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最好结合中西艺术史)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是有对应关系的,经济发展有时可以带动文化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等同于文化发展,各有其特殊规律,有时也会对文化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有时候听到要开发一个艺术传统深厚的偏远地区,我会害怕。现在有这样一种情况,发展往往意味着破坏,不仅自然条件被破坏,原有的文化环境也被破坏。有些地方看似落后保守,但一下子改成“先进”,就完了,原来的好东西也毁了。所以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有些地方应该采取保守的策略。文化不一定要符合某一方面,也不能是现代化,尤其是西方现代化标准所要求的。风俗人情建筑设计服装等。应保持其原有的良好特色,文化景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应保持其原有特色,包括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

民间艺术的时代转型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大问题。为什么会有问题?因为它进退两难。一方面,它面临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现在的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作为生活中应用的民间艺术,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如何?改变什么?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没有先例和例子。如果你变得面目全非,你就会失去自我——这是另一种灭绝,一种在市场中迷失后的灭绝。

再说说民间艺术改变不了什么。我觉得改变不了它的文化和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首先,它的内容是理想化的。民间艺术主要表达人们的生活理想和精神理想。所有的理想主义艺术都有浪漫的成分。可以说,民间艺术(尤其是乡土艺术)不是写实的、写实的艺术。

第二,民间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和平是社会与人类之间的一种高境界。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民俗文化离不开团圆、和谐、祥和、繁荣的理念,这是一切民俗的终极追求,也是民间艺术永恒的主题。

第三,民间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这种唯心主义艺术在表现上是感性的,在艺术手段上主要采用象征、夸张和拟人,在色彩上持其独特的人生观和五行观。由于民间艺术多用于生活装饰,象征性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再有就是广泛使用的与语言相关的谐音意象——这是中国民间艺术最具文化性和审美性的方式。

第四,中国民间艺术的地域性体现了其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传统民间艺术(尤其是本土艺术)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这使得地方美术有自己的题材、艺术风格和审美形式。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财富。

第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手工制作的。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手工艺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为。手工艺艺术处处体现着艺术家的生活情感,机器制作是没有的。在工业化时代,手工艺技能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

上面我提到了五个方面。如果你想解释清楚中国民间艺术的特点,你需要用一本书。在这里,我只说几个主要方面。换句话说,这些主要特征必须保留,不能改变。

如果民间艺术不再是理想化的、感性的、浪漫火热的审美形式和多变的地域个性,就不再是手工制作;如果变成写实,商业化,机械制造,彼此雷同,民间艺术就没了。

未来社会越来越工业化,保持原有的传统工艺会越来越珍贵。在这方面,日本人做得特别好。我们必须为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民间艺术留下原生态的根,我们必须严格保存这些重要民间艺术品种的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和代表作品。这些方面必须保持原样,不能改变。比如泥人张彩素,无论如何尝试创新,渔父之女、钟馗嫁妹等传统名作及其制作技艺都必须保留下来,永远传承下去。就像梅派、荀派的传统剧目一样,一定有一代又一代的梅派、荀派后人会唱原唱。

那么,民间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是不是要做圣诞老人,做超女,进了市场卖了钱就发展了?当然不是。

民间艺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批量进入市场。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都能像汽车工业一样“做大做强”。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已经工业化了,只有娃娃和彩绘的漆盒,埃及只有纸莎草画。太多的艺术已经失去了魅力。所以,发展民间艺术,不能贪快。

首先,民间艺术要为整个民间文化的弘扬服务。我国的许多民间艺术是民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比如婚丧嫁娶,还有节日,有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由于生活及其方式的改变,不再适用。比如,由于现代家居装修的变化,没有敞开的大门,原来成双成对驱邪迎福的门神无处张贴;而且现在的门框太窄,不能贴对联;而且手工年画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贴在墙上了。你能做一些改进吗?比如把门神作为传统吉祥图案,改成小单幅,装饰在门的中央(门的中间),好吗?这两年春节,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生肖剪纸”,专门贴在门上。例如,今年是猴年。雕刻一只聪明活泼的猴子的剪纸,贴在门上。明年是鼠年,再改成一个乖巧乖巧的老鼠剪纸。每年都有变化,让人喜欢,很受欢迎。这种十二生肖剪纸过去是没有的。但它的出现,不仅弥补了门神缺失带来的习俗缺失,也为剪纸找到了新的“人生驿站”。民间艺术本来就是一种民间产品和生活文化。离开民俗就像离开母体,孤立是很难生存的。民间艺术应该努力丰富和强化民间生活,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近十年来,天津的剪纸市场(天后宫剪纸)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剪纸艺术家尽力与生活需求紧密联系。比如这两年很流行一个两三厘米见方的福字,专门贴在电脑屏幕上方。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祝福,它能让几千年的感情一下子点燃当代的生活。也让我们明白,在时代的转型中,并不是人与传统疏离,而是传统的情感无可奈何,缺乏载体。如今,传统节日将成为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的复兴使民间艺术有了广泛的应用。

