Pinuspollenites、Alisporites等花粉。被子植物花粉出现在部分地区的孢粉组合中,主要是三褶多褶三沟花粉,其含量一般小于65438±0%。

上述孢粉组合基本可与江苏葛村组、皖南下徽州组、江汉平原五龙组、黑龙江鸡西盆地城子河组、广东三水盆地白鹤洞组对比。

(2)席藻-纲藻-纲藻组合

该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含量普遍高于蕨类植物,前者占36% ~ 84%,后者占总组合的10% ~ 59%。schizaeois-porite是广泛分布于白垩纪-古近纪的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含量极其丰富,占总组合的3% ~ 45%,在组合中起主导作用,成为孢粉组合的主要特征之一。(1)孢粉组合中极为繁盛的斑痕藻-孔藻,在该组合中少见,仅占总组合的0 ~ 3%。其他伴生蕨类植物的孢子属种与(1)孢粉组合基本相同,含量变化不大。裸子植物中类松属花粉占总组合的20% ~ 52%,松属花粉占总组合的10% ~ 32%。出现在(1)孢粉组合中的以弗所花粉在该组合中开始繁盛,种类和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占总组合的3% ~ 19%。其他裸子植物的附生花粉有少量的南洋杉属、落叶松属、无孔花粉属、杉科、球花粉属、云杉花粉属、球花粉属、松杉花粉属、本内花粉属、苏铁属、浓缩孢子属、单硅酸盐、胡桃属、Pityosporites、Podocarpidites、Cedripites、Abi-etinee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Parcisporites等。被子植物花粉在该组中较为常见,但化石类型单调,含量不高,约占组合总数的0 ~ 11%,其中三分花粉出现的概率较高,百合酸岩、木兰花粉、栎类岩、柳花粉、三分花粉、榆分花粉等花粉少量或单独出现。

3.腹足类

brothiosis(brothiosis)-b .(Songyangospira)-Melanoides(Yoshimonia)组合。该组合是在本次对比研究中建立的,适用于本区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化石主要发现于管头组,在潮川组和横山组也有少量发现。主要代表有红嘴Viviparus onogoensis,V. zhejian-gensis,Lioplacodes cff。cholnokyi、Yongkangia biconvexa、Amnicola meikiensis、Brotiopsis(Broti-opsis)wakinoensis、B. ( Songyangospira) multicostata、b .(S)altituritella、B. ( S. ) koba-yashii、Melanoides ( Yoshimonia) pyramis、Galba yongkangensis、G. meikiensis、Gyraulus yong-kangensis等。其中Brotiopsis属分布于我国松辽地区青山口组,B. (B) wakinoensis是日本西南部Wakino亚群和韩国半岛Nactong亚群的共同分子。三种亚属在地理上广泛分布。它们见于吉林东部铜佛寺组、辽西阜新孙家湾组、山东莱阳青山组和湖南桃源齐家河组,也见于韩国罗洞崖群、日本威威亚群和石车柏亚群。日本九州的丰吉集团和吉姆集团生产的黑顶花属(Yoshimonia) pyramis的形态特征与黑顶花属(Yoshimonia) Yoshimoensis相似。此外,Gyraulusyongkangensis也产于洛东崖群和菅野亚群。

这个腹足类组合中有很多新的分子,成为这个组合的特征分子,也有继承以前腹足类组合的分子,但不占优势。

4.双壳类

trignoides-plicatuonio-nippon onia组合。

早在20世纪70年代,双壳类研究人员就提出了TPN(trigonioids-plicatuonio-nippon ona-ia),这是东亚特有的类型,是非海相白垩纪化石,对地层划分和时代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的这些化石主要产于浙东南的琯头组和潮川组,包括三棱类、褶纹属、日本螺属、中村螺属和球螺属5个属(亚属)。主要代表有:三角螺(trigonioids) Kodairai,T. (T.) rotunda,T. (T) kita-daniensis,T. (T) Yonggangensis,T. (T) kodairaiformis,Plicatounio(Plicatounio)nakton-gensis,P(P .)Kobayashi,P. ( P. ) tetoriensis,P .(P .)multiplicaticatus,P. ( P. ) zhejiangen-sis,P. (P.) manchuricus,Nakamuranaia chingshanensis,N. subrotunda以及其他人

