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物资先进事迹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比较熟悉。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以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我们应该如何起草事迹和材料?以下是我整理的抗洪救灾先进事迹(共6篇)。欢迎分享。
1日前,百年一遇的洪水来袭,造成矿区高压供电线路和梅峰线路中断,淹没矿井透水巷道,损坏生产供电设备,造成地面塌方20余处,堵塞道路10多段,累计300多吨,冲走生产原料,毁坏厂房、风机房、配电间、炸药间等。灾难面前,涌现出一支支抗洪抢险队伍,他们用鲜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时代之歌!他们的先进集体事迹如下:
灾难发生在清晨。17年7月的一个凌晨,闪电划破天空,雷声炸到地面,暴雨倾盆而下。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了青木关镇的公司矿区。这是继7月5日、7月8日之后的又一次特大洪水。顷刻间,洪水爆发,矿井被淹,山体滑坡,岩石裸露,道路堵塞,树木倒塌,城堡倒塌,道路水位暴涨,超过历史水位。该地区停电停产,抗洪抢险进入最关键时刻。
决策在现场。灾难就是命令。4时30分左右,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冒着暴雨,涉过老成渝公路穿越矿区的积水,赶到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室。副经理陈付起、吴祥义等公司领导随后到达。“有什么情况吗?”陈书记直接问调度员,“没有灾情消息”,调度员回复。看到调度室外公路上不断上涨的地面洪水,陈书记说:“不行,要出事了。”。经理命令调度员:“通知已撤离矿井和水泥厂的生产工人,留人在抽排水泵房值班”。“政府所有中层干部和‘三防’抢险队员迅速到调度室报到”。公司领导着急了。短暂的5分钟会议后,他们决定启动雨季“三防”应急预案,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书记、副经理陈付起坐在调度室指挥。同时,公司6名领导分工明确,经理负责指挥水泥厂、矿井排风室、炸药仓库的抢险和恢复供电;局长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宣传、内外沟通、治安稳定等工作;副经理陈付起、吴祥义负责矿山应急救援,调度应急物资;副经理陈能树负责成品水泥和原煤产品的保护,筹集应急资金;工会主席张明群负责生活后勤保障。
党委书记动员战前身着工作服的300多名抢险队员:抗洪抢险、防汛救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既是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把握大局、正确决策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先进性、每个干部示范作用和职工敬业精神的考验。我们应该发扬人们战斗、忍耐、合作和贡献的特殊能力。
经理强调:全体员工要“不淹井,不毁厂,不伤人”,把洪水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坚决服从指挥”,党员干部职工的回答在空气中回荡。公司进入抗洪抢险紧急状态。抗洪抢险在第一线。“暴雨继续下,洪水汹涌咆哮”。经理挑选了几个“精兵强将”去矿区各个工厂和点观察灾情。
“嘟嘟”“嘟嘟”,调度室的电话响个不停。“请讲,”副经理陈付起抓起话筒。“+130处地下水位暴涨”和“涨了多少?”,“每小时1米以上”。“快,启动二级3号、4号、5号、6号水泵和井内1号、2号、3号、4号潜水泵对井外道路进行抽排水,电工和水泵24小时值班”。矿井中的所有8台备用水泵都开始抽水和排水。综合队华野、张顺模、温昌平轮流观察井下各泵房水位,组织抢运设备。“指挥中心,二次涌水量现已达到800多吨/小时。我该怎么办?”。副经理陈付起调集采煤队救援人员装载300多袋沙袋,在+130二水平主石门处修筑了1.5米高的水闸墙,在+130二水平风门以南400多米的巷道和延深工程底部封堵了外大连透水,缓解了+130的排水压力“三级水势上涨”、“二级排水太慢”、“三级两泵暂停一泵至二级”、“启用-30级南翼闸墙,坚决确保不淹井”。
“水泥厂,炸药库,风机室,报告情况”。由于通讯网络中断,秘书拿着对讲机站在雨中的激流、洪水和泥泞中,不停地呼叫各观测点的人员。快点,炸药库的栅栏裂开了。《卫报》派来的炸药库急忙报道。政府机关、挖掘队、采煤队20多人跑到炸药仓库,围栏已经被冲走。大量的石头、树木、树枝、泥沙堵住了炸药仓库细长的大门,围墙内洪水上涨。见此险情,生产科长等机关干部不顾个人安危,翻墙跳入1多米深的洪水墙中,削墙泄洪。
锅炉房的后墙被泥石流冲走了。挖掘队党支部书记张登模和陈艳队长张光明带领挖掘队20多名救援队员前往锅炉房。他们看到1,300多块泥石一眨眼就堆积起来,堵住了排水沟,锅炉房被淹1多米深,抽风机等设备被淹,于是“开道开沟排水”。* * *党员省王长富第一个破窗被翻入1.5m深的淹房,清除堵在门口的淤泥、树枝等杂物,随后5名员工也翻入房内帮助泄洪。室外工人挥动铁锹、铁锹等工具排水。铲子搬不动,用手搬石头,树长了,两个人抬,手破了,衣服湿透了,也不管。1个多小时后,挖出一条30多米长的排水沟,分流了洪水。因为淤泥和杂物太多,战士们将继续分成四班,24小时轮流清除淤泥。