然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今天,传统民间艺术除了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功能和价值?事实上,当传统民间艺术从生活中的应用文化逐渐转化为历史文化时,它已经发生了质变,文化上的质变。它已经悄然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物品,变成了一种历史的纪念、象征、符号、记忆甚至是经典。就像马家窑里的陶器,以前只是一个装水的普通容器,现在被视为高贵,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需要用警报器保护。现在不是已经有人开始把老皮影戏,手工雕刻的版画,古代女工的刺绣,朱锦雕刻的千工床上的花盘放在雅致的镜框里,装饰豪华的酒店了吗?据说对这种古老艺术感兴趣的人大多是外宾。他们将这些艺术作品视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些美丽细节。但我们为什么不这样看待这些昨日的民间艺术呢?可能这些东西已经很久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了,我们无法“历史地”看待它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渐珍惜它们。也就是说,传统的民间艺术明天将不再被应用,而是转化为历史记忆和文化经典。我们的民间艺人是否能走在时代的前面,用新的时代视角和观念去对待这些传统文化,让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另一种形式——传承回归我们今天的生活。这是适应时代转型的积极方式,也是我们必须改变的观念。文化的转型和文化观念的转型要同步。理想是领先,最坏是落后。观念转变了,前面的路会无比宽广,转型也会容易很多。

另一个问题是将民间艺术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雷同已成为旅游业的一大难题。旅游纪念品最大的特点和价值是,只能在本地买,在外地绝对买不到;另一方面,即使能买到,也没人买。比如在巴黎附近的奥维和梵高故居,可以买到一种特殊的干花——梵高画的向日葵,这是巴黎圣母院没有的。如果圣母院有向日葵卖,没有人会买,因为向日葵在圣母院没有纪念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民间艺术最能成为一种旅游纪念品——这是由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决定的,乡土艺术更是如此,如今我国一些地方的乡土艺术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非常受欢迎。比如蔚县的剪纸,陕西陇东的布艺,南阳的泥狗,武强年画,苏绣等等。但数量少,主要是因为目前人们对这些民间艺术的“开发”很少从旅游文化和游客心理需求的角度考虑。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乡土艺术在旅游文化中的特殊价值,或者不知道如何让乡土艺术成为地方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文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将召开一次特别会议来讨论这项工作。

上面讲了几个思路。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谁来做?当然,民间艺人是主角。民间艺术的创造者是艺术家,艺术当然首先是艺术家的事。民间艺术源于民间艺人的内心。

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艺人身上。是文化研究、民间艺术、艺术设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主动打开思路,解难忧,出谋划策。

这是因为民间艺人是在世界上一个长期封闭的角落里代代相传的。他们对外界信息了解有限,对自身艺术的价值也不是很清楚,今天的民间艺术所面临的现代文明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商业化的“话语霸权”是不可抗拒的。恐怕外地的本土艺术家还没来得及理解,就已经被文明变革的风暴吹晕了。如果完全依靠他们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这一划时代的转变。相比较而言,城市的传统工艺还是有市场的,因为它本来就存在于市场中,靠的是珍贵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谁能看出以草、木、砖、石为材料的乡土艺术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这必须得到当代专家和学者的协助——文化学、美术、民俗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这也是我们一再呼吁专家学者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的最深层原因。

中国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但这是过去。今天我们的民间艺术是在爬山,是转型,是全方位的转型。它不仅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生活和社会的变革,也是其应用方式和存在性质的变革。但面对这座大山,我们谁都不能缺席,必须齐心协力去攀登。爬山一点也不容易。如何单独解决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之间的问题,不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越过这座山以后,民间艺术所剩无几,民间艺人寥寥无几,后人一定会责怪我们,责怪我们的无能。我们不能坐等后人的批判,而应该迎接他们,帮助我们的民间艺术跨越这个时代的转型之山,让历史之花在未来绽放。