该组合以三棱体为主,壳饰新颖,牙齿独特,演化迅速,分布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俄罗斯、老挝、泰国的费尔干盆地,以及中国南方(云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和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国内外地质学家对此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在探索其成因、分类、演化及在地层中的分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了一些新属和新亚属。根据它们的发育阶段,可以清楚地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早、晚、晚白垩世双壳类的组合特征。早白垩世是三角龙的原始类型或早期代表,如Koreanaia和Eotrigg。早白垩世晚期属于典型的TPN组合,Trigonioides、Plicatounio和nippononiaia三个命名分子是两个或前两个属同时出现。晚白垩世,鳖类急剧下降,假鳖为优势种,反映了鳖类进化的渐进性和阶段性,是地层划分对比和时代归属的重要依据。

本区产TPN组合的地层一般与滇中马头山组、滇西满岗组、广西那排组、新龙组、大坡组、广东罗定群、湖南齐家河组、洞井组、皖南惠州组进行对比。都有一些相同或可比或相近的属和种,年代大致相近。此外,可与松辽盆地泉头组顶部至姚佳组、黑龙江依兰猴石沟组(或下城子组)、吉林东部大砬子组的双壳类对比,层位大致相同。

浙江省早白垩世晚期TPN双壳类组合中的一些分子也产于韩国的罗洞崖群和新罗群,日本的赤岩群、威武群、下关群、鱼苏铺群和灵石群。这些地层的时代是由海相化石层的控制决定的,有些是由区域对比决定的,大致在Neocomian-—Albian期之内。

5.叶志杰

该区早白垩世晚期可建立克拉通-迁徙组合。

该组合的代表层位为浙东南的琯头组,陈丕基等人(1982)称之为克拉通介形虫群。化石主要产于馆头组和横山组,包括Cratostracus Orthestheria、Orthestheriopsis、Mi-gransia、Ellipsograpta、Aglestheria等。主要的属和种有浙江巴豆、陕西巴豆、永康巴豆、中间巴豆、诸暨巴豆、多茎巴豆、大花巴豆、椭圆木兰、圆叶巴豆、麻花巴豆、卵形巴豆、大花巴豆?浙江林蛙等。其中,中间球果菊、多孔球果菊、直球果菊是前一种的延续。在该组合中,Orthotheriopsis略优于Orthestheria,Cratostracus zhejiangensis是管头组的特征分子,在吉林东部的大砬子组中发现了类似的标本,在吉林的大砬子组中发现了Orthestheriopsis tongfosiensis,在云南的蒲昌河组中发现了O. scutulata,在恒山组的下部主要发现了迁移。

浙江省东南部文成县的孔龙群出产纤细哲水蚤、扁形哲水蚤、文成哲水蚤、郑州哲水蚤、迁徙哲水蚤。和浙东飞云藻等。对该介形类的研究认为,它与金衢盆地金华组产出的介形类最为接近,时代属晚白垩世。考虑到在叶肉化石层上方还有植物化石金粉蕨(Onychiopsis psitotoides),Ruffordia geopperti,本书暂将孔龙群置于下白垩统上部,但不排除其属于上白垩统的可能。

6.介形纲动物

浙江早白垩世晚期有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叶春辉等,1980;蒋维三,1993),可以分为两种组合,后面有描述。

(1)鲤科(桑葚属)-拉托尼亚组合(下部组合)

该组合产于浙江西北部恒山组的底部或下层。化石中以鲤科为主,其中以鲤科(Morinia)为主要亚属,并含有拉托尼亚的代表,其他则是继承了之前介形类组合的分子。鲤科(Morinia)衡山鱼等个体较大,前后有较深横沟的类型仅出现在早白垩世中晚期,与滇中马头山组、浙东南关头组、松辽平原青山口组、皖南惠州组等介形类关系密切。

(2)鲤科(Cyprida)-桑科(Morinia)-桑科(Bisulcopyrida)组合(上部组合)

