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亭台楼阁的布局。亭台楼阁的布局“从来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比较,将图案绘画与艺术画进行比较,说明苏州园林具有自然布局之美。
(2)注意假山和池塘的配合。假山的堆砌有天然的趣味,让人忘记自己是假山。池塘和沼泽“多指流水”,因为流水有意思。“有些花园和池塘很宽敞...而桥往往是有安排的”,这是因地制宜的,印证了之前“设计师和工匠因地制宜,有创意”的说法。两座以上的桥从来都不是一样的,其实都是关于避免对称,注重自然的趣味。不要放过细节,比如石砌的堤岸“总是上下弯曲”,还布置了几块石头或者植物。这些安排使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和池塘看起来像自然,尽管它们是人工的,这正是园林中的景观所追求的。
(3)注意花草树木的衬托。花草树木的衬托也是“重在画”。作者首先介绍了种植花木的良苦用心:既要注意零星的树木,又要照顾季节的变化。然后介绍花木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松柏如塔”和“路边树如游行”为对比,以“古藤”为例,说明花木的种植和修剪符合国画审美。
(4)注意近景透视的层次。花墙、廊的巧妙运用,使苏州园林显得多层次、景深。风景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示在游客面前,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展示。游客可以享受变换风景的乐趣,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位于苏州南部,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曾是著名的韩世忠的住所。
沧浪亭的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进园门,一池绿水环绕着花园。公园以岩石为主,面对一座土山,沧浪石亭就坐落在土山上。山下有一潭,山川由一条蜿蜒的长廊相连。假山东南的明道堂是花园的主体建筑。此外,还有500仙祠、坎山楼、翠玲珑阁、杨志阁和渝北阁。
狮子林,位于苏州东北部,始建于元二年(公元1342)。因园中有许多石峰,形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中有许多美丽的假山,建筑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烟雨堂、尖山楼、瀑布亭、文美阁。《狮子林》主题鲜明,景深丰富,个性鲜明,独具匠心的假洞、假谷,一草一木的独特魅力。
留园,位于苏州长门外,始建于明朝。清代称“涵碧楼”,俗称“柳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间是山水,是整个园林的精华。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楼、名色楼、崔瑗馆曲溪楼、清风池馆等。留园的建筑数量居苏州园林之首,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者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是苏州最大的园林,是苏州园林的杰作。明代四年(1509),宦海失意而归的御史王修建此园,取晋代《闲居赋》中“灌园供早晚食”之意,意为也是一种谦民之策。400多年来,拙政园几经分合,或作为“私家”宅园,或作为“金宅”,或作为“宫殿”,留下了许多吸引人的遗迹和典故。整个公园分为东、中、西、住宅四个部分。明秀有着优雅的亭台楼阁和茂盛的花草树木,是整个公园的精华。西边的水廊蜿蜒曲折,阳台的倒影静谧而静谧。东临平岗草原,竹坞曲水,空地。
盆景园和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在拙政园的西部,有一个树影婆娑的竹篱,里面收藏着精美的苏式盆景。被称为“名园之宝”,有50多个品种,近万盆盆景。雅石斋位于中间,是一个安静的小庭院,四周有水和游廊,里面陈列着“奇石”,是最好的室内用品。书桌和吧台上摆放着各种奇石和红木架子,使钟灵更加美丽。
王师傅花园位于苏州市东南部。创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 ~ 1279),当时称为“渔隐”。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 ~ 1796年)重修,取“垂钓隐居”旧意,改名“王石园”。王师傅园林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最小的园林。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卓影水格、阚松读画轩、点春桌等。王师傅花园的亭台楼阁都是临水的,花园里到处都是水。各类建筑布局协调、紧凑,以精致著称,典型的明式风格。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市中心,面积只有0.2公顷。它最初是宋代金谷园的一部分。清道光几经易手,多次扩建,原名环秀山庄,又名怡园。清嘉庆年间,叠山大师葛根据小块太湖石的自然纹理,对园林进行改造组合,堆砌出曲径通幽、溪流蜿蜒、溶洞纵横的大型假山,营造出“空山似无人”、“溪中水晶石”的景观空间。
退思园位于吴江同里镇东溪街道,占地0.65公顷。它是江南古镇园林的代表。建于清朝光绪年间,退休官员任兰生出资10万两白银建造。园中以《左传》中“我忠于我的思想,我已弥补了我的过失”这句话而闻名。园林平面布局,依次为迎宾区、居住区、庭院区、景观园。东园水池居中,各类建筑低矮轻盈,错落有致,溢价而建,故有“溢价园”之称。整个园林古朴典雅,水面过半。建筑紧贴水面而建,花园就像漂浮在水面上。它是中国唯一的附水园林建筑,体现了晚清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