快来,风扇房后墙倒了。洪水夹杂着泥石,直奔风力机房的配电室。洪水已经浸入配电室1米以上。采煤队党支部书记陈勇和其他救援队员分成两组,一组疏通排水沟,一组挖掘水道进行排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水泥厂有20多处塌方,实验室被淹,全厂道路多处堵塞。”快,组织紧急救援。曹廷怀主任带领水泥厂工人疏通防洪沟,加固挡水墙,清除淤泥,移动公路上倒下的树木,疏通道路。副所长赵必新带领电钳抢运设备;“不对,洪水和泥沙冲进了招待所,已经被淹了。”经理闻讯后,带领采掘队、采煤队的20多名干部、工人赶往招待所抢险。由于招待所建筑背面距离正在施工的绥渝高速公路某建筑梁不到10米,洪水、泥沙、石块从后山、高速公路的水沟冲下,冲向桥下招待所。形势极其危急。张友平,10多名党员职工,不顾个人安危,抢挖排洪沟。他们有的手起了血泡,皮肤破了,忍着痛。有些鞋子被冲走了,脚被划伤了。经过20多分钟的顽强奋战,洪水顺着一条宽1米、长20多米的水沟流出了招待所,住在招待所的职工家属不禁拍手称快。
领导关怀处于危险地带。“暴雨来袭,不能等待,不能依靠。在矿业公司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发扬煤矿工人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积极有序地开展救灾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雨造成的损失。”“矿业公司党政得知你矿遭受暴雨袭击后,非常关心矿区的灾情和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永荣矿业公司党委、行政、工会发来慰问电;能投集团、重煤集团领导吴、蒲恒荣、杨、刘、张,段先久、何代华、倪、杨天国、林成光、唐太林、黄华良、唐泽河等。永荣公司的领导,以及政府部门和办公室的官员先后到矿区视察或打电话,发短信检查和询问灾情,并对受灾工人和群众表示慰问。何代华总经理得知机电技术力量不足后,安排魏家沟煤矿和永川煤矿派出10多把有能力的电钳。公司广播电台每天不断报道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抗洪抢险一线的新闻,播放“永荣矿业公司慰问电”、“公司关于抗洪抢险生产自救的通知”、“为了谁”、“让工人有力量”等歌曲和抗洪抢险标语,极大地鼓舞了党员干部职工的战斗精神,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场面和事迹。真是没完没了。
洪水无情打家,团结是新歌。“抗洪抢险”已经成为人们的知识。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在危机时刻,* * *党员能够站得住,看得见,行动正确。干部职工不退却,而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无论寒冷、疲劳、休息、饥饿、成功。泥石推倒房屋,工人家属苦不堪言地住在俱乐部的“棚子”里。没人惹领导。一位老工人拉着书记的手激动地说:谢谢组织,谢谢领导。供水管道被泥石推断,停水后工人和居民没有怨言,自发找水。
“人同心,泰山动。”暴雨来袭,洪水过后,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表现出不畏艰难、不畏艰险、不畏洪水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公司党和政府坚持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作风示范、纪律保障和队伍建设的成果。每一个党员干部职工都关心企业,关心企业,爱护企业,放弃家庭和集体,同舟共济。正如党委书记所说,公司的发展团结了职工。有了这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一定会取得抗洪自救的最后胜利,公司的明天会更好。
抗洪救灾物资先进事迹2灾难可以打击人,激发人高昂的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曲北镇人民政府的一名普通民政干部,面对特大洪水,不畏艰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展现了党员的风采。她瘦瘦的,却不知疲倦。她很累,但意志坚定。每一个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都被她折服,每一个认识她的村民都亲近她,敬佩她。现在,洪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18特大洪灾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两个字——责任。
20xx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雨如注。曲北镇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每个参加会议的人都一脸严肃。百年一遇的洪水即将来袭。灾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工作分配简短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王群英接到了通知云峰村河两岸村民天亮前紧急转移的任务,并负责云峰村5个合作社的抗洪抢险工作。毫无疑问,她走进了雨中。从俱乐部到俱乐部,在手电筒昏暗光线的指引下,短短两个小时,她跑遍了。她去最后一个三峡移民家的时候,一家人还在睡觉。她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一家人立刻慌了:完全不知道洪水会威胁到他们的家,一点准备都没有。王群英和他的同事们迅速帮助他们把东西搬到楼下。