得不到什么,就学画画。

每次走上街头,我总会发现小学生们三三两两背着画夹的颜料盒,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我感到快乐和亲近。最近我住的小区有八九个学生背了图片夹进了美术预科班。好奇心促使我问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我发现这些学生没有一个对艺术感兴趣的,更别说有天赋了。特别是父母的一句话,让我哭笑不得:“这孩子学习不好,什么都得不到,只能学画画。”我不禁心里一阵难过。是为了这些美术生还是为了我自己?我不知道。画画真的这么堕落吗?美术的饭碗真的能如这些家长所愿,轻易给这些“考不上就来学画”的学生吗?啊,阿弥陀佛,但愿如此。

气泡现象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春风吹了,只是你没有看到。一时间画廊多,艺术品美,价格从几千到几万,几十万不等。一些画家在娱乐圈学习,出现在各种笔会上。BLACKPINK出现并开始表演。当下,画师似乎成了摇钱树,都是精品。与之相伴的是,画家的架子大了,口气粗了,儒雅的风度没了,谦和的面孔也没了,就像一个卖瓜的老太婆。她一开口就吹嘘自己的作品多么值钱,多么受外国人的喜爱,多么在国外引起轰动。见时间在口,策在画外。三十六计,吹为上策。

打自己的脸,直到它肿得看起来很有气势——自我膨胀

一些画家渴望给自己裹上金衣,出版画册,举办展览。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堤内补损”的方式,用自己的工资和其他劳动收入,甚至用妻子和父母的钱。看一本精美的画册,观者无法从画面中读出“墨多泪少”。努力笑到最后还不如哭。众所周知,哭也是一门艺术,哭比笑更好,这一点早就被前辈们证明了。为什么需要打脸胖?痛苦就不说了,再瘦下去就更哭笑不得了。

灯塔效应

不得不承认,有少数画家把自己的作品带进市场是相当成功的,名利双收,赚了钱,做了官,有了令人羡慕的荣誉和显赫的地位,这些著名的艺术家自然就成了灯塔,让艺术界看起来熠熠生辉。随之而来的是强大的羡慕和追求者。但是,无论是灯塔还是塔尖,站在塔顶的杰出人士永远是极少数。(只有一二十个有各种关系和靠山的人,才能成为美院的董事长、副董事长、院长。)绝大多数望塔兴叹的追求者,将不得不面对宝塔之巅残酷的淘汰率。是经过深思熟虑调整方向,还是撞南墙不回头,想法只为自己。

一幅高傲的中国画

现在所有的中国画家都很牛,就连离结婚还远的也很牛,不屑于其他画。我认为,我是国家的亲人,地位非同一般。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不然人怎么会是“郭”呢?中国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几乎每个人都能轻易说出几个国画大师的名字,更不用说顾恺之、吴道子、董源、、张择端、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还有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黄、齐白石。如果你连一个国画大师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恐怕你不是文盲就是外国人。这是一种悠久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积淀形成的霸气习惯。此外,其他一些画种的中坚力量,如徐悲鸿、吴作人等,也纷纷投奔中国画阵营。这使得中国画的阵营空前壮大,对其他画种的影响也不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一个自认为根植于苗正祖根基的正宗中国画家,如何不狂妄自大?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国画家不要太牛。他们祖辈的功绩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捧着“我们以前比你们富裕多了!”你是什么!“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就是阿q精神,如果你想说其他画种的作者,你可以拿起画笔,铺上宣纸,再在上面放点笔墨,就可以做出国画了。这是个拖累,至少不会是个好作品。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中国画家想改变他的工具来画油画,他将更难雕刻版画。那是泥瓦匠的大锯。我找不到尺寸。听说江南有个小镇,男女老少都可以水墨,以至于游客蜂拥而至,花10到20元买一幅像圆点的国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画的难处,以及容易泛滥的弊端。从流传来看,中国画受地域和民族限制太大,目前只流行于华人圈。让中国画真正走向世界,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所以不可避免地包容了很多传统弊病——内斗。中国画领域自古以来就有内战,从未间断。人物不服山水,山水看不起他们;你说我没有笔墨,我说你的笔墨等于零。这么闹下去,中国画走向“死胡同”,成为“废纸”也不是没有可能。俗话说,听人话,吃饱饭。中国画家,放下成见,齐心协力把中国画推上国际舞台,是他们的责任。

