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死海是死还是活
名声颇大的“死海”虽以“海”称之,但实际上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咸水湖。它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南北走向的大型谷地中段,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5—18公里,相当于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死海有两张王牌,使它在世界名山胜水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是含盐量特别高,湖水的比重超过了人体的比重,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放心地躺在湖面上,不用担心会沉下去,还可以静静地享受漂流的“感觉”,更有趣的是,有的人还能够自由自在地躺在水面上看书。二是死海含有丰富的钾、镁、镍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皮肤病、关节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随着死海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价值越来越大,它的生存问题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地质学家们的谈论热点。长期以来在死海的前途命运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死海必“死”无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在中东地区,夏季气温高达50益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水被用于灌溉,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再加上沿岸国家对死海东西岸诸如碳酸钾、锰、氯化钠等自然资源进行过量开采,以致死海的南湖已完全消失,只剩下北湖了。所以,死海在逐年缩小,若干年后一定会干涸,等待死海的是一场厄运。
约旦大学地质学教授萨拉迈赫表示,尽管目前各种地图上标明死海的高度是海平面以下392米,但那其实是20世纪60年代的测量结果,现在它的实际高度是海平面以下412米。这已清晰表明,在40年里,死海水面正以每年0.5米的速度下降。
支持萨拉迈赫教授观点的一些学者还指出,1947年,死海长达80公里,宽16—18公里,到目前为止,长不过55公里,宽14—16公里。死海面积已从1947年的1031平方公里下降到了683平方公里。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以这样的速度枯萎下去,死海还能活几年呢?
另一种观点认为,死海不会“死”。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死海并非是没有生命的死水,而且它的前途无量,是未来的世界大洋。因为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死海位于著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裂带的最低处,而这个大断裂带还正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死海底部会产生裂缝,并且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从地壳深处冒出的海水将生长出一个新的海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发现死海中正在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它叫盐菌,而且数量非常多,大约每立方厘米水中就有2000亿个。正是由于死海中生存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死海的颜色在渐渐变成红色。人们还发现死海里有一种单细胞的藻类动物。过去,由于不断蒸发,死海的水面上常常笼罩着一层浓雾,中世纪的阿拉伯人都认为这种雾气是有毒的,因此鸟儿无法飞越,也不愿意飞到这里。可是现在有一种鸟已经扇着翅膀飞来了,在死海的岸边寻找昆虫和野果。由此看来,死海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现在,为了挽救死海,一条沟通地中海和死海的地下水道已经兴建,隧道长110—120公里,有些地方在地下550米深处。在濒临地中海的入海口由泵站把海水灌入直径5米的倾斜隧道,地中海与死海落差390米,不仅可以利用它来发电,还可以把水冲到死海里。这样,死海就会“复活”。
其实,死海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它的面积正日益缩小,不论将来死海的命运怎么样,我们应该看到,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那里降雨量逐年减少,它的主要水源———约旦河也已不再流入死海的怀抱。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注重节约水资源,盲目地滥用地表水、地下水,死海确实将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死海是“死”还是“活”,地质假说还没有更多的事实加以论证,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因此,死海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