走到猪圈前,王群英看见一只胖胖的架子猪在乱窜,来不及思考,她找了一根绳子,跳进猪圈,把绳子绕在猪的脖子上,把它拉了出来。架子猪拼命挣扎,无数次把她绊倒在地。伞断了,手电筒掉在地上,好不容易才把猪拖到对面的高坡上。这才发现,她留着长发,浑身湿透,鞋子也不知道掉在哪里了。
19早上7点,洪峰到达曲城,云峰村沿河低洼处房屋全部被淹。王群英站在屋檐下时很担心。有没有村民没有搬出去的?打开电话簿,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当她听说村民韦梨树还在楼上摘谷子时,她再也受不了了。叫上一个同事,穿过淹到大腿的水,走到韦梨树家。
韦梨树是一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平时的工作中,王群英对自己的家庭相当熟悉。她知道这场洪水对韦梨树意味着什么。面对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地走进了魏梨树的家。魏梨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多的厨师把剩下的几袋小米扛到了楼上,魏梨树发现王群英还光着脚。血从她磨破的脚趾流到地上,眼泪顺着他的脸流下来。他拉着王群英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群英笑着说,“这是我的任务。只要你没有损失,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第一次洪峰过后,村民的受灾情况是王群英最急需掌握的。不顾韦梨树的劝阻,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坐在渔船上,一户一户奋力划桨。她详细记录了每个村民家被淹的有多深,还有多少货物没有转移,现在最需要什么货物。回到乡政府,她已经说清楚了,储备了很久的物资应该怎么发放。她指导几个年轻的同事将大米、矿泉水和方便面分类并贴上标签。催着村里的负责人过来收。
她一一告诉负责人哪个没储备水需要更多矿泉水,哪个柴火浇透了需要再来两包火腿肠。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资都分发到位,她才想起自己一整天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额头很烫。她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摔倒,要尽快恢复体力。
去卫生院量体温的时候,医生惊呆了,高烧38.5度!让她留在医院治疗。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涨了不少,我得去看看那些地势最低的村民。吃了几片退烧药,她又出发了。这一次,她一转身,看到所有村民都做好了安排,就拖着自己回医院输液。整整三天,她就这样。她晚上输盐水,白天走在急救的第一线。她的眼睛布满血丝,脸颊浮肿,长时间泡在水里的脚穿不下平时常穿的鞋子。
在人们眼中,王群英是一个直言不讳、快节奏的人。她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她既体贴又有耐心。洪水淹没了高岩头桥,王石公路交通中断。许多车辆被困在曲北乡的街道上。司机和乘客无助地看着洪水,又饿又渴。王群英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把他们叫到乡政府去避雨,买了方便面和开水给他们泡。她到处打电话叫渔船和快艇送那些着急的乘客过河。他们不知道王群英的名字,他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渐退去。王群英独自来到韦梨树家,帮他清理淤泥。脏泥巴溅到她头上脸上,裹住了她的裤腿。她没有丝毫厌恶。沉重的柜子和桌子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她没有叫出声来。她爽朗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激发了韦梨树一家战胜洪水的信心。
洪水给曲北乡的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没有人抱怨或责怪他们,因为他们看到王群英时总是走在他们前面。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持。王群英是一名普通的* * *党员。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她没有任何豪言壮语,甚至惊天动地的壮举。她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当成自己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资料3 19年7月以来,古城安阳遭遇百年一遇暴雨袭击,持续数日,造成多座水库超汛限被迫放水。全县正处于洪水的威胁之下,险情时刻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就是命令。19年6月20日,21年6月20日,马献国校长接到中心学校的紧急通知后,立即到学校作出安排,安排教师24小时到袖手旁观,把学校作为群众临时安置点,把学校的教室和办公室安置到位,准备饮用水,随时准备接收需要安置的群众。尤其是21的那个晚上,由于险情加重,他彻夜未眠,为了迎接需要安置的群众,打开了学校大门、教室门、办公室门,亮着灯。