一幅挂着半个瓶子的油画

油画是纯粹纯粹的西方物种。它在中国不过百年,充其量只是一个萌芽的萌芽。正是因为嫩,才显得清新可爱。就像刚孵出来的小鸡,它毛茸茸的羽毛真的很可爱。与国画相比,它的大小、空间、肌理、色彩都能把一个人画得一模一样,着实让国人惊讶了一段时间。但是,把油画作为一种工具去画像,去描绘真相,显然是不高明的。于是有人把油画的色彩当成颜料,堆起来涂抹,以为这就是现代油画。众所周知,油画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发展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必须要有传承和积累。心浮气躁的话,只能学点皮毛手艺,学点卖弄,可以在家人面前炫耀一下。要想走向全球,与高手一较高下,恐怕只能想想了。中国的油画还处于模仿徒弟的阶段,离当老师还很远。即使是一些著名的油画家,谁不是在镜头前苦苦挣扎?在他们的作品中,只是把印刷照片的功能换成了油画颜料这种媒介,很难看到一个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更谈不上艺术作品的原创性。纵观他们的创作,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每一部作品的发生地和主人。我承认他们的作品是艺术,但只能是庸俗的艺术,甚至是庸俗的。有人说我否定油画,我不敢。人们也一直是中国绘画的最高领导者。

墙内有花墙外有香的版画

版画起源于中国,有两千年的历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木刻版画从唐朝到明朝有一段象样的历史。”要说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是最早与世界接轨的。随着造纸术和雕版印刷的输出,中国的木刻版画传入欧洲,开始向国外学习,在欧洲迅速发展,成为有创意的木刻。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将其重新引入中国,并迅速走向繁荣。60年代与国画、油画竞争,形成国、油、印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时过境迁,版画的辉煌已不在。目前能保留原址已经很幸运了,更不用说和国画油画竞争了。看着成功的版画家,他们以新的面貌画中国画和水彩画。鲁迅先生能不心寒吗,因为他知道地下的一切?在国人对版画不太或不太认可的情况下,中国版画却意外地在国际版画大展(世界版画界公认的、知名的权威展览)中斩获多项大奖,无意中成为中国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唯一获得荣誉的画种。日本艺术评论家大宫野二郎说:“从国际社会的版画活动来看,中国新兴的版画运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健康和清晰的气质也很清晰。”国际版画协会会长佐藤敬彦先生说得更直接:“中国版画家创作了许多令人振奋的优秀作品,受到世界版画界的高度评价。”事情的发展真的很有意思,让人哭笑不得。版画的现状就像“英雄无好妻,赖汉娶美人”,是文化环境造成的,而不是版画本身。我劝有兴趣的朋友仔细研究一下这些版画家的作品。我敢说你会重新定位版画。比如、宋、、周盛华、康宁等人,他们的版画作品无论是意境、风格、格调、品位都是令人惊叹的。虽然版画界不乏大师,有很多精品,有很多奇葩,世界画坛也给了他们相当大的荣誉,但是,他们的知名度几乎仅限于版画界,远远达不到知名国画一级画师的水平。面对拍卖行里飞涨的价格,人们像扔废纸一样往国画和油画里扔硬币,版画的正面显得冷清。作品得不到金钱认可的尴尬,让版画家转投国画和油画也就顺理成章了。谁能拿着长期不被商家认可的宝石过苦日子?我想告诉版画家,只要是金子,迟早会发光。耐心点,好运就会到来。

