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来历的传说
古蜀国由渔猎时代步入农耕时期,蜀国杜宇,号称望帝,把治所(国都)迁至成都平原的边陲,氐(今都江堰市)湔(今彭洲市地)之交的丘陵地带——郫邑。当时岷江及湔江之水排流不畅,成都广大平原,常有洪涝灾害。而素以游牧为生的古蜀民族,苦于治水无方,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此时,楚国(今湖北省地)因部族之争,一个以鳖为图腾的部族战败,逆江而上逃匿蜀国。其首领鳖灵,辗转率众投靠杜宇。杜宇知其来自长江下流,见多识广,富有治水经验,故命鳖灵为相,率众治水。鳖灵采取疏导之法,上开玉垒关,使上流之水,分别流入平原,下凿金堂峡,使平原之水,畅流沱江。经过艰苦努力,初步解除了成都平原洪涝之患。
鳖灵常年在外治水,环境非常艰苦,未带妻室同行。其夫人年轻貌美,不耐寂寞,蜀王杜宇,不守君规,久而久之竟然与其私通。鳖灵归来向杜宇奏报治水经历及其业绩后,杜宇深感自惭,遂效尧舜,将帝位禅让鳖灵,以补其过。鳖灵接任帝位后改国号为开明,自号丛帝。仍以杜宇治所郫邑为国都。杜宇让出帝位之后,原有部族常受排挤,渐生失落之感。遂率旧部亲信隐退西山,然后转往它处繁衍生息。因当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丛帝对望帝的下落不知所以。故以“望帝化为杜鹃,昼夜悲鸣”之说以宽其心,以解其疑。
开明称帝以后,业绩日渐显著,传至五世,大约春秋晚期,其统治地位大为巩固,遂效其祖籍的楚国君主,自称为王。王居之地,不再称邑,而改称都。而杜宇所遗留的都邑——郫,地处平原边陲,不易进一步发展,遂将都邑南移。先经与郫邑同属膏腴之地的繁邑,涉清白江移至今新都军屯镇静平村高地,营建都邑,起名新都。即有别于杜宇帝营造的旧都而言,同时也体现出开明王朝在蜀国率先称王,新建其都之意。
开明王朝在新都设治不久,再度南移,迁至广都(今双流县境内),取国力拓广之意。到开明九世,蜀王作了一个梦,梦见城廓移动,遂将都城迁至成都(今成都市中区)。代表国都正式落成。此后,直至开明十二世,即周慎靓五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晚派兵所灭了蜀国,其间蜀国都城再未迁移过了。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初并天下为36郡,在蜀地置郡县。蜀王废弃的旧城——新都,以原名设置为县,属蜀郡管辖。
汉灭秦后,汉高帝6年(公元前201年),调整郡县区域,以天隳山(今天回镇红苕坡)为界,把新都县从蜀郡割出,划给广汉郡,县城仍在原地不变。
隋文帝开皇18年(公元598年)力改前朝旧制,把新都县名改为兴乐县,并将县城迁至现在的新都旧城区。隋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撤销兴乐县,把其辖区并入成都县。
唐高祖武德2年(公元619年),恢复兴乐县,随即又复名新都县。
此后,新都县名和县署地址就未再改动。
古蜀国由渔猎时代步入农耕时期,蜀国杜宇,号称望帝,把治所(国都)迁至成都平原的边陲,氐(今都江堰市)湔(今彭洲市地)之交的丘陵地带——郫邑。当时岷江及湔江之水排流不畅,成都广大平原,常有洪涝灾害。而素以游牧为生的古蜀民族,苦于治水无方,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此时,楚国(今湖北省地)因部族之争,一个以鳖为图腾的部族战败,逆江而上逃匿蜀国。其首领鳖灵,辗转率众投靠杜宇。杜宇知其来自长江下流,见多识广,富有治水经验,故命鳖灵为相,率众治水。鳖灵采取疏导之法,上开玉垒关,使上流之水,分别流入平原,下凿金堂峡,使平原之水,畅流沱江。经过艰苦努力,初步解除了成都平原洪涝之患。
鳖灵常年在外治水,环境非常艰苦,未带妻室同行。其夫人年轻貌美,不耐寂寞,蜀王杜宇,不守君规,久而久之竟然与其私通。鳖灵归来向杜宇奏报治水经历及其业绩后,杜宇深感自惭,遂效尧舜,将帝位禅让鳖灵,以补其过。鳖灵接任帝位后改国号为开明,自号丛帝。仍以杜宇治所郫邑为国都。杜宇让出帝位之后,原有部族常受排挤,渐生失落之感。遂率旧部亲信隐退西山,然后转往它处繁衍生息。因当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丛帝对望帝的下落不知所以。故以“望帝化为杜鹃,昼夜悲鸣”之说以宽其心,以解其疑。
开明称帝以后,业绩日渐显著,传至五世,大约春秋晚期,其统治地位大为巩固,遂效其祖籍的楚国君主,自称为王。王居之地,不再称邑,而改称都。而杜宇所遗留的都邑——郫,地处平原边陲,不易进一步发展,遂将都邑南移。先经与郫邑同属膏腴之地的繁邑,涉清白江移至今新都军屯镇静平村高地,营建都邑,起名新都。即有别于杜宇帝营造的旧都而言,同时也体现出开明王朝在蜀国率先称王,新建其都之意。
开明王朝在新都设治不久,再度南移,迁至广都(今双流县境内),取国力拓广之意。到开明九世,蜀王作了一个梦,梦见城廓移动,遂将都城迁至成都(今成都市中区)。代表国都正式落成。此后,直至开明十二世,即周慎靓五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晚派兵所灭了蜀国,其间蜀国都城再未迁移过了。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初并天下为36郡,在蜀地置郡县。蜀王废弃的旧城——新都,以原名设置为县,属蜀郡管辖。
汉灭秦后,汉高帝6年(公元前201年),调整郡县区域,以天隳山(今天回镇红苕坡)为界,把新都县从蜀郡割出,划给广汉郡,县城仍在原地不变。
隋文帝开皇18年(公元598年)力改前朝旧制,把新都县名改为
兴乐县,并将县城迁至现在的新都旧城区。隋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撤销兴乐县,把其辖区并入成都县。
唐高祖武德2年(公元619年),恢复兴乐县,随即又复名新都县。
此后,新都县名和县署地址就未再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