7月22日,北国乡告急。他赶到中心校,成立了由中心校袁玉强校长领导的后勤保障小组,打扫房间,安排救灾物资。0时,接到上级紧急命令,立即为150人准备饭菜,马主席协助袁主任在很短时间内为前来支援的民兵、民兵提供支援。虽然我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但看着大家吃着美味的食物,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7月23日,他接到通知,要参加信访维稳工作。马校长虽然心系家乡人民,但也不得不服从组织安排。在维稳值班期间,马主席依然不忘灾区,时刻询问灾区情况,随时准备上前线。
7月26日,信访维稳工作结束,马院长立即投入救灾,没有休息。看到灾情严重,他更加沮丧,想为灾区尽一份力。当高村帮助灾民时,马献国主席带头清理淤泥,搬动家具,树立警示牌,并对水坑进行消毒。虽然精疲力竭,汗流浃背,但他从未停下脚步,受到了支援群众的好评。
作为一名志愿者,马校长已经帮助了很多天,没有一句怨言。他的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抗洪救灾物资先进事迹4我是浮梁县黄坛乡防汛办工作人员。我在这次6.19特大洪水中被评为防汛抗洪先进个人,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鼓励。这时候我的心情除了激动就是有点忐忑,因为我除了尽职尽责,在工作上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成绩。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都是那么的爱岗敬业,有的甚至把一生都献给了水利事业。和你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远远不够。
18年6月至19年6月,我的家乡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暴雨,降雨量达368mm,是全县暴雨中心之一。农村大部分水、电、路、通讯中断。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该乡党委、政府迅速启动防洪预案,号召全体乡村干部到水库检查隐患,到村里组织群众搬迁。在降雨高峰期,全乡大部分道路中断,许多村庄成为孤岛。乡领导带着我冒雨翻山越岭,巡查各个水库、水塘,了解雨情水情。指挥群众从前方转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实现了“一人不死、一人不倒”的防汛工作总目标。
6月19日凌晨5时30分许,徐家坞水库告急。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树堵住了溢洪道入口,阻碍了水库泄洪。结果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大坝随时有危险。当时洪水位已经达到1.8米,情况十分危急。到现场后,我也没多想。我马上脱下衣服,把绳子绑在腰上,被人群拉住。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带着湍急的水流跳入溢洪道,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树木一棵棵锯断,终于清除了障碍物,保证了溢洪道的正常泄洪,确保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果我想做好工作,我想我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应该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防汛工作的特殊性,越是天气恶劣,越是要出门跑到最危险的地方,半夜回不了家是常事。这些年来,我很少照顾家人,也很少做家里的事情。我爱人又弱又病。当天气暴风雨和雷鸣的时候,我经常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虽然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但我能从她眼里看出她很在乎我。我从事水利工作8年,或许是因为对水利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儿子在高考那年毅然选择报考南昌工学院,现在也是一名水利工作者,更能体会水利工作者的不易,关心我除了支持之外的工作。19凌晨,两次路过姐姐家门口,看着河水上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我注意安全,尽快搬家。后来亲眼目睹店铺被冲走,味道五味杂陈。没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没有一个理解和支持我工作的妻子,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应该说我们水利人都是这样,家家都差不多。
