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的几点感悟

散文创作的几点感悟

一是在写作中充实愉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安排好写作,勤奋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当你完成一篇稿子之后,你会有舒心感,当一篇稿子发表以后,你会有成就感。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工作中,当你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转移自己的思想情绪,在文章的构思中和创作中得到解脱,那奇妙的瞬间,让你忘却了碌碌红尘中的自己,似乎已经感觉到尘世里的一切忧愁烦恼、嘈杂喧嚣都霎时变得非常遥远了,那些不愉快一下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种境界里,真的令人心静如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二是如何在散文中描述我们的残疾。我们的身体功能有着不同的障碍,残疾类别和程度也有所不同。文学创作不是要让别人来同情我们,可怜我们,更不可写成表现自强不息的经验材料,而是要用作品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感,给人以诗情画意的感受。就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政委安排王芳创作歌颂英雄王成的歌曲,她是含着泪写的,王政委看了后说:“你要让战士们陪着你掉眼泪吗?”于是,王芳重新写了感染人的《英雄赞歌》。受其启发,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残疾的描述,如需要表现,就在适当的位置一笔带过。我在《造访寒山寺》中写到“感觉走的有些累了,汗水已经悄悄地把内衣紧紧贴在我的身上,我把拐杖放在一边,坐在石凳上小憩。”我们身体有障碍的人,在经历婚姻中,也是十分坎坷的。每个人都会讲一段伤感的或感人的经历。我的婚姻是很坎坷的,初恋的女友因种种原因离我而去。我写了《难忘那遥远的小山村》,文章里没有讲述痛苦,也没有描述残疾,而是讲述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和幸福,目的是引起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的婚姻和爱情。

去年五月去湖南凤凰古城的时候,我在沱江边发现了一位卖草编蚂蚱的小女孩,她是一位侏儒症患者。我是被她“买一个吧,我自己编的”那清脆的叫卖声所吸引的,于是写了散文《凤凰城里小阿妹》,全文没有说她如何自强不息,也未提及她是残疾人,而是通过描写她的外貌和言行,通过赞美她编的蚂蚱,许多读者都是从人物刻画中看出她是残疾人的,都被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纷纷留言对她赞叹不已。

三是在创作中升华思想境界。在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勤奋思考,勤奋写作,的确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写作还可以升华人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充实人的生活,愉悦人的身心,增强人的修养,在这个冷暖世界里,深切地感悟、体验生命的滋味。我在《湘西沱江漫笔》中写到了跳岩,是这样感悟的“一些姑娘们犹如玲珑小鸟在石墩上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有顽皮的还猫腰用手轻轻抚摸江里的浪花,令人羡慕不已。看着眼前的景致,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很想到跳岩上走一走,蹦一蹦,也去感受一下,想想自己那不听话的双腿,只好作罢,留下点遗憾,不过,毕竟见到了跳岩,还是知足了”。人无论是否残疾,不可能什么都能够享受到,我毕竟还可以架拐行走,与那些不如我的朋友们相比,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再有,多少年来,人们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处处可见,即使在如今依然如此,很可怜,那些歧视残疾人的人不知是否懂得:“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诞生,每天,都有人因病致残,每天,都有人悄悄地离世,这就是人生的轨迹,是每一个人必然经历的过程,又有谁能够逃脱呢,残疾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句话,是我在报告文学《穿越阴霾的阳光鸟》中写的。

一些人们不仅对残疾人歧视,而且对于毫不相干的乌鸦也长期歧视,把乌鸦看成是邪恶的代表。实际上,乌鸦的心境是善良的,它爱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始终不离不弃;它对爱情忠贞不移,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制等等,某种程度上,它比有些人还要强百倍。我在《乌鸦与喜鹊》中是这样写的:“乌鸦虽然弱小,面对那些泼在身上的污泥浊水,面对那些偏见和歧视,表现出来的是非凡的包容、心胸和肚量。它们始终蔑视那些流言蜚语,笑对那些冷嘲热讽,根本就不在乎其它大大小小的动物如何看待它们,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虽然在低海拔的地区,乌鸦被看成是不祥之鸟,没人喜欢它们。可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香格里拉,在这寒冷的、圣洁的高原上,乌鸦受到了敬重、爱戴和崇拜。”歧视残疾人也好,歧视乌鸦也罢,都是人性的扭曲,也说明这些人层次是比较低的,思想是丑陋的,在鄙视他们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用作品来唤醒他们的良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四是散文不可一个味道。我觉得,写散文是给人家看的,不能千篇一律一个味道,不能重复自己,不能复制作品。好比做饭,总是一个味道,那不是最好的佳肴。于君在《散文讲稿》中举了一个例子,在黑板上用粉笔点了一个点,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了后,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而高中生看了后,都说是粉笔点。应该说,小朋友们的答案是对的。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在实践中,注意不断学习,不断以新的角度搞写作。比如,以前写了一些游记,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写的,但还是有雷同的地方。今年五月,我去广西的时候,住在了中越边境的隘江村,如何写,还真费了一番脑子。如果还是按照过去写游记的办法,即使写得再精彩,也是没有味道的。于是想到了画家的水墨,那个小山村不就是一幅水墨画吗。于是起名《水墨隘江村》。名字起好后,如何来写,还是很难的,因为对于水墨意向,我一直搞不明白。可巧,看到了陕西籍中国作家杨焕亭写的一篇《散文的水墨意象》,反复阅读和思考后,知道了水墨散文应当具有三种意象,即:“显形的意象与隐形的意象;色彩的意象与梦幻的意象;动感的意象与静态的意象” 。画家和作家的区别在于,画家用线条创作,作家用文字创作,目标都是一样的。水墨散文由来已久,比如,“从鲁迅的《社戏》到孙犁的荷花淀系列;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到季羡林的《荷塘新韵》;从峻青的《秋色赋》到秦牧的《茶花赋》,更是氤氲生气,含烟飞雾,淡抹浓妆,触处生灵。”诚如北宋大散文家欧阳修所说:“不若见诗如见画”。

《水墨隘江村》写完后,经过反复修改,反复默读和朗读,发到了博客。这篇散文已经被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这是纯文学类读本和中学生课外阅读延伸读本。这篇散文从构思、创作、修改到完稿,用了一个多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