该组合的代表层位为浙东南的琯头组,其主要属种为鲤科(Cyprida)cf unicostata,c .(c .)cf ampullaceousa,C. (C.) yongkangensis,C. (C.) aff。安化刺蛾,浙江刺蛾,浙江刺蛾,副压缩刺蛾,永康刺蛾,豆角刺蛾,真鲤属。枣树属。(Cyamocypris) oblonga,C. (C.) spp等。,由上可知,这是一个介形类化石组合,有各种类型的鲤科和单个个体的Darwinula leguminella,以鲤科(Cypridea)为主要亚属,有少数亚属C. (Bisulcocypridea)、C. (Morinia)和C. (Cyamocypris)。对比美国早白垩世Aptitian介形类化石,我国其他地区含有该类型介形类组合的地层有:滇中马头山组、皖南惠州组、湖南齐家河组、松辽平原青山口组、甘肃河西走廊灰灰堡组上部、江苏南部葛村组。

7.昆虫

早白垩世晚期在浙江发现的Solusipanorpa群昆虫化石很少,仅在诸暨小西寺关头组发现。经林启斌(1980)研究,认为属于Solusipanorpa群。

8.鱼

paracoptera-Pingolepis-Huashia鱼群。

该区早白垩世鱼类化石仅见于浙江东南部的永康、武义、缙云、丽水、文成、诸暨、天台等地,共9属。张弥曼等人(1977)做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paralycoptera-pingolepis-Huaxia。其主要属种有:吴氏副蛉、多中心平蛉、细滑华蛉、短尾鮈、西潭鮈、永康新鳞蛉等。这个学校真骨鱼种类多一点,鱼的体型也更多样。在这个鱼群中,准军事鱼和华夏鱼占多数,华夏鱼比狼鱼更高级,准军事鱼在某些特征上似乎比狼鱼更专精。

9.脊椎动物和恐龙蛋

浙江晚白垩世早期地层有恐龙骨骼和恐龙蛋,1995 165438+10月7日浙江日报报道永康市古力镇附近发现恐龙股骨和恐龙蛋。于是,在1998,笔者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在永康市文化局博物馆的协助下,看到了上述化石。恐龙股骨化石长约1m,重35kg,横断面直径约20cm,明显钙化,颜色为白色,纹理清晰。同时看到一窝恐龙蛋,7 * *蛋,椭圆形,直径约65438+。为了解化石的具体产地、层位和埋藏情况,在化石收藏者黄的陪同下,对产生上述化石的地层进行了观察和拍照,确认化石产于朝川组顶部的河流相地层。据仙居县文化局相关同志介绍,在仙居横溪附近拓宽公路时,在砾岩下方的红层中发现了恐龙蛋,并邀请浙江大学地质系老师现场指导,但因资金、工程进度等因素未能保存下来。早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就在天台盆地(浙江1 ∶ 20万仙居地区)发现了恐龙骨骼和恐龙蛋。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发现了70多个新的化石地点,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恐龙蛋。根据钱迈平的研究,已鉴定出7个属左右,恐龙骨骼的种类很多。如鸟臀龙、恐龙、蜥脚类、兽脚类等。上述化石过去属于“赖家组一段”或“凉头塘组”或“天台群”,但本书认为它们应属于潮川组的上或顶层位。2003年4月,《钱江晚报》报道称,在浙江省西北部兰溪市墩头镇梅坞村附近的水库中发现了一批约50枚恐龙蛋。这一新发现为恒山组的时代归属提供了化石证据。

众所周知,恐龙蛋在中国分布很广,可以作为白垩纪晚期的标准化石。也从我国已知的17省(区)发生层位和国外相关资料中得到证实。目前国内外可靠的下白垩统地层中尚未见到恐龙蛋的报道,因此产生上述化石地层的时代大致为晚白垩世塞诺曼期——土伦期。永康盆地典型潮川组顶部恐龙股骨和恐龙蛋的发现,对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这从化学证据上证明,朝川组上部大致相当于“两头塘组”或“赖家组一段”的层位,时代似乎属于晚白垩世早期。但不排除早白垩世晚期产生恐龙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