灾难发生在凌晨。17年7月的一个凌晨,闪电划破天空,雷声炸到地面,暴雨倾盆而下。xx区青木关镇xx公司矿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这是继7月5日、7月8日之后的又一次特大洪水。顷刻间,洪水爆发,矿井被淹,山体滑坡,岩石裸露,道路堵塞,树木倒塌,城堡倒塌,道路水位暴涨,超过历史水位。暴雨恶毒,洪水凶猛,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洪水无处不在,整个矿区停工停产,抗洪抢险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快速上涨。无情的洪水席卷了淮河流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勇抗洪,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取得了防汛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如设立内务管理公开栏,通过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将维修工程招投标、人事干部任免等热点、关键问题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在这场与天的斗争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洪水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传达通报水雨情,安排防汛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重,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搬到了防汛大坝上,全镇领导干部都到防汛一线指挥防汛。所有政府官员都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去大坝。镇防汛指挥部采取会议室开会、坝内开会、电话通知等形式,始终坚持每天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度。镇领导班子人人分工细化,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第三,专业主管带领专业人员每天对运行方式、系统参数、设备缺陷、指标数据、班组管理、文明生产进行例行检查和巡视。定期检查班组“两票三制”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组考核。
抗洪救灾物资先进事迹6照顾一个老人容易,照顾一群孤寡老人难。木子店镇向明村的妇女主任李健梅做了一件更难的事:29名暴雨灾民被带到自己的三层楼房居住,其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
“我肚子痛得厉害,不想吃东西。梅剑特意为我做了一道不辣的菜,还煮了粥。饭是给我送的,跟她女儿一样贴心。”7月4日晚饭时,在李健梅家,78岁的张金泽吃着李健梅送到他手里的面条,感激地说。环顾四周,李健梅家的一楼住满了遭受暴雨袭击的村民,其中大多数都是孤寡老人。
暴雨造成向明村多处农田被水碾压,河堤被冲毁,道路受损,严重山体滑坡造成34户48人无家可归。暴雨来临前,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危险村民撤离。
说起暴雨,看到村民的危房岌岌可危,52岁的李健梅挨家挨户打电话催促危房住户撤离,同时为了安置无处可去的村民,她迅速清理了三楼所有房间。此时,明明村村支书向忠良和村委会副书记李世武迅速将面包车开到每层楼,扶着后面,及时将危房户全部拉了出来。48户被疏散的危房户中,21人被安置到亲戚家,27人被热心的李健梅接回家中。
“我知道村里哪个经不起风吹雨打,哪个没有亲戚要安置。”李健梅说,“孩子们不在家。我们夫妻宽敞,被子够用。如果他们能提供便利,他们就会为他们的邻居提供便利。他们很安全,我很安心。”她把家里所有的床、席子、被子都拿出来,把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在一楼,用垫子、席子盖在床上。女人和孩子被安排在自己的房间和二楼的小厅里,还有儿子儿媳的新房。身体比较好的被安排在三楼的房间。
头两天,李健梅把冰箱里的肉都拿出来做给邻居吃,让他们冷静下来。第三天,家里的米和面都吃光了,园子里的菜都淹死了。李健梅要求人们从镇上购买生活材料。“不管吃得好不好,总要让大家吃饱穿暖。”李健梅说。
有些人看到雨势已经减弱,所以他们溜回家。为了防止返乡的村民发生意外,李健梅每天都呆在家里,每天晚上起来巡查,早上五点半起来再巡查一遍,打扫卫生,配合镇卫生院消毒,给老人们做早饭,然后收拾房间。
向明村的妇女夏摸着眼泪,激动地说:“这么多人天天挤在家里。她不介意肮脏的老人和吵闹的孩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由于房后山体滑坡,房前石堤坍塌,夏和患癫痫病的儿子、84岁的丈母娘、舅舅一家四口都被接到家,当作客人对待。
李健梅说,只要邻居安全,不管她多辛苦多累,都是值得的。灾民住在临时住所,不愁吃喝,对这个好“妓女”感到特别安心和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