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p和李四光:发表了中国最早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论文。

研究中国古生物化石的学者不要忘记1923,因为中国的古生物研究真正开始于1923。首先,一位中国人的老朋友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最后葬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进行化石考古和十月。1928年,他进一步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此后,经过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热河生物群”早已名扬天下。

美国地质学家格雷普教授

1923年,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发表的最早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诞生了。是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李四光发表了《认同?《中国地质学会学报》英文版第2卷第3-4期(公牛。geol . China)1923年2月。图解法分类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一些科研成果。

在李四光的文章中,有属、种的拉丁名称,有化石特征的详细描述、比较和讨论,有产地和层位的具体记录,还有图表和海图。本文首先描述了这种属于原生动物的有孔虫化石的特征,它长得像一个纺锤(纺织机上的一个筒管),所以被称为“纺锤虫”。按照中国古代的纺锤,李四光称之为“左”,在其左边加了一个“形声字侧”——“虫”,而右边的“左”则是注音侧。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形声字——“?”这个词是由李四光创造的,从那时起一直用于中国古生物学。本文描述了8个种和变种,用两个图版(19张照片)表示。论文记载这些物种产于直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等省十余处,含化石层数最少一层,最多四层(山西阳泉)。本文将这些种与国外链进行了对比,它们都属于上石炭统-太原系(相当于乌拉尔系)。

此外,《地质报告》第2卷第5号(“公牛。地质调查。中国》,第5期,Pt.2)有一篇中国地质学家周赞恒撰写的《山东一些较年轻中生代植物的初步说明》一文,描述了如下来自山东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分属于7属,共计11种(其中1旧种,4新种)。盘子有两页,是手绘的。李四光和周赞恒的文章几乎同时发表,堪称“中国人发表的最早的古生物学术文章”。

此外,1923年5月,中国脊椎动物学创始人、领导人德金日、桑志华在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晚更新世哺乳动物、鸟类、旧石器等化石,称为“水洞沟文化”。

此外,我国第一部由地质古生物学者撰写的古生物专著,应该是孙云铸于1924年2月在《中国古生物学》(B)第1号第4卷发表的论文,题为《中国北方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标志着我国古生物学者也可以从事深入的古生物鉴定和研究,撰写一部大书。该书首先简要描述了中国北方的寒武纪地层,主要是华北的直隶(河北)省、东北的奉天(辽宁)省、山东的泰安地区和张夏地区。

事实上,早在1920年,格里普到达中国时,就在《地质报告2号》上发表了两篇古生物论文,一篇是《中国新发现二叠纪鸭嘴兽化石》,另一篇是《直隶开平下二叠纪动物化石》。在之前的论文中,一种宽翅昆虫的新物种——广翅目昆虫(蒽酮类?(新种).在后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苔藓动物的多孔菌属。这应该是中国最早发表的两篇古生物论文。

这里我来介绍一下Glip。格利普(1870-1946)是德国出生的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格利普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出版了近300种学术著作。当时已50岁的格利普告别家乡和妻女,于1920年来到中国,担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部主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后,于65438-0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所通讯研究员。从65438年到0934年,他在北京大学担任地质系主任,从此为我国地质古生物事业贡献了余生。

中国地质学会于2月3日在北京成立,1922。该学会会刊是《中国地质学会志》,发表了许多古生物研究论文。当年4月,Glip在中国地质学会的会议上宣读了论文《论震旦系》,这是第一次对震旦系的全面总结。《中国古生物》创刊,出版了《南满早第三纪植物化石》第一卷(傅著)、《中国北方奥陶纪动物化石》第一卷(格利普著)、《四种珊瑚化石》第二卷(格利普著)。傅和Glip是外国人。虽然他们是受中国政府邀请来中国做研究的,但他们发表的论文是职务行为,也属于中国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论文。

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古生物专著是在1922年4月。Glip的古生物专著《中国北方奥陶纪动物化石》以《中国古生物》第1号、第1号出版。格利普曾受聘为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教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他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中国的地质古生物事业而工作,他的研究成果作为研究所的系列出版物问世。因此,他的上述两篇文章和一部专著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地质古生物事业的开始。

李四光

说到Glip,他有以下不朽的功绩。例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仍在挖掘中,人们仍在寻找丢失的北京人头骨。Glip教授只是“北京人”的名字。当年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与这个简单好记的名字密不可分。其次,我国古生物学家一直在《自然》《科学》等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基于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这不能追溯到格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热河动物群”。“1928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格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地层学中国直译为地层学中国)。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了“热河动物群”这一术语,用来代表分布在东亚狼鳍鱼岩系中的综合化石群。第三,在2005年翻修后重新开放的中国地质博物馆中,也有一个Glip先生鉴定的化石(Gymnosolen Grabau,时代:前寒武纪,地点:辽宁锦州)的展示。第四,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塑造了格利普教授雕像,安放在长兴“金钉子”上。这是因为Glip教授在1931中确定了“长兴灰岩”地层,与“二叠纪-三叠纪地质连续剖面”同义。从此,“长兴灰岩”成为地质学上的专用名词,被载入国际地层学史,为世人所公认。2001年3月,国际地质联合会投票正式确定浙江省长兴灰岩D剖面为世界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和点位(简称“金钉子”)。长兴“金钉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测年界线之一,也是地球历史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点。2001年3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比对标准点。其意义相当于大英博物馆的白金米刻度,已经成为世界标准。第五,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网站上,可以发现Glip的背面以月球上的Glip命名,是月球上的一个山脊。格利普教授去世已有多年,人们仍能发现,月球是以月球上的一个山脊——格利普命名的“格利普背”。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的中国地质学先驱之一的朱森曾回忆说,美国著名地质学家a.w. Grabau曾教过他们古生物学。Grabau先生不仅知识渊博,而且真诚,这使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不仅重视课堂学习,而且付诸实践,重视实地考察。北京西山是他们实习的重要基地。格利普和翁文浩曾经带他们去热河实习。

有媒体报道:1923 165438+10月初,东北银装素裹,清晨屋檐下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候,从来没有探险队进入热河省进行实地挖掘。而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此时悄然抵达这里。在格利普教授和翁·文浩的带领下,他们乘坐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格利普是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学家。他来这里是为了调查1880年法国鱼类学家弗朗索瓦在这里发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上,格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的狼尾鱼和尾鱼化石,但没有其他收获。1923年,格里普将热河省凌源县附近的含化石地层命名为中国地质学中的热河系。1928年,他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以代表东亚狼鳍鱼岩系中分布的综合动物群化石。后来我国顾志伟院士将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收录,统称为热河动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