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的建筑经历
最初的缘缘堂是丰子恺在上海江湾永义里的一个宿舍,当时他正在立达学院教书。1927年初秋,丰子恺的恩师弘一法师来到上海,住在他家里。丰子恺就要求恩师为他的寓所起名,弘一法师让他在小方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抓阄。结果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于是就取名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写成一幅横额,装裱后挂在寓所里。丰子恺后来迁居嘉兴,又迁居上海,都把缘缘堂的匾额挂在居屋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
按丰子恺的说法,当时的缘缘堂还只是“灵的存在”,真正给它赋形,要到1933年。那年春天,丰子恺用积攒起来的稿费,在故乡桐乡县石门湾的梅纱弄里自家老屋的后面建造了一幢三开间的高楼。这就是真正的缘缘堂。因为弘一法师写的匾额太小,所以又请马一浮先生重新题写。缘缘堂建筑极其优雅,被称为“一件艺术品”,丰氏即在这里创作、生活。
1938年1月,缘缘堂被侵华日军焚毁。1938年2月,流亡在江西萍乡的丰子恺得悉消息后愤怒斥责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丰子恺曾回故乡凭吊缘缘堂遗址。
l975年清明,丰子恺又重游石门,再一次专程凭吊缘缘堂遗址。此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也就在这一年,他匆匆作别了这个无常的世界。
1985年缘缘堂由桐乡市人民政府和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为重建故居慨然捐资重建,1998年,在丰同裕染坊店旧址上,又兴建了丰子恺漫画馆。馆外的围墙内侧,刻的都是丰子恺的漫画。看这些漫画,能让人看到满世界的温情。