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真的存在吗?
经络真的那么神奇吗?如果我们经过以下的探讨,大家就会认识到,凭我现有的知识,或者说凭我有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真的不能更好地弘扬这一中华瑰宝。首先,我们可以先通过现代临床对经络循环和穴位功效的总结与概括来看它的价值所在。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理方面。经络有沟通里表上下,连络脏腑器官,运行气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四肢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运动,使机体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同时,经络又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在心气的推动下,使气血周流全身,以营养各组织器官;并发挥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2)病理方面。经络在病理上与疾病的发生和转变密切相关。当人体正气不足,经络失去正常的机能时,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袭而发病。疾病发生之后,病邪常沿着经络自外而内,由表入里的转变。因此,经络在生理上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在病理上又是疾病发展转变的通道。同时,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转变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病影响胃,心病移热于小肠等。内脏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的一定部位,如胃火引起牙跟龈肿痛,肝火目肿痛,胆火引起耳聋、耳痛等。(3)诊断方面。经络内属脏腑,并在体表有固定的循环部位。因此,内脏病变可以在有关的经脉上反应出来。临床上根据疾病史出现的症壮,结合经络的循行部位及其所属的脏腑,用作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肋疼痛多肝胆疾病,腰痛多属肾病。不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在所属经络的某些穴位上出现反映。如肺有病,在中府穴有压痛点,阑尾炎在阑尾穴有痛压点等等。此外,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也可以作某些疾病诊断的依据。如头痛一症,前额痛属阳明经,偏头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4)治疗方面。经络学说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具有普遍的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因而产生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5)预防方面。《内经》中指出,“经气盛则邪气不入”。因此,临床可以用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健康活动都离不开对经络的调理,有的是自觉的,有些是不自觉的。比如揉太阳穴,掐合谷穴,足底按摩等,这些常见的动作对防病健身都是非常有作用的。从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经络学说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至今我们对这一人体神秘王国的认知和研究远未达到理想的境地。有的人之所以对中医临床出现的奇特效果认为不可思议,甚至有的人持怀疑、否定的态度,这种“重认识轻实践”的方法论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讲科学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学属于实践科学,实践科学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特别是从医学的角度讲,三者不是单独的科学,它们有着前呼后应的辩证关系。无论中医西医,在技术科学上似乎不存在分歧,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谁都可以用。穿上白大褂,带上听诊器,用上血压计就不是中医了?CT、彩超只能西医用?中国人古代用风火台通报信息,现在都用上手机就不是纯中国人了?所以中医西医之分不在于技术的优劣,而在于对疾病的分析认识和治疗思路。无论中医西医,在“理论科学”阶段可以有推理,也可以有假说。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病救人,所以医学科学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应用科学”。我们注重的不应该是理论,而应该是实效。科学不科学不在数据上,也不在量化上,而在疗效上。再科学的检验结果,治不好病未必就是科学。医学是发展的,是前进的。任何理论以及任何方法都没有终点,都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所以在医学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最科学的医学理念就是“循证医学”。也就是“优先应用”理论,在没有出现更好的成果之前,目前的哪个成果好就用哪个,就是选用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最好的临床实践效果。