沉浸在甜蜜中的雕塑。

欧式雕塑在中国的历史很短。自传入后,在我国屈尊作画。虽然人们把绘画和雕塑并列提及,但在国人眼中它排在最后。也许是受这一代人的影响,似乎所有的雕塑家都或多或少的低人一等。和林黛玉一样,进了贾家,怕说错话,走错一步。他们总是处于多做事少说话的状态。国画界的口水仗打不完。有谁见过或听过雕塑领域的口水战?连个小争执都没有,一片寂静,大家都很熟悉。雕塑家都是笨手笨脚的吗?心里没想法,不想表达?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用这种能量创造。刘开渠、华天佑、王林义、钱绍武等人是这场萎顿的领导者。他们一点都不浮躁。他们沉入底层,扎扎实实的创作,让作品体现生命力,雕塑语言体现夸张变形,而不是作品不出现。作者自己先变了形,作品也不抽象。画家们自己先取了风。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不停的溅起水花,只有小鱼小虾才能做到。没有狂躁的相互攻击和发泄,没有煽情的帮派流派,没有雕塑界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但它却在无声处给世界留下了丰碑,令人震撼。当然,雕塑家也赚了不少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傻小子把钱都赚了。”但我没有嫉妒的意思。我只想说雕塑家好!

艺术展的尴尬

在美术馆和展厅里,一如既往地不知疲倦地举办着各种艺术展览。但令画家们尴尬的是,来参观展览的人越来越少。画家举办一个展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只有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观看后才能达到目的。现在,几乎所有的艺术展览都不再美丽。除了画家雇来的同事和亲友在开幕当天拜年,真正花钱买票看展览的人屈指可数。用展览来宣传自己的作品,恐怕是画家的一厢情愿。时至今日,全国大型美术展览依然彰显着官方沙龙的权威和主导地位,依然对画家散发着强大的磁性吸引力,但也遭遇了观众流失的窘境。全国美展的作品往往热衷于大题材、大分量,真是吃力不讨好。一个字“累”可以概括全国美展。作者画腻了,观众看腻了。累到作者会筋疲力尽,观众也会累,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是知识爆炸,媒体爆炸,旅游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人们掌握知识的途径足够多,学到的知识也足够多,真正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那么,谁愿意再走进美术馆去读图学过时的说教呢?而且,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杰作?毫无疑问,它是一部反映时代,体现当代人精神面貌和精神实质的作品。首先必须明确,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全民勒紧裤腰带,鼓吹“无内债无外债”,自己又肿又胖的时代,也不是一个鼓励造反,乱世越好,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代,更不是一个知识匮乏,缺乏媒体牌匾,盲目崇拜英雄领袖的时代,所以名著的内涵不可能一成不变。让旧的大作模式束缚我们的新思维是愚蠢的。如石涛、、任伯年、吴昌硕、黄、齐白石,哪一位是代表作?哪一部不是佳作?徐悲鸿的代表作是马?还是人物画?现在的画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以及生活的环境都优于前辈,努力的也不在少数。他们担心自己无法创作出杰作。确实令人担忧,但他们只是缺乏发现,或者是盲目的。为什么现在电视小品流行?为什么观众如此喜爱小品,以至于在春晚中独领风骚?原因如下:一是快餐文化与时代合拍;二是融合了多种艺术,幽默风趣;第三,针通用,贴近群众。对于艺术界来说,是否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铁血评委,流水展。

艺术展像灯笼一样在变化,但很少有人能打动观众。中国的艺术展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作品在变,作者在变,展览的名字也在随时代而变,但评委却一成不变。我踏上创作之路已经20多年了,就连当初的评委也依然活跃在艺术展的评选活动中。老先生十几二十年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但敬佩之后,却是一片哀叹。艺术展评委长期不变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觉得法官不应该职业化,职业化的法官一定会带来标准化、固定化甚至僵化的选拔标准。而且艺术展的评委多是艺术院校的负责人。他们在艺术创作和研究上投入的精力不多,修养和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文化走向和审美意识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必用一些僵化的旧观念、旧眼光来看待问题,这是必然的。特别是全国综合美展的省评委比较有意思,国、油、版。雕刻、水彩画、年画、卡通、甚至剪纸等等。,都是省内知名、有艺术气息的,都成为了评委,为自己认为的“好作品”投下了“庄严”的一票。俗话说的好,交替空间就像一座山。你画水彩画和漫画是为了给版画投票。你不是隔着一座山,但我怕也是一条河,只能随便扔。你投的作品艺术质量和农民分配有什么区别?这才是一些优秀作品进不了艺术展的真正原因。几乎所有塞尚的作品都被官方艺术沙龙的评委挡在了展厅之外,雕塑家罗丹不得不愤怒地面对展厅里的评委来雕刻他的作品,这让刻板的评委们瞠目结舌,也让他的作品进入了展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的评委表现如何?说实话,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