而判定“最好”的标准是以患者的价值观为准绳,患者的价值观就是患者的关注、期望、需求。说白了,患者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疗效。所以对于经络学说,我们没有必要把它描述的那么“科学化”。关于穴位和经络的研究和纷争一直未断,特别是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试图利用现代科技来验证经络和穴位的存在。结果呢?尽管从很多方面发现穴位和经络与身体的其它部位有差别,穴位和经络肯定存在着必然联系,但就是无法准确地形容穴位和经络的真实面目。其实它们的疗效已经证实了它们存在,只要它管用就够了,需要研究和完善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这些现象越想说清越说不清,本身就无法说清,也没有必要说清。说不清未必就不科学,就像“风”和“电”,风是怎么形成的?风是由于空气受热或受冷而导致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移动的结果。我们能用摄像机把这个过程录下来吗?不能,不能验证的话,这个理论就不科学了吗?电灯一灭我们知道停电了,电灯一亮我们知道来电了。但它们看得见摸得着吗?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谁摸电线就电谁。经络和穴位也是这样,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可一但有病了,在它们存在的地方便会有相对应的感觉或者表现。我是这么理解的呢?古人在研究疾病的时候,发现某种疾病会在身体的某个地方出现异常,或异常感觉(酸、麻、肿、胀、疼、痛)。而通过刺激这些地方,病情就会减轻或痊愈。所以就把这些地方起个名字做标记,而起名的意义多和疾病的实质以及治疗效果相接近,这就是穴位的由来。再后来发现的穴位多了,某个病和许多穴位有关,把这些穴位连起来竟是一条线,这就是经络的萌芽。随着推广应用和实践积累,总结的经验越来越多,经络理论慢慢就发展起来。而治疗的手段,由开始的用手刺激,后来发现用工具代替的效果更好,慢慢就发明和形成了推拿、刮痧、拔罐以及针灸等自然疗法。为什么我说自然疗法呢?主要是和药物疗法区别开来。古人治病多以自然疗法为主,我们看看给大夫送锦旗,都是“妙手回春”、“手到病除”,而没有写“药到病除”的。一个城市里有很多道路,有南北方向的,有东西方向的。在交叉路口有交通岗,有红绿灯,引导着人们奔向各自要去的地方。每条道路上有电线、电话线、液化气管道、暖气管道、光缆等,满足着人们的不同需要。人们的吃、穿、住、行都要从某条道路上运进来,然后还要把产生的垃圾从某条道路上送出去,这是一座城市的命脉网络。如果无法明确形容人体经络和穴位的话,这种理解倒是比较的恰当。所以经络应该包括气脉、血脉、筋脉、神经等综合元素,而淋巴学说和血液学说借助的只是单一的介质。前者是宏观的研究,后者是微观的研究,显然前者的应用意义要广的多,要大的多。当然,随着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知有了快速的提高,为人体研究掀开了新的一页。但要想把人体的认知研究得更详细更彻底的话,那将是宏伟长卷。目前只能说是初级阶段,对身体的了解只能算“九牛一毛”,仍然少得可怜。所以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医学应用,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我们看理论家的争论是没有用的,争论也是无休止的。老祖宗们用了几千年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用了呢?我们为什么不发展了呢?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国粹,经络是人体的生命线,我们身体里疾病产生的根本愿因就是经络出现问题而造成的。而通过激发经络的潜能,使其恢复调控、修复人体的自疗自愈系统,这才是中医的精髓。中医要继承要发展,继承什么?发展什么?中医的特色。中医的特色就是“养生”,就是“标本兼治”、“未病先治”。中医要发展,也要不断地创新。总是抱着古代的老经验、老办法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无法应对现代病的治疗,不怪有一些人叫嚣“废除”中医。现在很多人总是喜欢抱着原来的老古董自我欣赏,另有一些人看不到中医的大好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调理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防“未”病,就是尚未形成还在萌芽中发展的疾病。如果在疾病未形成的时候拿掉它,不是轻而易举吗?如果等它形成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再拿掉它就不容易了。仙妮雷德、安利、雅芳的产品都是借用的中医养生理论,甚至西医的一些东西也是在中医的基础上量化了而已。现在日本、韩国等把中医中药换个名子、搞些数据,就注册成人家的了,能说中医不行吗?很多朋友对经络和穴位治病大都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关于经络和穴位的具体应用,很多的专业书籍都有详细介绍,我只是抛砖引玉,说明它们的重要性。医疗首先是“医”,把病看明白了,再“疗”就简单了。过去医院不叫医院,很多都叫“疗养院”,现在都改成叫医院了。少了“疗”,没了“养”,于是病就多了起来,于是治不好的病也就多起来。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健康思维。人人都想身体健康,因为健康才会拥有一切。健康是人最大的财富,有了健康,一切才有未来。生命,因健康而美丽!家庭,因健康而幸福!事业,因健康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